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管理
和谐管理
《和谐管理》是2005年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出版图书,作者是陈世清
简要介绍
和谐管理,就是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之间的和谐关系。和谐管理,就是品人、识人、找人、选人、育人、用人、管人、容人、留人的层层递进、有序运作、随机应变、一环扣一环,使管理者在管理工作中得心应手、取得一个又一个成功。
和谐管理,就是使被管理者的人和事对称,使人尽其才,物尽其用。
庄子》中的子舆有很多缺陷:驼背、隆肩、脖颈朝天。朋友问他:“你很讨厌自己的样子吧?”他回答说:“不!我为什么要讨厌它呢?假如上天使我的左臂变成一只鸡,我就用它在凌晨来报晓;假如上天使我的右臂变成弹弓,我便用它去打斑鸠属烤了吃;假如上天使我的尾椎骨变成车轮,精神变成了马,我便乘着它遨游世界。上天赋予我的一切,都可以充分使用,为什么要讨厌它呢?得,是时机;失,是顺应。安于时机而顺应变化,所以哀怨不会入侵到我心中。”能使你的被管理者像这位子舆坦然、喜悦地去接受、欣赏自己的缺陷,毫不自暴自弃,顺应客观充分发挥自己独特的潜能,化劣势为优势,就是和谐管理。
和谐管理既是和谐经济的管理模式,也是对称经济的管理模式。
主要内涵
一,企业和谐管理的管理观念是追求和谐,它要求企业的管理者以和谐理念统领企业的发展。
二,企业和谐管理的目标是追求企业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共同提高,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
三,企业和谐管理的内容包括企业内部由出资者、经营者和生产者共同主宰的企业管理和企业外部与其利益相关者、社会、自然全面协调的和谐管理。
四,企业和谐管理主要解决的问题是正确处理企业内部人自身、人与人以及人与企业外部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
五,企业和谐管理是一个从“不和谐——和谐——新的不和谐——新的和谐”的动态平衡过程,而且由于“不和谐”存在的客观必然性,决定了追求和谐是企业永恒的主题。
图书简要
内容简介
这是一本管理成功学著作。成功的管理就是和谐的管理。和谐管理,是经济过程人和人、人的因素和物的因素的对称,是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结构的合理有序,是老板之间、股东之间、出资者和管理人员之间、老板和员工之间、领导和群众之间、上级和下级之间、合作伙伴之间、团队成员之间、企业和顾客之间的双赢合作,是上游产品和下游产品之间、生产链的上一个环节和下一个环节之间的最佳组合。只有经济过程、企业内外各种关系协调有序、和谐运作,才能发挥经济主体的最佳功能。
和谐管理是对称经济、有序经济、双赢经济,是结构出效益、结构产生生产力的经济管理模式。
本书是作者原创的管理学理论体系《和谐经济丛书》的一本。
作者简介
陈世清:把管理学与成功学相结合、创立管理成功学与成功管理学的开山鼻祖。他拥有自己的哲学范式经济学范式和中国人第一个自己原创的经济学体系、管理学体系、擅长跨学科研究而在学术上自成一家,曾出版《经济领域的哥白尼革命》等四十多部著作,并公开发表数十篇经济学、管理学、哲学论文,论文多次转载并多次获奖。他是五度空间理论、对称哲学、对称逻辑、对称经济学、再生经济学、和谐经济学、幸福经济学、对称管理学、人类二次创业理论、知识运营学、创业经济学、名牌经济学、共有制理论等经济理论的创始人,致力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做出创新性成果,被称为“中国的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真正的经济学家。其创立的对称经济学被认为结束了人类经济学的史前史,是人类经济学范式的革命。
图书目录
前 言
导 论 和谐管理的关键是谋人
※人是宝中宝
※深谋谋人,浅谋管理
※谋人是捭阖之首
※谋人三部曲
§和谐管理:谋己
※智者谋人
※正者谋人
※以退为进
※藏而不露
※吸引别人的眼球
※不要喧宾夺主
※威严能使鬼推磨
※容人者谋人
※显露自信
※以默制动
※先发制人
§和谐管理:品人
※从身体品人
※从姿势品人
※从神色品人
※从长相品人
※从衣着品人
※从性格品人
※从语言品人
※从行为品人
※从本质品人
※从能力品人
§和谐管理:识人
※知人善察
※善解人意
※把握心态
※知己知彼
※知根知底
※宁精毋滥
※区别对待
※识别雄心
※刮目相看
※人才是别人的好
§和谐管理:找人
※争夺人才
※求贤若渴
※公平找人
※公开才公平
※公平不是一刀切
※找到自家灶下
※搭个擂台
