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国硕,男,
汉族,1963年生,
平顶山市(原
叶县)人。兼任
中国殷商文化学会副会长、中国考古学会夏商考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中国先秦史学会理事、中国古都学会理事、
河南省文物考古学会常务理事、中华之源与
嵩山文明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委员等职务。获
河南省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省科技创新人才、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学者、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
郑州市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先后主持或参加河南舞阳贾湖、杞县鹿台岗、郑州小双桥、孟津妯娌、辉县孙村、民权牛牧岗等十几处遗址的考古实习与发掘工作。其中舞阳贾湖遗址发掘有重大发现,曾被
郑州大学给予重奖。杞县鹿台岗遗址发掘被评为1990年全国重大考古发现。郑州小双桥、孟津妯娌遗址分别被评为1995年、1996年“全国考古十大发现”。“发扬艰苦奋斗精神,搞好考古发掘实习”项目,获1989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
1981~1985年在北京大学考古专业学习,获
学士;1990、2000年分获郑州大学
历史学硕士、博士学位。2004~2005年
九州大学考古学研究室访问学者。1985年被分配到
郑州大学历史学院工作至今,曾任考古系副主任、主任等职。1994年被国家文物局批准为考古领队。现为
河南省特聘教授,
郑州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教授委员会副主任、三代文明研究所所长,九三学社郑州大学委员会副主委。
从1985年至今,专门从事
夏商周考古与先秦史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主讲“夏商周考古”、“夏商考古研究”、“
先秦城市研究”、“三代文明研究”等本科、研究生课程。
主持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20余项。承担“先秦时期人口流动、民族迁徙与民族认同研究”、“中原先秦城市防御
文化研究”、“中国早期都邑的形成与都邑形态研究”等国家社科基金项目6项,其中主持4项,主持重点项目1项。
在夏商都城制度、夏商周三族源流、中国早期城市、夏商文化、岳石文化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尤为突出。创立“夏商时代主辅都制”理论,对解决夏商都城“屡迁”之谜有重大裨益。1993年提出、1996年初发表的郑州商城与偃师商城“并为都”的观点,与2000年“夏商周断代工程”结项成果一致。21世纪来提出的中国古代文明起源“多支多源说”与“豫陕晋相邻地区主线说”、
夏商周三族源自豫陕晋相邻地区、
夏朝早期政治中心位在
颍河上游地区、
二里头遗址为
太康至桀期间的夏都斟寻、安阳殷都经历了
盘庚之殷(北商城)到
武丁之殷(小屯
殷墟)的变迁等观点,受到学术界的较大关注和好评。
出版《夏商周三族源流探索》(
河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夏商时代都城制度研究》(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文明起源与夏商周文明研究》(
线装书局2006年版)、《
郑州商都文化》(河南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先秦人口流动民族迁徙与民族认同研究》(
大象出版社2011年版)、《
辉县孙村遗址》(科学出版社2012年版)、《
民权牛牧岗与豫东考古》(科学出版社2013年版)、《中原先秦城市防御文化研究》(社科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先秦历史与考古研究》(科学出版社2016年版)等著作13部。
在《考古》、《文物》、《中国史研究》、《
中国史研究动态》、《
档案学研究》、《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
考古与文物》以及其他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110余篇。主要有:《试论华夏集团与东夷集团的文化交流及融合》(《
中国史研究》1993年3期)、《河南杞县鹿台岗遗址发掘简报》(《考古》1994年8期)、《甲骨文在商代非档案说》(《档案学研究》1999年2期)、《夏纪年与夏文化遗存议》(《
中国文物报》2001年6月20日)、《论夏末早商的商夷联盟》(《郑州大学学报》2002年2期)、《盘庚自何地迁殷探索》(《
中原文物》2003年4期)、《论夏商时代的主辅都制》(《庆祝邹衡先生七十五寿辰暨从事考古研究五十年论文集》,2003年)、《论殷都的变迁》(《2004年殷商文明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论
二里头遗址的性质》(《二里头遗址与二里头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6年)、《陶寺文化性质与族属探索》(《考古》2010年6期)、《河南
民权县牛牧岗遗址发掘简报》(《考古》2012年2期)、《夏代晚期韦、顾、昆吾等方国地望研究》(《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15年2期)、《试析洹北商城之城郭布局》(《
考古与文物》2015年4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