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卡罗阿
阿卡罗阿
阿卡罗阿是新西兰南岛坎特伯雷地区班克斯半岛上的一个小镇,位于同名的海港内。该镇距离基督城84公里(52英里),是75号国道的终点。阿卡罗阿坐落在一个避风的港湾中,周围环绕着新近纪班克斯半岛火山的残余部分。阿卡罗阿还是Ngāi Tahu部落的Ōnuku marae(部落会议场所)所在地,包括Karaweko wharenui(会议大厅)。
据2006年统计,此镇常住人口只有五百多人。由于风景怡人,不少游客会在夏季慕名前来度假,那时人口可以飙升至15,000人。
历史沿革
1830年,位于现阿卡罗阿镇东部的毛利定居点Takapūneke成为了一个臭名昭著事件的现场。这是在1832年Te Rauparaha成功围攻Kaiapoi Pā三个月后的另一个事件,他占领了位于阿卡罗阿港头部的Ōnawe半岛上的Pā。据估计,Pā中有大约400名凯塔胡人,大多数人被杀害,只有最强壮的人被当作奴隶。英国布里格号(Elizabeth)的船长约翰·斯图尔特(John Stewart)帮助北岛Ngāti Toa部落的酋长Te Rauparaha捕获了当地的凯塔胡酋长Tama-i-hara-nui、他的妻子Te Whe和他年幼的女儿Roimata。Takapūneke定居点被洗劫一空。数百人被杀害,数十人被奴役。由于当时新西兰缺乏合适的法律体系,斯图尔特岛无法因谋杀罪被定罪。这一事件是斯图尔特在此期间所犯多起无法无天行为的例子之一。约翰·斯图尔特的行为是新西兰欧洲人无法无天行为的其他例子,这促使英国在1832年任命了官方英国驻新西兰代表詹姆斯·巴斯比(James Busby)。
最早的欧洲定居者将阿卡罗阿用作捕鲸基地。阿卡罗阿现在是新西兰仍然存在的为数不多的捕鲸基地之一。
法国定居
在1830年代,法国制定了广泛的殖民扩张计划,包括进入太平洋地区,在那里当时它没有殖民地。这包括新西兰南岛。在阿卡罗阿建立的微小定居点可以被视为那个失败的更广泛项目的一部分。1838年,一位捕鲸船长让·弗朗索瓦·朗格洛瓦(Jean François Langlois)起草了一份“大班克斯半岛”的可疑购买契约,十二名凯塔胡酋长在契约上各自加上了他们的莫科或十字架。价格是1000太平洋法郎(40英镑),其中150法郎(6英镑)以货物形式支付,余下的款项将在朗格洛瓦从法国带着定居者返回时支付。当定居者后来确实到达时,英国当局——他们在此期间已经占领了整个新西兰——决定1838年并未发生有效的销售,他们的决定依赖于英国法律和毛利口头证据。
朗格洛瓦回到法国后,从富有的商人那里筹集资金来资助计划中的捕鲸和殖民冒险。南岸-波尔多公司(Nanto-Bordelaise Company)成立,主要股东是阿道夫·巴尔盖里(Adolphe Balguerie)。朗格洛瓦将他所谓的班克斯半岛所有权转让给了公司,自己持有少量股份,并被委托负责该冒险的捕鲸部分。
该公司与英国的“新西兰协会”(后来成为公司)相当,但不同于英国人安排所有由土著毛利人出售的土地通过其政府代表进行,法国政府计划通过公司安排毛利土地销售。从法国发出的土地收购模型条约可以与英国人用来收购毛利土地的《怀唐尼条约》进行比较。法国政府介入并派出定居者,它提供了作为捕鲸船改装的战舰Mahé,并更名为巴黎伯爵号(Comte de 巴黎)。1840年3月9日,63名移民离开罗什福尔。他们由28门炮护卫舰奥布号(Aube)陪同,该舰由查尔斯-弗朗索瓦·拉沃德(Charles-François Lavaud)指挥,他的角色还包括监督新西兰周围的法国捕鲸利益。
这些船只于1840年7月11日抵达北岛的群岛湾,只是在他们航行期间得知英国已经宣布对整个新西兰,包括班克斯半岛的主权,并且主要的南岛毛利酋长已经签署了《怀唐尼条约》。在土地权利讨论进行时,殖民继续进行。1840年8月18日,阿卡罗阿的定居开始,包括12名德国人在内的57名定居者。定居者的土地位于德国湾(Takamatua)、法国镇(阿卡罗阿)和后面的山丘上。在最初的六年里,定居者的数量少于大量的法国水手和海军军官。他们都是庞大基础设施的一部分,包括天主教传教士、教堂和上课的神父。此外,还有法国市长、法国医生在法国医院和法国商店。还有法国地方法规和法国法庭。主教庞巴利埃(Bishop Pompallier)于1840年在阿卡罗阿建立了他的第一个欧洲站点,因为所有的法国移民都名义上是天主教徒。然而,由于法国移民的宗教冷漠,他厌恶地关闭了该站点。该地区仍然显示出法国的影响,在许多当地地名中很突出。它是坎特伯雷最古老的城镇,也是新西兰最具历史意义的地方之一。
