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监是中国
周代姬发灭商后为监管殷遗民而采取的措施。周武王攻下商都朝歌后,
帝辛被迫自焚而死,
商朝亡,但商的奴隶主阶级仍保存了很强的实力。为加强对殷民的控制,巩固
西周在
中原地区的统治。周武王灭商后,以商旧都封给纣子
武庚,并以
殷都区以东为卫,由武王弟
管叔监之;
殷都以西为,由武王弟
蔡叔度监之;殷都以北为,由
秦武王弟
霍叔处监之;总称三监。见汉
郑玄《诗.邶墉卫谱》。一说指武庚、管叔、蔡叔。见《汉书.地理志下》、清
王引之《经义述闻.三监》。汉代
儒家依托周初三监的事,把三监作为
周代的通制。
唐朝官署国子监、少府监、将作监的合称。
姬发封商王纣之子武庚于商都,并将商的王分为卫、、邶 3 个封区,分别由武王弟管叔(东卫管叔鲜)、蔡叔(南鄘蔡叔度)、霍叔(北邶霍叔处)去统治,以监视武庚,称为三监。
管叔鲜,一作关叔,本名姬鲜,周武王之弟,封于管(今河南郑州),史称管叔鲜。武王克商后,将商王畿的一部分封给纣之子
武庚,并在王畿设置“三监”加以监督为“三监”之一。
秦武王死后,
姬诵年幼,
周公摄政,他与
蔡叔度、武庚联合东夷发动叛乱,在周公平定叛乱后被杀,
管国被灭。《逸周书·大匡解》及相关史料中关于管叔的史料说明管叔是兼王官与地方诸侯双重身份,受周王之命握有控制东方大权,相当于方伯的重要诸侯。管叔作为“三监”之首,实际上是周初第一位被授予方伯地位的重要诸侯。
公元前11世纪,周文王之子周武王讨伐商纣建立周国后,为了防止
商朝的旧势力造反,周武王将商朝的大多数贵族分散到山东山西一带居住,并安排自己的亲族负责监视。其中将他的同胞兄弟、也是
周文王第八个儿子叔处分封在霍地,并建立了霍国(据考证,霍国位于今
临汾市霍州市西南)。于是,叔处被称为霍叔、霍叔处。霍叔处和
管叔与
蔡叔度,共同负责监督被封于
宋国的
帝辛之子
武庚,史称“三监”,具有很高的权力。
然而
姬诵时期,由于受管叔和蔡叔勾结纣王之子武庚叛乱之牵连,
霍叔处被降为庶人。不过
霍国并没有破灭,而由霍叔处的儿子继任霍国的君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