※混水摸鱼
※鱼效应
※找到别人帐下
§和谐管理:育人
※经营人才
※一本万利
※有的施教
※浇树浇根
※遇物则诲
※遗教百世
※育高于教
※炼高于育
※人是工作的产物
※吐故纳新
§和谐管理:选人
※惟才是举
※唯能是选
※任人为贤
※人无完人
※不限资历
※内外无别
※竞争上岗
※见怪不怪
※人才一盘棋
※分门别类选人才
§和谐管理:管人
※管出人才
※欲擒故纵
※兔死狗烹
※攻心为上
※用人不疑
※激发热情
※不令而行
※虎帅以听
※以柔克刚
※以静制动
§和谐管理:用人
※借力使力
※权变用人
※锐气与才气
※用其所能
※用其所长
※用其所智
※用其所谏
※用其所趣
※用其所志
※用其之危
§和谐管理:留人
※筑巢引凤
方形蛋糕做大
※看到希望
※不计成败
※奖惩分明
※度外留人
※奖惩有信
※奖到为止
※该炒就炒
§和谐管理:容人
※学会移情
※有容乃大
※以诚相容
※明辨馋言
※化解反面为正面
※左右沟通
※左右逢源
※揽过则兴
定义介绍
“和谐理论”是席酉民在其成为中国第一位管理工程博士的博士论文中提出,并在其后的研究中逐步成为一系列可实际操作的管理理论。
和谐管理是组织为了达到其目标,在变动的环境中,围绕和谐主题的分辨,以优化和不确定性消减为手段提供问题解决方案的实践活动。
主要内容
一、企业与环境和谐
所谓企业与环境和谐,就是企业的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也不能以牺牲有限的资源为代价,更不能以职工的健康为代价。马克思和弗里德里希·恩格斯著作那些触目惊心的环境污染和极端浊的工作环境,在资本主义发展早期并不鲜见。遗憾的是就在当今社会也时见报端。目前节能降耗和环境污染问题已引起了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不管在什么地方,再走“高能耗、高污染、低产出”的“粗放式经营”老路是不行的。再走“用职工的健康和生命换取社会财富”的老路也是不行的。
二、企业与社会和谐
企业存在于社会之中,企业活动于社会之上,因此企业与社会和谐十分重要。与社会和谐,第一表现在与邻里的关系上,第二表现在社会责任上。与邻里的关系就是要同邻里搞好关系,不能以邻度壑,更不能与邻为仇。特别是有的企业,在征地期间就没处理好与群众的关系,不是付价太低,就是迟迟不兑现。再一个就是污染了环境,影响了周围群众的正常收益和生活。表现在社会责任上,就是企业要为社会多作贡献,遵纪守法以树立企业形象。有的人提出“前半辈子挣钱,后半辈子捐钱”有一定道理,但也不能截然分开,要随时保持这种和谐。
三、企业与市场和谐
这表现在产品的质量和性能、营销服务、售后服务等几个方面。产品是是不是适销对路,花色品种和质量是否能满足顾客的要求?至于见利忘义搞假冒伪劣,甚至添加有毒有害物质以获取暂时性的效益和搞阴谋诡计以损人利己,并不可取。双赢和多赢才是最好的结果。营销服务表现在对顾客的尊重上,常说顾客是上帝,要真正使顾客有上帝的感觉。大家做得比较好的是微笑服务,而为顾客当好参谋就难免不带上一些功利的目的,利用顾客的信任向顾客推销一些滞销的商品。这是一种短视行为,很难有回头客。在售后服务上,有的在销售时吹得天花乱坠,兑现时百般推委,这对企业的形象损害是很大的。夸张宣传和霸王条款都是不可取的。所谓生产“黑心棉”、“红心蛋”、“硫磺耳”之类的企业,没有一个是有所作为的。投诉居高不下可不好,顾客不可欺,口碑的负面效应比广告的正面效应大得多。诚信是企业进入市场的通行证,缺乏诚信的企业是走不远的。虚假广告即使可以得逞一时,但不可能永远得逞,触犯了刑律是要负法律责任的。最近,国家明确规定,被投诉太多的企业不能成为诚信企业。还有那么一些龙头企业,市场上一有风吹草动就向合作伙伴转嫁危机,这是一种短视行为。要知道保护合作伙伴就是保护自己。不保护好合作伙伴的企业不会有大的作为。
四、企业与政府和谐
政府是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的管理者,在经济发展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任何企业要想在市场上叱咤风云,不同政府搞好关系是不行的。美国微软被分割、俄罗斯石油大王被逮捕就是这个问题没有处理好。中国是一个官本位制盛行的国家,同政府的关系确实是一个比较微妙的问题,既不能太近,也不能太远。太近搞不好容易同贪官形成利益集团,虽然可以得到一些额外的好处,但贪官倒台有可能为其陪葬。最近一些跨国公司行贿被曝光,就是如此。贪官倒台是罪有应得,而企业为其殉葬则形象受损,得不偿失。而离得太远又得不到政府的有力支持,下面有许多事也不好办。在与政府的关系上,遵纪守法仍是第一要务。
五、企业同职工的和谐
