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晚报
厦门地区发行量最大的报纸
《厦门晚报》,是福建省第一份综合性纯都市型晚报,于1994年1月1日创刊,被誉为“厦门城市名片”,社长及总编辑为查本恩。
2003年8月,厦门晚报小记者团成立,这是福建省综合性平面媒体的第一支小记者队伍。2004年1月2日,《厦门晚报》登上厦金直航航班,成为祖国大陆首家对台宣传的报纸。2007年9月起,相继举办了多个公益项目。2012年10月27日,《厦门晚报》首个读者俱乐部在厦门惠和石文化园揭牌。2018年10月,《厦门晚报》当选中国晚报工作者协会副会长单位。2019年1月1日,在创刊25周年之际,《厦门晚报》以全新改版的报纸、全新矩阵的新媒体产品、服务新平台——“晚报应帮帮”同读者见面。2021年7月1日,推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百版大型珍藏特刊——《永远跟党走》。2024年6月12日,《厦门晚报》承办了“嘉国同心——重走嘉庚路 共圆复兴梦”大型主题宣传活动。
《厦门晚报》以“走进市民中,办给市民看”为宗旨,不断提升新闻舆论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跻身“全国晚报十强”和中国晚报工作者协会副会长单位。
发展历程
创刊
1994年1月1日,《厦门晚报》创刊,是福建省第一份综合性纯都市型晚报,被誉为“厦门城市名片”。2003年8月,厦门晚报小记者团成立,这是福建省综合性平面媒体的第一支小记者队伍。同年10月,创办“我要说”栏目,被誉为“厦门市媒体第一个平民播报阵地”。“我要说”于2004年和2006年两次被评为“厦门名新闻专栏”。
发展
2004年1月2日,《厦门晚报》登上厦金直航航班,成为祖国大陆首家对台宣传的报纸。2005年,举办“闽南地区斗茶”系列活动,并在2011年正式升格为“两岸斗茶”。“两岸斗茶”活动以媒体为纽带,极大地促进两岸经济文化交流与融合。2007年9月,举办闽南话公益培训营,每年义务培训学员达数万人,是海峡两岸传承闽南语言文化的重要基地之一。同年,与市总工会联合主办新厦门市人集体婚典,至2021年已成功举办十五届。2012年10月27日,《厦门晚报》首个读者俱乐部在厦门惠和石文化园揭牌,《厦门晚报》头版非遗影雕作品在园内的惠和书院正式对外展出。2014年3月,与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共同发起小黄鸭慈善漂流赛,这是“全国自闭症儿童家庭关怀行动”公益项目,参与人数达500多万人。2018年10月,当选中国晚报工作者协会副会长单位。2019年1月1日,在创刊25周年之际,《厦门晚报》以全新改版的报纸、全新矩阵的新媒体产品、服务新平台——“晚报应帮帮”同读者见面,市民可通过登录平台,向晚报反映生活中遇到的大小问题并提出意见建议,同时,该平台还具备“我要拍”功能,拍照上传就能反映问题。
2020年10月22日-25日,承办中国晚报协会第三十五届年会暨“全国晚报社长总编看特区”活动。年会聚焦“转型育新机,融合开新局”主题,深入研讨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路径,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2021年7月1日,《厦门晚报》推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百版大型珍藏特刊——《永远跟党走》,受到读者广泛好评。2024年6月12日,“嘉国同心——重走嘉庚路 共圆复兴梦”大型主题宣传活动之际,《厦门晚报》特派全媒体采访团重走1940年陈嘉庚先生回国慰劳之路,从集美大桥出发,走访大田县长汀县赣州市韶关市、桂林、昆明、重庆、成都、兰州、延安、西安、洛阳、长沙、金华15座城市,进行采访和直播。
内容现状
定位
《厦门晚报》,是福建省第一份综合性纯都市型晚报,被誉为“厦门城市名片”。
宗旨
《厦门晚报》以“走进市民中,办给市民看”为宗旨。
版面设置
厦门晚报工作日10个版、周末2个版,采用全部版面彩色印刷,形成了要闻新闻、日报周报相得益彰的版面格局。
参考资料
栏目
“我要说”
“我要说”栏目创办于2003年10月,被誉为“厦门市媒体第一个平民播报阵地”,该栏目主要用于反映群众的呼声。
重要报道
领导团队
参考资料
获得荣誉
参考资料
相关活动
2023年7月,由厦门报业传媒集团、厦门晚报社主办的城市高质量发展(厦门发展)交流会举行。此次交流会以“可持续的城市建设与更新”为主题,邀请了华侨大学教授王唯山、厦门大学教授周红分别做了主题演讲,还特别邀请了中国建设报战略部主任、《中国房地产》总策划田子超、市建设局、市住房局、房地产行业、建筑行业代表,围绕城市更新、建筑业、房地产业科技创新及历史文化保护等内容开展现场交流。此次交流会旨在搭建“政企研学媒”协同创新资源平台,赋能厦门市高质量发展。
评价
作家何况评价《厦门晚报》是一份有情怀、有品位的报纸,信息量大,立场鲜明,敢为民生鼓与呼。
目录
概述
发展历程
创刊
发展
内容现状
定位
宗旨
版面设置
栏目
“我要说”
重要报道
领导团队
获得荣誉
相关活动
评价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