符淙斌
南京大学大气科学学院教授
符淙斌,1939年10月14日出生于上海市,气候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芬兰科学与人文院外籍院士,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南京大学大气科学学院教授,南京大学气候与全球变化研究院院长。
1962年符淙斌毕业于南京大学气象系;1967年中国科学院研究生毕业;200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15年当选芬兰科学与人文院外籍院士。
符淙斌长期从事气候和全球变化研究,是最早参与国际全球变化科学领域开拓工作的中国学者之一。
人物经历
1939年10月14日,符淙斌出生于上海市松江。
1958年9月—1962年7月,就读于南京大学气象系,毕业并获得学士
1962年9月—1967年7月,就读于中国科学院研究生,毕业并获博士学位  ,之后在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工作,调入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1981年,以访问科学家的身份赴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博尔德分校合作研究两年。
1985年,担任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气候研究室主任。
1995年,主持组建国际全球变化分析、研究和培训系统(START)东亚区域研究中心,并受聘担任该中心的国际主任。
2001年,在举行的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IGBP)大会上,作为唯一被邀请的中国科学家在大会上作了特邀报告。
200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同年,领导的“季风亚洲区域集成研究”国际项目得到地球科学系统联盟(ESSP)批准,使得中国科学家首次成为国际重大科学计划的发起人  。
2009年,回到母校出任南京大学大气科学学院教授  。
2015年,当选为芬兰科学与人文院外籍院士。
科研成就
符淙斌的代表性成果如下:
1、在热带海洋—大气相互作用的研究中,发现赤道海温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之间3—4年的周期性时滞振荡关系,提出了海温—副高雨带位置的预报思路和方法,并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在汛期预报中应用。首次提出用沿赤道海温廓线划分厄尔尼诺的思想和方法,发现了赤道增暖的三种模态及它们的不同影响,被中国国外称为"符DF廓线",50多名科学家用此研究ENSO对世界不同地区气候的影响。
2、系统地研究了气候的年代际变化和突变现象,揭示了季风区在气候突变中的敏感性及其与全球增暖的关系。 20世纪20年代南亚季风的突然增强与全球迅速增暖是同步发生的,同时中国北方以突变方式进入干旱期。
3、系统地研究了季风区气候与生态系统的相互关系,拓宽了传统的季风研究领域。发现东亚地区植被的季节变化、年际和更长时间尺度的变化都具有明显的季风驱动的特征。同时大范围植被覆盖状况的变化可以对区域气候,乃至季风环流产生明显的反馈影响。自然植被的破坏可以改变一系列的地表参数,从而减弱地表水分循环,使气候变干。相反,根据气候和生态条件合理地恢复自然植被,可以产生明显的气候和环境效应。
4、领导和组织的研究小组和南京大学合作发展了用于全球变化区域响应的区域环境系统模式(RIEMS),较好地模拟了东亚季风气候特征和人类有序活动的影响。已有15个国家的32个研究单位或个人通过网络平台注册使用该模式。他发起并主持有中、美、日、韩和澳大利亚的十个研究组参加的亚洲区域模式比较计划,被有关国际组织作为全球变化区域研究的一个范例。
5、领导建立了有国际影响的全球变化东亚研究中心  。
学术论著
根据2021年7月南京大学校史博物馆网站显示,符淙斌先后发表学术论文130余篇,其中SCI论文和其它国际刊物上的论文30余篇,SCI引用300余次,CSCD引用400余次,著译编书6本  。
承担项目
科研成果奖励
根据2021年7月南京大学大气科学学院网站显示,符淙斌先后获得中国科学院重大成果二等奖,自然科学三等奖等共4项  。
人才培养
教育思想
符淙斌认为:拥有国际化的视野,才更有可能做出国际一流水平的科研成果  。
讲授课程
2019年2月26日,符淙斌为南京大学地球系统科学与环境理科实验班2017级的同学讲授《地球系统科学》学期第一节课  。
荣誉表彰
获奖记录
曾获中国科学院重大成果二等奖,自然科学三等奖等共4项。作为第一完成人,其成果“东亚季风气候-生态系统对全球变化的响应研究”获2004年度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社会任职
“气候变化”江苏省协同创新中心科学指导委员会主任等职。
国际START全球变化东亚区域研究中心主任
并在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IGBP)、亚太全球变化研究网络(APN)科学委员会和国际气候变化委员会(ICCL)等国际学术组织任职。
国际科学联盟(ICSU)执行委员、太平洋科学协会主席、中国科协副主席、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委员等职。
人物评价
符淙斌作为最早参与开拓全球变化科学领域的中国学者之一,在热带海洋-大气相互作用、季风气候与生态系统相互作用、气候突变及其对全球增暖的响应和区域气候模拟等前沿领域取得了系统的创新成果,为中国全球变化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
参考资料
目录
概述
人物经历
科研成就
学术论著
承担项目
科研成果奖励
人才培养
教育思想
讲授课程
荣誉表彰
获奖记录
社会任职
人物评价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