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杰,
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员,考古学家。已发表
考古学方面著作45篇。1935年出生,
浙江省缙云县人,现居北京,1960年毕业于
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
成就及著作
已发表考古学方面著作45篇。
李文杰、黄素英:《大溪文化的制陶工艺》,《中国原始文化论集》,
文物出版社,1989年。
李文杰:《中国古代制陶工艺研究》,科学出版社1996年。
李文杰:《宁夏南部山区新石器时代的制陶工艺》,《
考古与文物》1993年2期。
李文杰:《舞阳贾湖》(下卷)第五章第一节《陶制品制造工艺》,科学出版社,1999年。
李文杰:《湖北枝江关庙山遗址屈家岭晚期的制陶技术》,《
中国历史博物馆考古部纪念文集》,科学出版社2000年。
李文杰:《山西襄汾陶寺遗址制陶工艺研究》,《中国古代制陶工艺研究》,科学出版社1996年。
李文杰:《肖家屋脊遗址石家河文化制陶工艺》,《肖家屋脊》,
文物出版社,1999年。
李文杰:《渑池县郑窑遗址二里头文化制陶工艺研究》,《
华夏考古》1998年2期。
李文杰:《拉萨市曲贡村新石器时代遗址制陶工艺的实验研究》,《中国古代制陶工艺研究》,科学出版社1996年。
李文杰:《山西平朔秦汉墓随葬陶器制作工艺的研究》,《中国古代制陶工艺研究》,科学出版社1996年。
李文杰:《中国古代制陶工艺的分期和类型》,《
自然科学史研究》第15卷第1期,1996年。
李文杰:《陶制品制造工艺》,《舞阳贾湖》(下卷),科学出版社,1999年。
李文杰认为陶寺遗址斝的袋足很多使用倒筑法成型(参见李文杰:《山西襄汾陶寺遗址制陶工艺研究》,《中国古代制陶工艺研究》,科学出版社,1996年)。
李文杰:《试探快轮所制陶器的识别—从大溪文化晚期轮制陶器谈起》,《文物》1988年10期。
李文杰:《湖北关庙山及红花套遗址石家河文化的制陶技术》(\u003c\u003c文物春秋\u003e\u003e2000年 第01期)
陶器知识
与瓷器差别
二者的差别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瓷器的烧成温度要明显高于陶器;瓷器烧成温度多高于1200℃,通常陶器在此温度下会出现烧流现象,即高温下陶胎出现的熔融、软化、变形的现象的情况。
其次,胎土的组成不同,陶器含铁量较高,根据胎土中的铁与氧原子组成情况的差异分别形成
氧化铁或
氧化亚铁,故而早期陶器多见红色或灰色(陶胎的组成和烧成温度对陶器的颜色有很大影响)。而瓷器中含铝量高,瓷胎为白色。
陶器的分类
根据不同的角度可以对陶器作不同的分类:根据和料的差别,可以分为泥质陶、夹砂陶、夹云母陶、夹蚌陶、夹炭陶、夹陶末陶等。
根据器形的差别,可以分为鼎、豆、罐等多种。
制陶工艺
制陶工艺包括制陶原料的选择、坯体的制作以及陶器的烧成过程。
首先,原料的选择。汉以前,制作陶胎所用粘土包括普通易熔粘土、高镁质易熔粘土、高铝质易熔粘土、高硅质易熔粘土等,其中高铝质易熔粘土是后来用于制作瓷胎的原料。
加入羼和料的陶器,其中羼和料是有意识羼入泥料之中的,其作用是调整泥料的塑性,改善其成型性能,对炊器来说最重要的作用是增强耐温度急变性能,防止使用时开裂。其中夹砂陶多以
石英沙(河沙)作为羼和料,夹云母陶以砸碎的
云母矿碎末作为羼和料,夹蚌陶以砸碎的
背角无齿蚌末为羼和料,夹炭陶多以炭化稻壳作为羼和料,夹陶末陶以废陶器砸成的碎陶末为羼和料。
其次,坯体的制作。方法包括手制和轮制两种,早期陶器多手制,稍晚出现了慢轮修整,快轮出现的时间较晚。
最后,陶器的烧成。陶色于陶器的
烧造工艺关系密切。陶器的烧造氛围可以分为氧化环境和还原环境两种。氧化环境下烧成的陶器,器表多为红色(或红色系);而还原环境下,陶器的器表则多为灰色(或灰色系)。另外,还可以发现黑陶器或黑皮陶器,这是因为在陶器的烧造过程中采用了渗碳(或局部渗碳)工艺。
