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朗西(1901-1974),出生于
青浦区镇,是一位致力于小学教育事业的学者。他的教育生涯始于青浦县立两等小学,之后进入江苏省立第二师范深造。盛朗西对
文言文有着浓厚的兴趣,并因此开始了他的写作之路。他在多个刊物上发表了文章,包括《儿童世界》。毕业后的他曾在苏州一师附小任教,并在一年后考入南京
国立东南大学教育科学习。在那里,他深入研究了中国古代书院制度,并将研究成果发表在《民锋》杂志上。此外,他还通过撰写稿件来支持自己的学业。在完成学业后,盛朗西曾短暂地回到家乡
青浦区担任教育科长,并在
东南大学担任了一年的助教。随后,他在
上海市实验小学担任校长长达25年之久。晚年,他又在上海第一师范学院任教,并于1957年退休。1974年,盛朗西在上海逝世,享年74岁。
盛朗西的教育起点是在青浦县立两等小学,后来他考入江苏省立第二师范。在校期间,由于对
文言文的喜爱,他受到了老师的赞赏并开始尝试写作。他的作品陆续出现在《儿童世界》等刊物上。毕业后,盛朗西前往苏州一师附小担任教师。不久后,他考入南京
国立东南大学教育科,专注于对中国古代书院制度的研究,并收集整理了宋、元、明、清四个朝代的相关资料。这些研究成果被他系统性地阐述并在《民锋》杂志上发表,获得了同行的高度认可。同时,为了资助自己的学业,盛朗西还为多家教育杂志和《
新闻报》撰稿。
在
东南大学完成学业后,盛朗西参与了一个由
陈鹤琴教授指导的教育考察团,对该团队对
青浦区的小学教育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并提交了一份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的考察报告。这份报告对于当时的
教科书编写工作提供了宝贵的帮助。在此期间,盛朗西还担任了青浦县教育会会长,积极参与社会教育活动。离开东南大学后,他在该校担任了一年的助教。此后,盛朗西在上海实验小学担任校长达25年之久。在这段时间里,他对小学教育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并主编了广受欢迎的《小学教育小问题研究丛书》。抗日战争结束后,应青浦县长王致远之邀,盛朗西短暂回归故乡,担任教育科长两个月。1945年底,他再次回到
上海市。
新中国成立后,盛朗西继续担任
上海市实验小学校长,并在三年后转至上海市第一师范学院任教。1957年,他正式退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