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苏州研究院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与
苏州市人民政府合作建设的高等科研教育机构。该机构于2003年正式设立运作,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其主要目标是探索产学研相结合的多元化合作发展道路,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成果孵化等功能为一体的教育科研机构。该机构的发展旨在推动科技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为苏州及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简介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苏州研究院(Suzhou, Chin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stitute)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与苏州市人民政府合作建设的高等科研教育机构,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努力探索产学研相结合的多元化合作发展道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原校长侯建国院士兼任苏州研究院法人代表。
研究院坐落在中国-
新加坡苏州工业园区风光秀美、景致典雅的独墅湖高等教育区内,占地面积15万平方米,
建筑面积达4.4万平方米,基建总投资2.1亿元。研究院整体采用开放型建筑风格,校园环境优雅,教学设备齐全,师资力量雄厚,科研实力突出,是一个集现代科研、人才培养、成果孵化等功能为一体的高等科研教育机构。
特色
研究院充分发挥区位、经济、
人力资源等方面的平台优势,抓住苏州经济持续发展的机遇,加强与国内外著名高校、研究机构建立科研项目的合作,努力把研究院建设成为国内一流的科学研究基地。包括中国科技大学-
香港城市大学联合高等研究中心的“苏州地区
水环境生态修复中持久性污染物的迁移、转化和控制”项目以及“
多媒体计算与通信教育部—微软重点实验室苏州分中心”等多个重大合作项目或实验室已经落户我院。
研究院借鉴了国际著名高校人才培养的成功经验,同时借助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广泛的国际交流合作条件,积极开展多层次、多形式联合培养与合作,努力使研究院成为具有较高影响力的教育机构和国内外高层次、复合型人才交流中心。2003年9月,首批硕士研究生已进入研究院深造,2003年以来院在校生规模将超过1000人。现设置的专业主要有:MBA(
工商管理硕士)、 MPA(公共管理硕士)、
软件工程硕士等。研究院已与
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
美国华盛顿大学、香港城市大学等多所国际著名高校签署了人才联合培养的计划。针对
苏州工业园区产业分布的特点,研究院还将积极创造条件设置
信息技术、物流工程、环保工程、
精密仪器等与地方经济发展密 切结合的应用性专业。
产学研合作孵化器
研究院正努力为提高
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科研开发质量、促使区域经济快速持续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现研究院已与包括
中国联通有限公司
苏州市分公司、
明基逐鹿软件(苏州)有限公司、安德鲁电信器材(中国)有限公司在内的数十家国内外知名企业确立了良好的产学研合作关系。
优势
建院以来,研究院始终坚持追求卓越和定位高端的理念,要将苏州研究院办成国际知名的研究院。办院宗旨是打造三个一流:
组建一流的科研队伍。依靠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品牌优势和学科优势,苏州市的政策优势、经济优势和区位优势,吸引海内外优秀人才;
打造一流的研究基地。开展高水平研究、创造具有自主
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为提高
苏州市的自主创新能力服务;
培养一流人才。依靠一流的科研队伍和一流的研究基地,为提高苏州城市综合竞争力输送高质量的各类人才。
作为第一个入驻独墅湖高教区的研究院,中科大苏州研究院为高教园区的迅速崛起和初具规模起到了引领和示范作用。
科学研究
在科学研究方面,我们始终坚持“顶天立地”的目标,坚持以原始创新、技术创新为主体,重点开展基础、应用基础和关键技术的研究,形成集基础研究、关键技术和成果转化为一体的上、中、下游产学研相结合的价值链。以此理念,我们建立了4个实验室、2个研究中心。现这6个研究单位的科研人员均已基本到位。3个苏州市重点实验室现承担的国家、省部及苏州市的科研项目经费总数达到5000余万元。
现有的研究单位是:
1、苏州市水环境科学技术重点实验室
2、苏州市下一代Web服务计算重点实验室
3、苏州市城市公共安全重点实验室
4、苏州市与人体健康重点实验室
8、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苏州研究院环境评测中心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苏州研究院已有的3个市级重点实验室已获得37个高水平的研究项目,下一步目标是将现有的重点实验室做大做强,争取在3年后使研究院科研合同总量达到8000万元。并根据研究院整体发展情况和地方经济建设的需求新建3-5个新兴学科实验室,在3-5年内通过整合组建1个国家级、省部级重点实验室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2018年10月28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超级计算中心苏州分中心暨苏州智能云计算中心成立仪式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苏州研究院举行。
