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德烈·柯特兹(Andrekertesz,1894—1985)是最早手持小型相机走街串巷捕捉影像的摄影家之一。他一开始就建立了自己的风格,从未被耸动的题材吸引,也未对高超的主题有过向往。自始至终只对平凡的街头人生情有独钟。柯特兹也是较早尝试影像变形的摄影家,他创作的人体摄影颇得
超现实主义神韵。
人物经历
安德烈·柯特兹出版了《摄影生涯六十年》(sixtyyearsofphotography,1912—1972)时,当今摄影巨擘亨利·卡蒂埃·布列松写了一封信给他。“
安德烈,谢谢您出了这么伟大的一本书,您才是我真正的老师,我以身为您的学生为荣。”
柯特兹并没有教过布列松,在这之前他们也没有特别的交情,柯特兹收到这么捧他的信,深受感动而送了一张照片给布列松做为回报。
这是张在大门边的自拍相,门板上钉着布列松的来信,下面写着:“一九七二年八月十七日,吾友亨利留念,谢谢!安德列。”
论及名气与地位,
卡蒂埃·布列松早就是摄影界的
巴勃罗·毕加索,是座人人公认的划时代里程碑,而柯特兹还是个一度被完全遗忘过的都市隐者呢。能被大师尊为老师的他,在年轻时就完全尊定了自己的影像风格,中年之后、被遗忘了达二十多年之久,老年之后才又重新被肯定。
安德烈十八岁那年就不断地在拍照,至今整整有七十三载的寒暑而不曾中辍。他一生的境遇就如同自己的照片一样,包含了人间的各种世态炎凉。
其实,柯特兹影响过的人不只是布列松,和他同年代以及比他晚辈的大师们,或多或少都受其感染,
罗伯特·卡帕(Robertcapa)、曼瑞(
曼·雷)、比尔·布兰德(BillBrandt)等人都曾经从柯特兹的影像表现中汲取养份。有趣的是,这些大师的风格迥异。
二十岁那年他在
匈牙利军队服了四年兵役,使他有机会为匈牙利内战留下可贵的纪录。除了战争照片之外,他的作品全是在
布达佩斯附近所拍的。柯特兹很注重不同天气、气候的街道景象。
他刻意在下雨、下雪、天气晴朗、刮大风、浓雾、闪电交加的白天、夜晚里捕捉他所看到的人和物,这种效果不只是对特别时分的记录而已,其中也捕捉到光阴流逝的痕迹、人们行为的表明、整个生活在运作的情调。他的街头照片充分掌握人生在时空交替的轨迹,这一点正是他影响布列松最强的一面。我们很清楚可以由两者作品对照比较出来。
一九二五年,风格已完全成熟的柯特兹移居
巴黎,他用在
布达佩斯街头漫步的方式,把相机朝向艺术之都的每个角落,两年后在前卫的SacreduPrintemps画廊开了首次个展,立刻轰动
法国艺坛,当时还很贬视摄影的艺评家们都慷慨的赞赏他。一向自傲的法国人,完全接受了柯特兹的摄影表现。因为柯特兹的影像是那么精致、优雅而富诗意,恰投其所好。
柯特兹开始被有名的画刊编辑们追逐着,他替
欧洲最好的刊物工作,如
德国的FRANKFURTERILLUSTRIERTE、法国的VU,欧洲的博物馆也开始收集他的作品。
柯特兹在四十岁时就被尊为摄影媒体的大师,而执欧洲的摄影牛耳。在这段时期,柯特兹尝试了一系列新的表现手法,照片比街头景象更加有一种人生如梦的意境,结果这种把现实转入奇想的超现实观念,使他影响了不少绘画界的朋友。短时期的超现实表现,同时也影响了自己对街头景象的观察方法。
柯特兹开始对线条、角度、光影之间的抽象关系有更高度精炼的敏感性。之后他的街头照片充满一股新的情趣——日常生活本来就有一股丰富而精致的美,柯特兹将人人不易见到的气息攫取在照片之中。这又是柯特兹影响布列松的另一个例子。布列松是位把平凡化为不朽的影像大师,然而,如果没有柯特兹走在前头,也许就不会有布列松了。
四十三岁的柯特兹,不顾朋友的劝告,决定离开
巴黎前往
