棕胸竹鸡指名亚种
棕胸竹鸡指名亚种
棕胸竹鸡指名亚种(拉丁学名:Bambusicola fytchii fytchii),鸟纲鸡形目。主要分布于中国大陆的四川省云南省等地,模式产地在云南潞西。该物种喜欢栖息在海拔3000米以下的山坡森林、灌丛、草丛和竹林中,特别喜欢在陡峭山沟溪流旁的灌丛和草丛地带活动。有时也到麦田觅食,晚上栖息于树上或竹林上。
形态特征
棕胸竹鸡指名亚种是中等体型(34厘米)的灰褐色鹑类。尾长,外侧尾羽棕色,脸部和喉部皮黄白色,一道从眼后延至颈部的黑线与白色眉纹形成对照,是为本种特征。上胸栗色,上具白色和灰色的点斑或细纹;下胸及肛周皮黄白色,上具心形黑色大点斑。雄雌同色。虹膜为红褐色;嘴近黑色;脚为灰色。体重雄性278-360克,雌性256-330克;体长雄性318-356毫米,雌性303-340毫米;嘴峰雄性19.5-21.2毫米,雌性18-21毫米;翅膀长度雄性140-149毫米,雌性129-143毫米;尾长雄性105-130毫米,雌性90-115毫米;跗雄性43-46毫米,雌性41-45毫米。
生活习性
棕胸竹鸡指名亚种以小群栖居。雄鸟在春季异常喧哗,常飞上木栖木鸣叫。多在近溪水的地方活动。受惊时,会飞行数米远,迅速遁入高草丛中隐藏。
生长繁殖
棕胸竹鸡指名亚种的繁殖期为4月至7月。通常在海拔500-2500米的中低山和丘陵地带营巢。巢多置于草地或竹林中地上,偶尔在森林和灌丛中地上营巢。巢甚简陋,多为地上隐蔽较好的凹坑,或由亲鸟自己刨掘成凹坑,再垫以枯草和树叶即成。每窝产卵3-7枚,通常为4-5枚。卵壳厚而硬,卵的大小为36-41毫米×27-31毫米,平均39毫米×29毫米。
外部链接
参考资料
目录
概述
形态特征
生活习性
生长繁殖
外部链接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