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福图村
山东省泰安市潮泉镇下辖村
百福图村是山东省泰安市潮泉镇最大的行政村,由6个自然村组成,全村1167户,4147人,耕地面积5380亩。该村坚持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为实现全面小康的重要举措,不断加大措施,统筹安排,协调推进,取得了明显成效。先后被评为山东省村镇建设“明星村”,经济发展“红旗村”,泰安市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泰安市“五好村先进党支部”。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彭云两次到该村视察计划生育工作,该村被国家计生协评为“全国计划生育系统先进集体”,是计划生育村民自治的发源地。
历史
名字由来
明隆庆年间石氏自洪洞县张村迁此建村,因此处风起时常有白色浮尘飘扬,遂取名白浮土,后演变为百步头,清光绪年间,肥城市县令裴廷贵将白浮土改为白浮图,中华民国,国民党肥城县县长姚文蔚改白浮图为百福图。
百福图村明代属榆成乡沙沟社。1910年属镇东乡,民初属沙沟社。民国十七年(1928年)属二区建国乡。1949年划归一区,1957年后,先后属潮泉乡、城关公社、老城区、潮泉镇至今。
名胜古迹
旧时百福图村庙宇众多,自西向东有关帝庙、二郎神庙土地庙、祠堂、菩萨庙、北顶娘娘庙真武庙,多为明代修建,清、民国时期修复补建。
百福图村南500米有座形似金瓶,旧称旧金山、塔山,今名玉皇山。据清康熙十一年(1672年)《肥城县志》载:“塔山在城东六七里,山上石塔因名。崇宁二年(1103年),乡人建玉皇庙于上,又名玉皇山”。光绪十七年(1891年)《肥城县志》载:“塔山,上有玉皇庙,中有石塔,名白浮图,建自唐时,祷雨辄应。”塔山与北邻的孤山一脉相承。民间传说,当年两山欲比试高低,竞相增长,惊扰了乡民。周围11村百姓筹资在山顶立一石塔,有建庙请来玉皇大帝,以求得一方平安。
塔山面积约150余亩,翠柏覆盖,荫森蔽,秀色蔚然。整个建筑座落在5亩的山顶上,朱红山门,面南,外有2米石砌围墙,分东西两院,东有真武殿、石塔、玉皇庙、后寝宫,西院为后建关林,前有钟楼,每60年一次庙会,商贾云集,进香者不绝于途,会台设在山门南30米处。晨光初照时,旧金山、古刹、石塔掩映在一片绿树翠柏之中。黄昏月下,田野、村庄、小溪描绘出一幅山野画卷。1935年12月,中共山东工委组织部长赵健民以教学为掩护在此开展秘密工作,把玉皇庙当教室,把后寝宫作为办公室兼宿舍。百福图创办了“平民夜校”,创建了肥城市第一个党小组。
1930年代,百福图村富庶户石氏汝励、汝弼、汝楷三兄弟经营的肥桃园选在村西南台地上,面积10余亩,植树2000多株,这里地势平坦,质地松沃,通风透光,有水井浇灌,是理想的果园区。每当成熟季节,美味香甜的佛桃,水晶色的肉质,让人唾涎欲滴。饮誉泰安市曲阜市济南市,甚至进入京城。1938年,因兵果园被废,时隔60年后,肥桃园又焕发了青春。
发展
加快发展农村经济。先后引进建成了4处工业企业,实现群众的家门口就业,直接带动了村集体和农民收入的增加。开展农业结构调整,发展蔬菜大棚200多个,葡萄600多亩,存养蛋鸡10万多只,牛羊等牲畜4000头,2006年实现村集体收入7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029元,为新农村建设打下了坚实基础。规划建设村庄。以“布局合理、设施配套”为目标,聘请市规划局制定了村庄建设总体规划,做到规划一步到位,建设分步实施,2010年已有948户群众的住房进入了规划线,旧村改造率达到了 90%以上。同时,抓好了道路建设,先后开通8米宽的街道 44条,4米以上的街68条,硬化8米宽的主街道12公里,在村村通路段严格实行路宅、路田分家,提高了管护效果。
整治村容村貌。设立垃圾掩埋场和垃圾池,清理“四大堆”。制定了环境卫生公约,实行门前卫生“三包”。成立村环卫队,形成了长期保洁的机制。尤其是大力推行农村改水、改厕、改圈、改灶,户户吃上了干净卫生的自来水,有600 多户群众用上了分集式生态厕所,并建起沼气池120个,从根本上改善全村卫生条件。
提升文明层次。建起了10多个村级文明角,扎实开展了道德评议、鲜花送文明等文明创建活动,全村上下形成了积极向上的村风、民风。
推进民主管理。认真落实上级减轻农民负担政策,搞好财务、村务公开,对事关全村发展和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都进行民主讨论、民主决策、全民公决,使村里的工作走上了民主法、法制化轨道。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
目录
概述
历史
名字由来
名胜古迹
发展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