企业虽有老板和职工之分、管理人员同一般职工之别,但企业仍然是一个利益共同体。只有利益兼顾的企业才可能和谐。常言道:“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人和是企业的第一要务。企业要创造利润,老板要赚钱,但绝不能以损害职工的利益为代价。因此,那种为了减少成本而刻意创造恶劣的工作环境,为了剩余价值最大化而任意增加职工劳动时间,为了减少职工所得而采取的高处罚,以及为了缓解经营压力而任意裁员都是不可取的。至于强迫职工劳动的集中营似管理,更是犯罪,为社会所不容。日本媒体认为“绩效主义把工薪族逼上绝路”,值得警惕。
主要特征
认识任何事物,首先是从认识其特征开始的。同样,要很好地认识和理解企业和谐管理,也需要首先把握其特征。我们知道,企业和谐管理是近几年来我国企业管理界的一个热门话题,许多企业虽然在这方面已经探索出一些成功的经验,但都缺乏对企业和谐管理从理论上进行的系统提炼。本文通过对部分企业进行实地调研和对其成功经验进行深入分析,认为企业和谐管理的特征包括以下方面:
(一)目标的全面性
目标的全面性是指企业和谐管理的目标是全面的。长期以来,许多企业始终以追求经济指标为根本宗旨,把获得投入资本的最高报酬率、产品或服务的最高销售额、市场的最大占有率、最终实现利润的最大化作为企业成功的最高标准,结果使企业成为一部循环运转的赚钱机器,导致其寿命很快衰竭。而企业和谐管理追求的目标是全面的,主要有:
人力资本价值;既要考虑顾客所得价值,也要考虑企业的其他利益相关者的所得价值,还要考虑因社会进步、环境保护及当代、后代具有良好的生存环境和社会福祉而产生的价值增值;
企业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共同提高,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决策的民主性是指企业在做重大决策时要由出资者、经营者和生产者共同参与,并对决策的实施进行监督和制约。这是实现由出资者、经营者和生产者共同主宰的企业内部和谐管理的显著特征。决策的民主性可以防止损人利己的小集团或个人利益的恶性膨胀。当今,许多企业由于决策不民主,个别专权人或小集团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出发,以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最大化作为决策的基础,以至于不顾其它群体的利益,有时甚至是不惜损害别人的利益和整个企业的利益以达到自己利益最大化的目的。其结果在出资者、经营者和生产者之间产生矛盾和冲突,严重影响企业的发展,甚至导致企业的失败。也有许多企业由于决策不民主,使企业的决策产生重大失误。因为在当今瞬息万变的环境下,个人和少数人的判断很可能会有偏执。这是由于看问题的角度、所掌握的信息量和本身的分析能力所决定的。由于这种限制,不可避免地会做出脱离实际的决策,从而造成企业的重大损失。而决策的民主性不仅可以充分调动出资者、经营者和生产者各方的积极性,而且可以集各方的智慧,使决策更全面,更切实可行,避免重大的失误。
(三)运行的透明性
运行的透明性是指企业和谐管理的运行是高度透明的。许多企业由于治理结构不完善,透明度不高,经常搞暗箱操作,结果导致或者损害股东利益(如经营者贪污腐败、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失真等)、或者损害员工利益(如拖欠或克扣工资、工作环境恶劣等)、或者损害顾客利益(制假贩假、虚假广告等)的行为。由于股东利益受损,结果导致股市震荡或股民群愤;由于员工利益受损,结果导致股东及经营者与员工的矛盾与冲突;由于顾客利益受损,结果引发社会民愤。这些都直接损害各方的信赖关系、和谐气氛和友好合作。而企业和谐管理由于在决策民主性的前提下,通过完善企业的治理结构,提高企业运营的透明度和社会信任度,防止暗箱操作,使得企业在运营中得到各方的监督,因而,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社会信任度和企业在社会中的形象,为各方的和谐协作奠定坚实的制度基础。
(四)监管的完备性
监管的完备性是指企业和谐管理的监管机制比较完善和健全。当今,许多企业由于监管机制的不完善和不健全,其结果使得财务、投资和担保没有严格按照审批程序进行;披露的信息失真现象严重;经济违规现象和“内部人控制”现象严重,不仅损害了出资者的利益,而且也损害了员工的利益。而企业实施和谐管理,为了确保民主性决策的顺利实施和运行的透明性,确保各方利益不受损害,通过完善企业治理结构,不断完善监管机制,充分发挥监事会的作用。特别是财务、投资和担保要有严格的审批程序和透明的披露规定,以杜绝严重的经济违规和犯罪。通过建立独立董事制度,从制度上保证公司董事会成为全体股东利益的真正代表,而不受少数人和大股东控制或主宰,确保股东利益不受损害。同时,通过加强企业的工会组织以保障所有员工的正当权益和利益不受损害,使员工的利益随着企业的发展而得到提高。总之,企业和谐管理通过完善的监管机制,确保企业各方利益不受损害,从而有利于实现企业内部的和谐。
(五)企业文化的进取性