人才培养
在人才培养方面,我们始终将办学质量放在首位,所培养的学生深受用人单位欢迎。我们的办学思路首先是保证质量,创造品牌,然后扩大规模。为了培养市场急需的人才,我们注重学科交叉和融合,注重创造一个有利于培养各类不同层次高质量人才的校园文化氛围。
苏州市研究院在招收专业学位的研究生同时,开展了科学学位研究生教育,是园区唯一一个培养
博士研究生的研究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苏州研究院自2003年9月首批专业学位研究生入驻研究院以来,我们共招收各类研究生1215名,其中科学学位研究生175人,专业学位研究生1040人。现已毕业科学学位博士硕士33人,专业学位研究生279人,其中留在苏州工作的有100余人;在校研究生共计903人,其中科学学位研究生142人,专业学位研究生761人。
在科学学位方面,我们通过海外合作办学,与
香港城市大学联合培养高水平的博士,探索了研究生培养的新模式,新理念。借助香港城大的投入,我们吸引了校本部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管理学院、工程科学学院参与联合培养。双方共投入导师150余人,并投入运行经费2000余万元。
在专业学位方面,现主要包括
软件工程硕士和MBA两类研究生。在软件工程硕士的培养上,我们注重校企合作,在
微软、HP等50余家国内外知名企业建立了实习基地;并与著名的IT企业和教育集团安博公司进行了直接合作的研究生培养,以提高学生适应市场的能力;在国际合作办学方面,我们通过聘请海外高水平师资授课,与
英国的
伯明翰大学等多所国际著名的大学签订了合作办学协议,与
富士施乐股份有限公司等3家企业合作在日本建立了软件实习基地,使培养的软件人才符合国际化要求。在MBA培养上,我们通过MBA/MPA百场报告会,聘请了众多的国内外著名学者举办讲座,以及MBA质量万里行等多种活动方式创造了
香港科技大学特色的MBA人才培养品牌。
2007年10月,苏州市政府领导与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领导共同参加了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软件学院苏州校区的揭牌仪式,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软件学院主体在苏州办学,双方在
苏州市共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软件学院苏州校区,这将为苏州地区乃至长三角的
软件企业的发展,进一步输送优秀人才。
产学研
研究院正努力为提高
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科研开发质量、促使区域经济快速持续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现研究院产学研项目
苏州硒谷科技有限公司已经成立,我院与
苏州科大恒星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关于共建电信
软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合作协议书已经签订。学院将促进本院和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成果在苏州的成果转化,拟建的成果转化中心还有: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苏州应用中心;火灾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苏州阻燃与功能材料中心;
计算机软件工程研发中心。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苏州研究院在
苏州市人民政府和
苏州工业园区的支持和帮助下,依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科研和师资力量,大胆创新、锐意进取,正在为全面打造高水平的科学研究基地和高层次的人才培养中心,建设一流的研究院而努力奋斗。
组织机构
实验室
苏州下一代WEB服务计算重点实验室
一、平台简介
苏州下一代WEB服务计算重点实验室的无线自组网平台位于独墅湖高教区内,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苏州研究院负责建设。平台从无线自组网相关领域研究需求出发,按照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进行建设。
平台于2007年初步建成并投入研究,主要研究服务项目包括无线自组织网络研究、技术攻关和合作开发内容。后期平台将根据无线自组网研究未来发展趋势,不断增加服务内容,扩大平台规模,为苏州地区无线自组网研究以及后期产业快速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二、平台功能
1. 无线自组织网络自组织通信研究
实验床由250个节点组成,实验室开发了可适用于大规模网络的能量有效的节点
路由算法和
麦金塔层协议,可为各类大规模无线自组织网络研究和系统开发提供可靠路由和节能MAC层协议设计和开发服务。
2. 定位研究
现实验室已经在基于RSSI的无线自组网定位研究上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并已经开发完成煤矿井下人员定位平台系统,系统已经通过煤安认证,获得多级领导的赞扬,并被
中国中央电视台报道。实验室可为各类无线自组织定位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定位技术的支持、设计和开发相关的行业定位应用系统。