美国,去履行当时一个主要的照片经纪公司KEYSTONE的工作合同。八个月后合约终止,却因为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使他回不了
法国。更可怕的是他被认为有间谍嫌疑,而留有指纹在案。柯特兹原只想在美国待上一年,结果五十多年来他一直待在自己最痛恨的国度里。
因为他在这个摄影观点和
欧洲截然不同的国家里,有整整二十多年没有人理睬他。而他在欧洲却是这一行的祭酒呢。他曾这么无奈的回忆着:“我在离开法国之际,
法国政府颁给我公民身份,那是我所获得的最高荣誉。我觉得法国接受我,不只是因为我是艺术家,同时也是国民的一个分子。然而
美国却不是这么回事,当时美国的
摄影界只懂得技术至上的纪录性照片,而不懂表达性的创作摄影。十多年来连现代美术馆也没开口请过我举行个展。
虎落平阳的柯特兹,迫于生计的到LIFE求职,没想到LIFE的编辑认为他的照片“说得太多,反倒使意图不够明显。”柯特兹一气之下,一辈子都不愿把作品登在LIFE上。说有多倒霉就有多倒霉,柯特兹在美国整整有十二年的时间完全没有人理睬,又有十多年时间在美国只能靠并不是很重要的刊物做自由摄影师的工作,甚至得替室内设计杂志Town\u0026Country拍家具作品糊口。不过他从未停止自己的创作。
直到
美国的摄影走向日渐成熟,赶上
欧洲二十多年前的步调时,大家才惊讶地发现,自己的国度里竟然有这么一位重要的人物存在。可是那时的柯特兹已经七十四岁了。如果不是长寿的话,还无缘享受迟来的声名与富贵呢。
一九六四年,
纽约的现代美术馆摄影部主管察寇斯基(JohnSzarkomk)为他举行了一次个展,一系列的展览就此展开,柯特兹终于被全世界所肯定与接受。对美国的薄待,柯特兹始终耿耿于怀,每当有人问他:“为什么有些照片因相机的震动而稍为模糊”时,他就这么回答:“以前就常常感到头晕目眩,现在更为加剧,我的健康越来越差了,腕力也衰弱到无法拿稳相机了,……这都是美国的关系。”
柯特兹于1985年9月28日在家中安详离世,他的骨灰与妻子的骨灰一起安葬。
作品特色
安德烈·柯特兹(André Kertész)作为现代摄影的一个拓荒者,柯特兹的照片与人生姿态一直给全世界的摄影家带来回味无穷的启示。各种截然不同的表现手法都可以在他的作品中找到影子。
柯特兹的
摄影所选择的器材从
大画幅的干板相机一直到波拉SX-70相机。如今收藏这些作品的人遍及全世界。
作品评价
关于柯特兹的风格,评论家基斯马克说得最为精辟:“柯特兹的照片简单得像是在骗人;它们缺乏奢侈性、过度性和经营性。而令人咋舌的是,他从一开始拍就是这个样子。历经六十年的工作,柯物兹用毫不修饰,自我观察的方式以相机发问、纪录,以及维持他和这个世界,他的艺术的关系。他一直保持着自己看东西的真实性,其结果是他的艺术和生活不可避免的一同掉进
摄影中。”
重要作品
柯特兹1926年的作品《蒙德里安的烟斗和眼镜,巴黎》在拍卖行以376500美元的价格成交,买下这幅著名作品的是收藏家
艾尔顿·约翰。其中究竟蕴藏着多少神秘的色彩,一时还难以参透。
纽约杰曼纸张公司的老板皮里·阿普拉星买下了柯特兹的《蒙德里安的工作室,巴黎》,价格为200500美元。画面中纷乱的空间反而衬托出艺术家安然自信的风度。
柯特兹拍摄于1928年的《叉》,不管是盘子还是叉,在画面中都是不完整的,尤其是盘子所出现的很小的局部,更加强化了叉子金属的冲击力。这幅照片完全具有当时的先锋派的实验性质。
柯特兹在1939年拍摄的《垂落的郁金香,纽约》,充满了幻想的色彩。细长的玻璃瓶因为镜面的变形产生飘忽的动感,
郁金香沉重地垂落花瓣,诱惑了许多摄影收藏者。
外部链接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