纹饰
早期陶器多采用可塑性差的粉沙质粘土,坯体在成型过程中容易开裂,而用器具拍打或滚压之后可以消除裂纹,陶拍不同的表面可以在器表形成不同的纹样。
稍晚时,出现了装饰性的纹饰,较为常见的有弦纹以及镂孔等。
年代的测定
在用14C方法测定陶器的年代时,研究者不仅采用同层位的其他含碳样品来确定陶片的年代,也尝试直接采用陶片中的含碳组分确定陶片年代。研究者仔细分析陶器中碳的来源,包括陶器在烧制与埋藏过程中各含碳组分的变化,经过对陶器样品的严格的前处理流程,分离出陶器中的各含碳组分并分别进行测定。
产地的判定
陶器多采用普通易熔粘土为原料,但不同地区粘土的构成元素不同,因而可以通过对陶器原料的分析,判定其产地。
参考文献:李文杰 《中国古代制陶工艺研究》 科学出版社
其它信息
●李文杰为李言(原延安中央研究院党委书记、
丹东市市长、中国社科院法学所党委书记)之次子,其夫人黄素英为社科院考古所实验室工程师。
●李文杰的世系传承:第1代:
李世民(唐太宗598~649年)— 第2代:
李治(唐高宗628~683年)— 第3代:
李旦(唐睿宗)— 第4代:
李宪(唐宁王、
李隆基之兄)— 第5代:李琏(
李琎)— 第6代:李枢— 第7代:李子谊— 第8代:李玄礼— 第9代:李济— 第10代:李傅裔— 第11代:李守踪— 第12代:李宗国(唐宁王九世孙、,避乱
杭州市、后迁于
金华市)— 第13代:李自复(
散骑常侍,由金华迁居宁波四明家山)— 第14代:李高(
朝请郎,居宁波四明家山)— 第15代:李奋(唐宁王十二世孙、迁居云,为稠门始祖,907~985年)— 第16代:李之表(927~999年)— 第17代:李资(长子,948~1023年)— 第18代:李马(972~1031年)— 第19代:李览(长子、1008~1102年)— 第20代:李仍(长子、1036~1102年)— 第21代:李汝爽(长子、修道、得高寿、1058~1156年)— 第22代:李椿辰(次子、1096~1163年)— 第23代:李信(1142~1229年)— 第24代:李鹏孙(次子、1195~1267年)— 第25代:李端祈(次子、乐善好施、曾出粟助赈饥七邑、1214~1267年)— 第26代:李起潜(1254~1328年)— 第27代:李师道(四子、1299~1384年)— 第28代:李续(次子、1328~1393年)— 第29代:李宏(次子、勇敢多谋,御寇有功,朝庭授安抚典仗,1355~1406年)— 第30代:
李靖(长子、1375~1415年)— 第31代:李栓(长子、1398~1479年)— 第32代:李鼎(六子、1437~1515年)— 第33代:李冯(长子、1462~1529年)— 第34代:李狄(三子、1496~1575年)— 第35代:李尚愈(次子、极富文才、1547~1606年)— 第36代:李英春(四子、1577~1648年)— 第37代:李允萃(1598~1659年)— 第38代:李惟儒(四子、1638~1685年)— 第39代:李丹(长子、生,晚年成名、1663~1710年)— 第40代:李萃华(三子、1710~1782年)— 第41代:李明多(五子、1751~1805年)— 第42代:李鹤声(三子、1787~1855年)— 第43代:李茂林(1811~1863年)— 第44代:李汝温(长子、1860~1916年)— 第45代:李言(1911~1984年)曾任延安中央研究院党委书记、丹东市长、中国社科院法学所党委书记)— 第46代:李文杰(
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员)。
秩事
“长毛考古队”
1985年秋和1986年夏、秋两季,
李进增和同伴们对切刀把
