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猛,男,1971年12月生于
辽阳市,辽宁本溪人,
哲学博士(
芝加哥大学,2008)。现为
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副系主任、
伦理学教研室主任,
北京大学元培学院院长。李猛教授在学术界享有盛誉,被视为未来极有可能成为学术大家的青年学者。
人物经历
研究方向
主要研究方向为
政治哲学与社会理论。
伦理学与政治哲学、
古希腊哲学、早期现代哲学。
人物评价
李猛的博士指导老师之一
马克·里拉评价他“显然极具思想而又诚挚认真,而且他在北京的知识圈中已经极为知名”,但也提到李猛在英语表达方面存在困难。李猛本人对此表示,可能是自己的英语水平不足导致了马克·里拉的误解或记忆上的失误。2015年6月19日,第二十期博雅公法论坛讨论了李猛的学术新著《
自然社会》,该作品受到与会学者的高度评价。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霍伟岸认为该书是中国学者对现代早期西方政治思想最有分量、具有国际水准的研究著作。
华东师范大学政治系学者
江绪林则认为,尽管《自然社会》没有类似施特劳斯《自然权利与历史》的核心观念支撑,但在精细的深度研究方面不逊色。
个人作品
代表作品
1.“
奥古斯丁与世界秩序的理念化”,《社会科学战线》2011第4期。
2.“
亚里士多德的运动概念:一个存在的解释”,《世界哲学》2011第2期。
3.“理性化及其传统:对
查理·韦伯的
夜凝紫观察”,《
严复先生翻译名著丛刊:群学肄言》2010年第5期。
4.“
勒内·笛卡尔论永恒真理的创造”,《哲学门》第19辑,
北京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2009年版。
5.“
尼可罗·马基亚维利的世界的轻与重”,《现代政治与道德》,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版。
6.《自然社会》(又名《自然法与现代道德世界的形成》),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5-3-1。
早期作品
1、中国大陆
社会学重建以来国外社会学理论研究述评,社会学研究,1994年06期。
2、
舒茨早期著作中的意义理论,社会科学辑刊,1995年第3期。
3、“从‘士绅’到‘地方精英’”,《
中国书评》,1995年总第5期。
4、从
帕森斯时代到后帕森斯时代的西方社会学,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2期。
5、“单位:制度化组织中的内部机制”,《中国社会科学季刊》,1996年秋季卷(和周飞舟、李康合作)。
6、“迈向一种关系/事件的社会学”,《国外社会学》,1997年第1期。
7、“常人方法学四十年:1954-1994”,《国外社会学》,1997年第2-4期。
8、“拯救谁的历史(评
杜赞奇《从国家手中拯救历史》)”,《二十一世纪》,1998年第10期。
9、“我们如何理解现代性?(评
刘小枫的《
现代性社会理论绪论》)”,《学术思想评论》,第4辑(1998年)。
10、“经典重读与
社会学理论传统的重建”,《社会理论论坛》总第5期(1998)。
11、“论抽象社会”, 《
严复先生翻译名著丛刊:群学肄言》,1999年第1期。
12、学术、政治与自由的伦理,读书,1999年第6期。
13、“除魔的世界与禁欲者的守护神――韦伯社会理论中的‘英国法’问题”,发表于《思想与社会》丛刊第一期《韦伯:法律与价值》(1999年9月)。
14、法律与社会,载于《
北大法律评论》,第2卷第2辑(总第4辑) 2000年5月。
15、爱与正义,书屋,2001年05期。
16、社会的“缺席”或者
社会学的“危机”原载于《二十一世纪》双月刊,2001年8月号(
香港特别行政区:
香港中文大学 中国文化研究所),页135-142。
17、
劳伦斯·科尔伯格的道德
思想实验,原载《
新青年》网站2002-07-30。
18、那些沉默者的历史——从《
疯癫与文明:理性时代的疯狂史》到《规训与惩罚》,原载于新青年网站。
19、如何改革大学?对
北京大学人事改革草案逻辑的几点研究,学术界,2003年05期。
20、大学改革与学术传统 现代中国大学的学术自主问题(编者导言)《中国大学改革之道》2004年1月。
21、大学的使命:公民科学与自由教育,读书2004年01期。
出版翻译
1、《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
2、《社会的构成》。
3、《结构主义以来:从列维—斯特劳斯到德里达》等。
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