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美丽其格24岁时创作了《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最初命名为《蓝蓝的天上》。同学冷安建议更改歌名,认为原名视角狭窄,改为《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更能展现辽阔景象。美丽其格采纳了建议。
《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于1954年5月2日在全国群众歌曲评选中获得
一等奖。该歌曲后来获得了多个荣誉,包括“建国以来唤起我美好回忆的歌”优秀作品奖和“20世纪华人音乐经典”作品称号,并于2009年被列入中宣部、中央文明办等部委推荐的100首爱国歌曲名单。
美丽其格,当代
蒙古族戏剧音乐的杰出代表,1928年诞生于
兴安盟科尔沁右翼前旗。1947年,他加入内蒙古文艺工作团,开启艺术生涯。1951年,他考入
中央音乐学院深造理论作曲。1952年,美丽其格作为中央音乐学院学生,为了完成《歌曲作法》课程,结合自己1950年参加北京国庆观礼的经历和对草原牧民对党、对祖国的感激之情,利用内蒙古民间曲调创作了歌曲《蓝蓝的天上》。经过朋友建议,他将歌名改为《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因为这句歌词更能体现全曲的精神面貌,展现辽阔壮观的草原。这首歌是美丽其格连词带曲一同创作出来的,得益于他数十年草原生活的积累。歌词通过简洁质朴的语言描绘了大草原的美景和牧民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同时也表达了草原人民对家乡和党的热爱与赞美。
《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采用分节歌形式,结构清晰且和谐统一。整体结构呈现出“大山形”的走势,旋律由低到高逐渐攀升。第一句到第二句形成一个
八度跳跃,显得高昂激昂。随后,经过几处跳跃后,旋律逐渐回归平稳。第三句包含两处大跳,第一处是四度上扬,第二处则是级进下行后紧接着的六度下行大跳,形成全曲最低点。最终,第四句回到主音la,为整首歌曲画上了圆满的句号。整首歌曲以羽
调式为主,从主音la开始,最终回到主音la结束。
《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是一首典型的中国传统民族调式歌曲,融入了浓郁的蒙古族音乐风格。作者巧妙地汲取了内蒙古民歌的音乐元素和典型旋法,并融入自己的思想简洁的十六小节、四个小乐句,完美展现了作者对故乡的眷恋之情。歌词简练而深刻,以宽广舒展、诗意的旋律描绘了内蒙古大草原的自然风貌,抒发了当地人民对家乡的热爱、对新生活的赞美,以及对党和领袖的淳朴歌颂。这首歌因其短小精炼、易于记忆和传唱,深受各阶层听众喜爱,历经数十年仍不衰。从难度上看,它适合中级阶段演唱,适合大多数人演绎。歌词四段,每段四句,描绘了蓝天、白云等草原美景,并深情表达了蒙古族人民对家乡、毛主席和中国共产党的热爱。
《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在
中央音乐学院首演。这首歌是由
内蒙古自治区的民间曲调制成的。旋律宽阔而张扬,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和当地色彩。中央音乐学院,
上海音乐学院,
山东艺术学院等多所院校将这首歌收录到
声乐素材中。1977年和2001年,内蒙古自治区以《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的名义举行了大规模的文化表演,庆祝自治区成立30周年,庆祝党的建党80周年。它已经持续了50多年,已成为内蒙古最具代表性的歌曲。中国的
男高音歌唱家们,如
楼乾贵、
朱崇懋、
刘秉义、
蒋大为、
魏松、
戴玉强和
莫华伦等,都曾多次演唱《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其中,
吴雁泽对这首歌感情尤为深厚,不仅在“文革”后赋予了歌曲新的生命,还在演唱时创新地将“白云下面马儿跑,挥动鞭儿响四方”两句连唱,展现草原的辽阔和对新生活的赞美,得到了
蒙古族歌唱家
拉苏荣等人的认同。这首歌对吴雁泽而言,已成为其保留曲目之一。作为
中国歌剧舞剧院的副院长,吴雁泽曾深情表示,这首歌不仅展现了蒙古族刚柔并济的性格,更传达了蒙古族及
华族的心声。2006年,这首歌入选中国首颗绕月
探测卫星“
嫦娥一号”播放曲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