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马》(Rome)又名《罗马帝国》《罗马 第一季》,是由美国
HBO电视网电视台和英国
英国广播公司以及
意大利的RAI共同拍摄的历史剧,由迈克尔·艾普特、
艾伦·寇尔特、
艾伦·保尔执导,Bruno Heller等人编剧,
凯文麦克基德、
雷·史蒂文森、
塞伦·希德等人主演。该剧于2005年在美国首播,2007年完结,背景是古罗马恺撒统治时期,主要围绕恺撒遇刺前后展开情节。
该剧是《罗马》系列的第一季,《罗马》系列原计划拍摄五季,但由于制作成本过高,只拍了两季。《罗马》第二季于2007年播出。《罗马》以双线并行的方式,讲述了公元前52年,
罗马共和国鼎盛时期的故事。剧本以双线的形式展开,从凯撒的崛起与殒落,加之罗马士兵乌里纳斯的生活际遇,讲述整个罗国帝国当时的整个社会发展状态。大到宫廷政斗、征战高卢的雄壮凯歌;小到一位退役士兵的家庭琐事,每一个细节都高度还原当时古罗马时代民众与贵族间愈见激化的矛盾。《罗马》里最为出色的四个角色被认为是:凯撒、
盖乌斯·屋大维、
马克·安东尼,以及乌里纳斯。
公元前52年,罗马共和国建国四百年后,罗马成为世界上最富有、拥有一百万个人口的国际大城市,也成为一个不断扩张帝国的中心。建立在共享权力和激烈的个人竞争原则上的共和国,从不允许任何一个人独掌国家控制权。但是现在,这些国家的基本原则正在分崩离析,被腐败和浪费一点点蚕食。统治阶层挥霍无度,旧式
斯巴达严明的纪律和团结的价值观急速沦丧。阶级矛盾格外激烈,法律和政治体系力量逐渐薄弱,统治权渐渐落在军队手中。
八年的战争后,
盖乌斯·恺撒(
塞伦·希德饰演)终于完成对
高卢的征服,带着久经战争考验、忠诚于他的军团和不可思议的大批财富重返罗马,并准备推进一项社会变革的
民粹主义议程。贵族们大为惊恐,他们威胁说,如果他返回罗马会以
战争罪起诉他。
罗马元老院与恺撒的老友、导师
格涅乌斯·庞培之间存在微妙的权力平衡。
在这种局势下,恺撒第13军团的两名战士卢修斯·沃伦诺斯(
凯文麦克基德饰演)和提图斯·普洛(
雷·史蒂文森饰演)受命去高卢的荒野中找回被偷的军团军旗,这是保证恺撒军团统一指挥行动的标志,由此引发了一系列改变
古罗马命运的历史事件。这是一个反映统治者与奴隶、丈夫与妻子之间爱与背叛、忠诚与荣誉的故事,也是也是一部再现
罗马共和国衰落和帝国兴起的史诗剧。
这是
HBO电视网和
英国广播公司的第一次合作的长系列剧,也是BBC在美国投入最多的系列剧之一。
《罗马》以
盖乌斯·恺撒和
盖乌斯·屋大维的崛起和斗争生涯为背景,穿插着两个底层小人物沃伦诺斯和普洛的故事,他们都是在恺撒写的《
内战记》和《
高卢战记》中出现过的名字。
《罗马》由由美国
HBO电视网电视台和
英国英国广播公司电视台联合制作,原本是打算制作成一部迷你剧集,但当时电视台看到了剧本后,被深深吸引,于是联合了
意大利及英国的合作伙伴,决定将该剧扩展为一部完整的电视剧集,不过由于整部剧集在意大利拍摄,制作开销十分庞大,电视台方面还是决定见好就收,第二季之后就此落幕。
《罗马》是HBO史上最昂贵的历史剧之一。剧组按2/3的比例重建了整个
古罗马露天竞技场和
亚历山大灯塔。3000件以上古罗马时代的戏服都严格按照两千多年前流行的布料制成。
HBO电视网还特意重现了与当年一模一样的厕所,虽然在剧中厕所内的场景根本没有几处。剧中的寺庙、
罗马元老院、长袍都极度逼真。城中流通的古币全部由
梵蒂冈限时铸造,每枚古币上都铸有剧中人物凯撒扮演者
塞伦·希德的头像。
《罗马》不仅创造了在一个场景中使用40匹马的记录,而在最大场景的射击镜头开拍时总共用了750名群众演员来表现凯撒凯旋的场景,不仅是美剧中使用真人演员最多的剧集,就连道具师本人都几乎被累成了吉尼斯纪录创造者。
《罗马》不是一个追求大历史的剧集,虽说投资高达1亿(它已经算是单季成本最高的剧集了),但剧中却没有多少宏大的战争场面。这个剧集的钱完全花在了营造真实而且生活化的背景上,所有的历史性都蕴含于对人性的描绘之中。壮阔的罗马历史,既有上层贵族们的权力斗争,也有下层平民的现实生活;复杂的政治、情感关系;对
罗马帝国的真实再现。(《
新京报》评)
史诗的规格,英雄的盛宴,波澜壮阔扣人心弦,《罗马》是一部无法超越的历史巨制。英雄
盖乌斯·恺撒与
罗马元老院的角力,天才
盖乌斯·屋大维如何崛起,《罗马》揭开了湮没已久的
罗马共和国的一段段尘封往事。一部剧让你爱上罗马,爱上这段香艳彪悍的帝国史诗。(
腾讯控股娱乐评)
随着狡猾堕落的鼓吹煽动者们,《罗马》展示出了古罗马共和国,以及无数耳熟能详的历史名人——凯撒,安东尼和
克利奥帕特拉七世——香艳暴力程度直逼《黑道家族》,不同的只是这剧是个古装剧,还有口音。(
时光网评)
相当强烈的暴力、情色内容;对于不了解那段历史的观众来说,可能会对复杂的人物关系和背景感到困惑。可能不少人会对剧集的暴力与裸露镜头感到些许不适。(《
新京报》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