新石器时代墓地进行了两次试掘和发掘,其间共揭露面积775平方米,清理墓葬50座,初步摸清了地下埋藏情况。1986年田野发掘工作结束后,考古人员对以现菜园村为核心的地区作了细致的考古调查,陆续发现了石沟、林子梁、马缨子梁新石器时代遗址和寨子梁、二岭子湾、瓦罐嘴新石器时代墓地。其中,林子梁遗址和寨子梁、瓦罐嘴墓地保存较为完整;石沟、马缨子梁遗址和二岭子湾墓地破坏比较严重,这些发现,为之后更系统的发掘提供了线索。
1987年,菜园遗址大规模发掘全面展开,
中国国家博物馆考古部的 李文杰、陈斌、
董琦3位专家和
北京大学考古系的4名实习生参加了这一年的田野工作。发掘工作进展很快,上半年就全面清理了切刀把墓地、二林子湾墓地,试掘了石沟遗址;下半年又全面发掘了寨子梁和瓦罐嘴墓地,部分揭开了林子梁遗址的遗迹密集区。
海原县地处
黄土高原,属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干旱少雨,风大沙多,日照强烈,这种连续不停的“日光浴”令考古人员们备受煎熬。由于工地多在山坡上,根本没有遮拦,刚挖开的
地层遇到夏天的日头,一小会儿就烤干了,地层和遗迹很难分辨,他们只好一遍又一遍地挑水喷洒。都说怕
太阳,可是来了雨也怕,考古人员最怕辛辛苦苦挖好的探方、清理的墓葬被雨水冲塌。菜园村山梁的风四季都很厉害,工地附近时常尘土蔽日,一天下来,每个人都像一尊泥塑。由于田野工作不能中途停顿,大伙忙得无暇去城里理发,男同志的头发长到披散在肩上。村民们给他们起了个绰号“长毛考古队”。后来,大家实在受不了又热又脏的长发,就自己买来推子、剪刀自行“美发”,一段时间过去,考古队员自己理的发居然有型有款,连村里的娃娃都来找“长毛叔叔”们理发。
原始社会似乎还有一个经由父系社会向母系社会发展的阶段或者是“父系社会—母系社会—父系社会”这样一个历程。至少,据随葬制度、随葬品,似乎很难将
半坡遗址类型早期以及前半坡时代推测为母系、母权社会,考古事实显然给既有理论带来了麻烦。视半坡类型的多人二次葬为母系氏族血缘纽带很牢固的表现也是一种很普遍的观点,比如《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学》认为“合葬制的盛行,表明氏族血缘纽带关系的紧密”(该书第600页),
严文明、巩启明、
张忠培诸位先生均持这种观点,上面的叙述中已有所涉及。此外,
李仰松、
吴汝祚、
邵望平、李文杰、
李绍连等亦有大同小异的认识,但邵望平、李文杰先生却将横阵墓地多人二次葬视为“母系氏族社会后期”或“母系氏族社会晚期”产生的现象(李仰松《佤族的葬俗对研究我国远古人类葬俗的一些启发》;吴汝《从墓葬发掘来看仰韶文化的社会性质》,《考古》1961年第12期;夏之乾《对仰韶文化多人合葬墓的一点看法》,《考古》1976年第6期;邵望平《横阵仰韶文化墓地的性质与葬俗》,李文杰《华阴横阵母系氏族墓地剖析》,《考古》1976年第3期;
关庙山人制陶有三个了不起的发明。一个是蛋壳
软陶泥工艺。所谓蛋壳彩陶,是比喻陶胎薄如蛋壳,无论是谁,当你面对仅仅一二毫米厚的薄胎,都会情不自禁地为我们祖先的高超技艺感到惊讶。轻巧的薄胎杯、碗,通体绘有黑、棕、红、灰各色花纹,彩色鲜艳,变化多端。蛋壳彩陶是
大溪文化遗址的珍品,它的发现,把这种陶制技术的史料记载提前了1200多年。另一个发明是烧制陶器的“外红内黑”渗碳法,陶器烧出来,外面是红色,里面是黑色。有的外面戏色,但带有几条黑色条纹。一次性烧成,不脱色不沾手。
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员、
关庙山遗址发掘主持人之一的 李文杰先生通过“实验考古”得知,关庙山人采用的是渗碳法。“窑内渗碳法”使窑内充满黑烟,将红陶变成黑皮陶。“窑外渗碳法”则是使刚出窑的红陶器渗碳产生变色。关庙山特有的“外红内黑”陶器,多数是圈足底的容器。“黑烟”渗透后可以提高陶质的密度和强度,不渗水。渗碳法是
大溪文化遗址的特点,黑色纹装饰则是大溪文化的“专利”。在国内当时的原始部落中是十分先进的制陶工艺。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