与此同时,英国驳回了南岸-波尔多公司的主张,因为它不是基于英国法律,但这是在与毛利人和法国人进行了广泛而复杂的谈判之后,由拉沃德上校和公司的文雅代理人皮埃尔-约瑟夫·德·贝利尼(Pierre-Joseph de Belligny)代表。土地所有权的讨论一直拖到1849年,到那时欧洲的两国政府都已经介入。鉴于法国殖民者出发去新西兰是在他们拥有土地的假设下,斯坦利勋爵(Lord Stanley)于1845年指示新西兰当局向南岸-波尔多公司授予30,000英亩土地。这项授予当时实际上并未发生,这30,000英亩土地也从未明确界定,但所有相关方都表现得好像公司现在拥有那片土地。到那时,公司的财务状况已经很糟糕,急于通过出售那片土地来筹集资金,这是在1849年公司破产前所做的。一些土地被卖给了个别定居者,但大部分被新西兰公司购买,该公司仍未决定在该地区建立自己的定居点。让朗格洛瓦感到愤慨的是,南岸-波尔多公司已经将其在半岛上剩余的所有土地以4,500英镑的价格出售。所以到了1849年,法国定居者在一个英国殖民地中独自生活。
在1840年之前,现在的阿卡罗阿镇区域也被称为Wangaloa。法国人最初将他们的定居点称为路易斯-菲利普港,以纪念1830年至1848年在位的法国国王路易斯·菲利普一世。
英国定居
在得知法国人打算殖民阿卡罗阿并进一步将其用作捕鲸港后,新西兰的代理总督威廉·霍布森上尉派遣了HMS Britomart船只前往该地区,为英国皇室宣称主权。HMS Britomart于1840年8月16日抵达阿卡罗阿,尽管船长的日志显示到达日期为8月11日。斯坦利上尉升起了英国国旗,并在每个被占领的定居点举行了法庭,以说服法国人该地区确实在英国控制之下。镇东边的一个纪念碑纪念了英国的到来。
詹姆斯·罗宾逊·克洛(James Robinson Clough),也被称为吉米·罗宾逊(Jimmy Robinson),在阿卡罗阿的几年前就到达了。他在1840年的升旗仪式上为欧文·斯坦利上尉(Captain Owen Stanley)担任翻译,并于1843年成为第一个沿着阿芬河/Ōtākaro旅行的欧洲人。克洛的后代今天仍在半岛上占据显著地位。
英国移民在阿卡罗阿和德国湾(Takamatua)定居,还有许多德国农民,他们建立了乳制品、绵羊鸡脚草(Dactylis glomerata)农场。目前在阿卡罗阿博物馆保存的大多数文物都是早期农业社区及其当时的生活方式。
1850年4月,Monarch号从英国抵达,需要维修,驶入阿卡罗阿港。它原本是前往奥克兰的,但有四十名乘客决定留在阿卡罗阿。英国移民定居在阿卡罗阿的南端,法国人住在北端,两者之间有一个小海湾。
1854年,阿卡罗阿被描述为“完全像英国的一个小海边村庄”。到1878年,阿卡罗阿镇上只有十名法国出生的居民,总人口为642人。镇外还有27名法国出生的人。
阿卡罗阿的商业发展起来,到1883年有五个建筑商、四个糖果商、八个杂货店、五个卖牛奶的人、四个鞋匠、两个银行家、五个女帽商和五个铁匠。
达利码头(Daly's wharf)建于1863年至1865年之间,并于1914年翻新。它位于巴尔盖里街(Rue Balguerie)的尽头,一直被沿海船只和渔船使用。到1932年,码头尽头建造了一个带有塔楼屋顶的八角形建筑。
1903年,阿卡罗阿被描述为“长期以来不仅是新西兰人,还有来自澳大利亚和旧世界的游客喜爱的度假胜地”。当时,阿卡罗阿大部分集中在海滨附近,只有少数房屋建在山坡上。1901年居住在阿卡罗阿的人口为559人,共有124所房屋。
阿卡罗阿的主要码头建于1887年。2022年制定了计划,将在当前位置重建主码头,因为它已接近使用寿命的尽头。重建预计将耗资1910万新西兰元,并将在2025年6月30日前完成。
著名人物
- 杰西·巴克兰(Jessie Buckland,1878–1939),摄影师
- 约翰·巴克兰(John Buckland,1844–1909),政治家
- 鲍勃·帕克(Bob Parker,生于1953年),班克斯半岛前市长,前居民
- 威廉·彭灵顿(William Penlington,1832–1899),锯木工、建筑商和阿卡罗阿市长
- 威廉·彭灵顿(William Penlington,1890–1982),校长和教育家
- 休·威尔逊(Hugh Wilson,生于1945年),植物学家,居住在阿卡罗阿山丘上的Hinewai保护区
- 弗兰克·沃斯利(Frank Worsley,1872–1943),船员和探险家,曾在欧内斯特·沙克尔顿的1914-1916年帝国横穿南极探险中担任耐力号的船长
教育
阿卡罗阿的第一所小学于1857年开办,第一所高中随后在1883年开办。高中第一年只招收男生,但第二年变成了男女合校。然而,由于缺乏付费学生,它在1900年关闭。次年,它作为一所免费的地区高中重新开放。它于1935年搬到了现在的地点。2007年,小学与之合并,形成了阿卡罗阿地区学校。这现在是一所男女合校的综合学校,涵盖1至13年级,截至2023年4月,学生人数为125人。
参考资料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著名人物
教育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