企业文化积极向上,企业内部人际关系和谐是企业内部和谐的一个显著特征。当今,许多企业内部存在着各种矛盾与冲突的根源,从根本上讲就是因为缺乏建立在统一价值观基础上的积极进取的企业文化。
创建企业文化,实质上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方面是将企业文化作为灵魂来指导企业发展,通过企业文化建设树立企业良好的形象,取得社会的认同和尊重;另一方面,就是要在企业内部形成积极向上的共同的价值观,使得员工个体目标与企业目标一致,员工的自主管理意识增强,在企业内部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进而形成统一的力量。优秀的企业文化一旦形成,就会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精神支持,就会对企业的发展起到不可估量的巨大的推动作用。
(六)对外的诚信性
诚信是企业的战略资源,是企业道德观的外在表现,是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则。企业形成良好的诚信体系是企业外部和谐的突出表现。当今,许多企业的失信和欺诈言行,严重影响着企业的发展,甚至使得企业短命,同时也严重败坏商业风气,危害社会和公众利益,也极大地增加经济生活中的交易成本,使得市场机制难以合理运作。相反,众多企业的成功实践无不印证了诚信经营的力量,良好的诚信体系是企业走向成功的必然选择和重要保证。一个企业,无论是创业之处,还是在发展壮大过程中,只有视诚信为企业生命,将它作为处理企业内外关系的基本原则,塑造诚实守信的企业形象,才能不断提高自身知名度和美誉度,才能在企业内外建立起和谐的生存和发展环境,最终才能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七)生产经营活动的环保性
生产经营活动的环保性是绿色生态企业的直观体现,也是企业和谐管理的重要特征。创建绿色生态企业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根本途径。可是,仍然有许多企业为了短期利益,忽视环境保护,排放“三废”和进行污染生产,引起公众和消费者的不满,最终影响企业的持续发展。
树立绿色生态企业的经营理念,开发绿色产品,推行清洁生产,推进绿色服务,取得绿色认证是创建绿色生态企业的重要内容。特别是取得绿色认证是创建绿色生态企业的标志性内容。ISO14000认证可以说是一张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绿色通行证。因为环境保护正越来越被发达国家用来作为遏制我国对外贸易的壁垒,从而形成一种新型的非关税壁垒———绿色贸易壁垒。许多国际企业集团为了增强竞争力,树立绿色企业形象,扩大国际企业影响力,争相得到ISO14000标准认证。因为取得该认证,即意味着企业得到了国际认可,其产品便可以通行无阻地进入国际市场。否则,在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将会寸步难行,甚至都得不到参与竞争的资格。通过绿色生态企业的创建,科学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准确地利用自然来为人们的生活和社会发展服务,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八)承担社会责任的主动性
以主动、积极的态度承担社会责任,为社会服务,为公益事业做实事,满怀真诚,奉献爱心,关注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是企业和谐管理的外部表现。我们知道,企业最终的目的是盈利,但如果忽视了社会责任就不算成功的企业。只有注重社会责任的企业,才能在长远的发展中树立起自身的品牌,只有给予社会最优质的产品,社会才会给予企业回报及认同,在这样的良性循环下,企业自身才是最终的受益者。一个有远见的企业家不仅应追求企业的短期利润,更应关注企业的长期获取利润的能力,而企业自觉承担社会责任有助于增强企业的长期盈利能力。事实上,越来越多的企业实践和众多的研究成果充分说明,在社会责任和企业绩效之间存在着正向关联度。公益是一个社会稳定发展的内在需要。企业关心社会公益事业的发展,加大对社会公益事业的投入,正是满足社会稳定发展的内在需要,社会稳定发展必然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
目录
概述
简要介绍
主要内涵
图书简要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图书目录
定义介绍
主要内容
主要特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