3. 监测系统
实验室开发了基于无线自组网的
精准农业监测系统、战地监测系统等,还将后续开发基于无线自组网的视频采集和监测系统,为客户提供相关业务系统的技术服务和设计开发等多项服务,也可与客户合作开发新的业务系统。
第三、研究案例
1)无线传感网络应用示范系统,国家973项目,国家科技部;
3)基于CNGI和WSN的矿山井下定位与应急联动系统, CNGI专项,国家发改委;
4)具有高可靠信息收集能力的WSN体系结构研究,国家863项目,总装备部;
5)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自定位算法研究,国家知识创新重要方向项目,
中国科学院;
苏州市硒与人体健康重点实验室 该实验室是在中科大苏州研究院硒与人体健康重点实验室基础上,于2009年经苏州市科技局认定的苏州市重点实验室。实验室位于中科大苏州研究院至善楼一楼116-119室,占地300 余平方米,现阶段以硒营养强化技术及相关基础研究为主要研究方向,专注于改善人体硒营养健康状况。实验室拥有以
尹雪斌博士为主任的高级研究人员5人,本科和研究生15人,研究团队主要来自于中国名校,富于活力和创造力。实验室名誉主任和学术委员会主任分别由硒研究领域的权威学者林治庆博士和我国农学界泰斗之一
赵其国院士担任。
苏州市硒与人体健康重点实验室是我国高校第一个专门开展硒营养强化技术研究的实验室,也是系统开展生物营养强化技术研究的国际知名机构。选择生物营养强化技术这一新兴学科作为实验室的立基之本,是因为其拥有广阔的应用空间和发展前景。
硒是人体必需的
微量元素之一,具有高效清除
自由基、
抗氧化和拮抗重金属等生物学功能,因为在人体防癌抗癌、预防血脑血管疾病、增强免疫力、延缓衰老等各个方面具有重要地位。实验室的成立旨在推进解决现阶段中国居民平均硒营养水平偏低的问题(中国约72%的地区土壤缺硒,因而导致将近10亿人群面临硒缺乏的分险),因此实验室致力于开展以硒为主的微量营养强化技术研究,为保障人体健康和降低环境污染危害作出实际贡献。实验室的发展契合国家正在推动的农产品、食品的营养化、功能化发展趋势,并希望成长为卫生部《营养改善工作》有力的科技支撑机构之一。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香港城市大学环境科学技术联合实验室(ALERT)是中国科大和香港城大针对苏州市的重大需求,发挥两校交叉学科的优势,由
苏州市人民政府、中国科技大学、
香港特别行政区城市大学三方共同出资,于2005年10月在中科大苏州研究院搭建的一个综合性的水环境科学技术研究平台。现占地面积2000平方米,拥有1800万元的大中型环境检测分析仪器60余台套,拥有一支以中青年研究人员为主的优秀科研团队,其中包括教授、副教授13名,
博士后3名,分析研究人员2名,
博士研究生24名。
ALERT实验室以“植根学术,立足高端,面向企业,服务社会”为宗旨,主要针对长三角地区的水污染特点开展
水环境科学技术的应用基础和技术研发,为推动我国水污染控制理论与技术的发展,解决长三角地区日趋严重的水环境污染问题作出实际贡献。实验室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废水生物处理及资源化技术、区域水体污染物系统分析以及环境污染演化规律等方面,2003年以来关领域取得了一系列国际先进水平的研究成果,尤其在好氧颗粒废水处理技术研发和
污水处理厂模拟、优化技术、污染物在水环境中介质和界面的转移分配与形态转化规律研究等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已引起国际同行的广泛关注。现实验室已与
美国、
加拿大、
英国、
荷兰、
澳大利亚、
日本等国家以及香港、台湾地区在相关领域建立了广泛的合作研究和交流关系,并于2009年举办了第一届水污染与管理国际会议。
实验室2003年以来了多项国家科技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和中科院等资助的科研课题,并取得了丰硕成果。几位主要实验室带头人在国际水环境领域均享有较高的学术声誉。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苏州研究院环境评测中心(以下简称中心)位于江苏省
苏州市工业园区,是一个以环境污染物分析检测为主的专业分析检测与科研机构。中心依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和苏州市水环境重 点实验室,在分析检测和环境技术研发方面具有很强实力。中心占地面积2000平米,拥有2000余万元的大中型环境检测分析仪器60余台套,以及一支以中青年研究人员为主的优秀科研团队,其中包括教授、副教授6名,
博士后3名,专业分析研究人员5名,
博士研究生30名。配备气相色谱仪,液相色谱仪,气质联用仪,液质联用仪,凝胶渗透色谱仪,离子色谱仪,ICP-AES光谱仪,
元素分析仪,
总有机碳分析仪,PCR仪,毛细管电泳仪,原子荧光分光光度计,荧光分光光度计,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驻流分光光度计,原子荧光形态分析仪,傅立叶中红外、近红外仪,石英晶体微天平,荧光生物显微镜,凝胶成像及电泳系统等大型精密仪器,具有较完备的检测设备和人力资源,能承担各类环境污染物的检测业务。
中心将进一步加强自身能力和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在法定管理机构和认可机构的监督下,独立开展检测工作,科学、公正、准确、及时地进行相关检测任务,并不断扩大检测范围,为客户提供更全面更优质的检测服务。中心坚持分析测试与方法研究并重,传承与创新结合,基础与应用协调,知识与能力统一,依靠高水平高素质的检测和管理团队,采用先进的测试技术和手段,面向全社会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环境分析测试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