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系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直属专业研究机构,前身为创设于1956年的“
中国科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现任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院长、党委书记为陈波。位于
东城区台基厂头条3号。
1958年,“
中国科学院国际关系学研究所”更名为“国际关系研究所”,与中科院脱钩。文革期间研究所被撤销。1973年,中美关系取得突破性进展,研究所得以重建,并命名为“国际问题研究所”。1986年,研究所正式更名为“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2014年6月,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批准“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更名为“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2020年,经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审议批准,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被列为国家高端智库建设试点单位。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成立于1956年11月24日,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所专门从事国际问题研究的机构,成立时的名称是“中国科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是在时任外交部常务副部长张闻天的提议下,经国务院批准成立的,旨在结合中国外交斗争和国际活动的意图,以国家发展战略和外交总体布局为出发点,有目的地开展有关国际问题的科学研究。1958年,“
中国科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更名为“国际关系研究所”,与中科院脱钩。
文革期间研究所被撤销。1973年,为适应中美关系取得突破性进展后中国外交工作的需要,周恩来总理作了关于重建国研所的指示。重建研究所名并将其命名为“国际问题研究所”。1979年,中国外交部明确规定研究所今后的方针任务为进行中长期、战略性和政策性研究。具体而言,就是应密切结合外交斗争实际,就国际形势发展中的战略性和重大政策性问题进行系统深入的中长期调研,提出建议;应对一些与实际斗争有关的理论性问题进行探讨。研究所应成为外交部进行战略性调研、重点国家基础调研和培养调研专业人才的基地。1986年,研究所正式更名为“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1998年原国务院机构改革,原国务院国际问题研究中心并入国研所,挂靠在国研中心的“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和学术交流基金会”同时挂靠在国研所,与中国太平洋经济合作全国委员会、亚太安全合作理事会中国委员会及后来的
中国军控与裁军协会成为国研所的四个挂靠机构。
2014年6月,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批准“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更名为“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2014年7月29日,国研所举行了“所改院”更名仪式,外交部党委书记张业遂宣布了“所改院”的决定,杨洁国务委员为“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揭牌。2020年,经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审议批准,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被列为国家高端智库建设试点单位。
2023年11月23日,
阿根廷大选终选落幕,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拉丁美洲和加勒比研究所章婕妤表示,此系阿根廷自1983年结束军政府独裁统治以来,非传统竞选联盟候选人首次在总统选举中夺得头魁,打破了近年来
拉丁美洲政治集体左转的整体趋势,而这或将带来拉美地区政治生态新的平衡。
美国研究所、亚太研究所、
欧洲研究所、发展中国家研究所、欧亚研究所、国际战略研究所、世界经济与发展研究所、
拉丁美洲和加勒比研究所。
中国
太平洋经济合作全国委员会、亚太安全合作理事会中国委员会、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
中国军控与裁军协会。
2023年11月24日,世界中国学大会·
上海论坛在上海举办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院长陈波出席开幕式并在分论坛“道路的探索: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国道路”作主题发言。陈波指出,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的独特
世界观、价值观、历史观、文明观、民主观、生态观等及其伟大实践,是对世界
现代化理论和实践的重大创新。中国式现代化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了正能量,为变乱交织的世界增强了稳定性,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选择,具有重要的世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