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冯
中国台湾当代作家、翻译家、艺术家
冯冯(1935年-2007年4月18日),本名冯培德,字志雄,中国台湾当代作家、翻译家、艺术家,旅居加拿大的佛法修行者,又被敬称“冯冯居士”,在文学、艺术、宗教等领域皆有成就,曾获台湾首届“十大杰出青年”文学著作成就奖及首届优良文学作品奖。
冯冯生于广州市,从小随母亲长大,1949年考入岭南大学医学院,同年11月参军抵达台湾,12月因写信给身在中国大陆的母亲被指控为“通匪”,囚禁于凤山等地近五年之久。冯冯18岁时完成百万长篇自传《微曦》四部曲。1955年至1960年,冯冯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并在军队中短暂任职后被除名。1962年,冯冯创作的小说《微笑》出版。1963年,他的作品《苦待》荣获《自由谈》杂志征文奖第一名,英文版《苦待》入选《世界最佳爱情小说选集》。同年,获颁台湾首届“十大杰出青年”文学著作成就奖。
1964年4月,《微曦》四部曲由皇冠出版社出版,讲述了在战乱时,冯冯与母亲逃难的过程,以及面对穷困潦倒的生活却没有失去希望,最终取得文学成就的经历。截至1985年7月,该书已再版到第20版,历时20年,深受读者欢迎。1965年,冯冯携母亲迁居加拿大温哥华,并潜心修佛,平时生活简朴,却捐款助力温哥华佛恩寺、观音寺和金佛寺三大佛寺的创建,被信众敬称“冯冯居士”。20世纪70年代,冯冯担任温哥华《大汉公报》总编辑,撰写评论专栏,并陆续发表了系列文学及佛学作品。1997年10月,冯冯在俄罗斯莫斯科获颁乌克兰国家音乐学院荣誉作曲博士学位证书。2003年,他的回忆录《雾航—妈妈不要哭》出版,书中详述其不幸的身世,描述了他对母亲的至孝之情。2007年4月18日,冯冯因胰脏疾病逝世于台北新店慈济医院。
冯冯通过自修通晓多种语言,曾创作法文短篇小说《水牛》和英文小说《苦待》等作品,同时擅长折纸艺术,并能做协奏曲和交响曲,其作品大型芭蕾舞曲《雪莲仙子》编曲使用罕见乐器,1997年被莫斯科联邦乐团和芭蕾舞团演绎后曾引起轰动,冯冯亦被不少音乐大师誉为20世纪最后的音乐天才。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冯冯1935年生于广州,父亲为乌克兰军官,母亲为广西壮族人,他从小跟随患肺病的母亲长大。3岁时,日军轰炸广州,冯冯随母避难香港特别行政区。6岁时,就读桂林市省立模范小学,跳级念4年级,半年后,日军猛攻桂林,又再上路逃难。 9岁时,就读曲江市黄埔中正幼年军校,10岁时,就读龙南中学,跳级念上初二春季。1945年,冯冯考入龙川中学高中一年级。
1948年9月1日,冯冯升上广州市培正中学高三,趁高三上学期举行毕业旅行,他与两百名同学坐火车到西湖上海市。1949年,冯冯高三毕业,考上岭南大学医学院。同年10月1日,他虚报19岁,进入海军军官学校,11月1日乘“昆仑号”抵达台湾。12月初,冯冯在左营海军军官学校被捕,罪名是写信给大陆母亲,被指控“通匪”“泄秘军机”,被押交海军情报处囚禁于凤山等地,前后共达将五年之久。
崭露头角
冯冯靠自修通晓8种语言,16岁时即以法文短篇小说《水牛》崭露头角,18岁时完成百万长篇自传《微曦》四部曲——《寒夜》《郁云》《狂飙》《微曦》。1955年12月,20岁的冯冯先在台北车站流浪,在新公园路边小食摊乞求残食,当起擦鞋童,露宿街头。其后栖身中和乡农场,养猪干活。1957年3月10日,他离开中和乡农场,再度流浪台北火车站当擦鞋童。同年,他考取台湾“国防部”外事编译榜首,任期三年编译预备军官少尉。1959年1月,海军军官学校补发除名证书,除名原因:“神经失常。”同年,冯冯取得身份证户口薄,申请母亲赴台,安家租户于台北中和乡农场猪舍竹棚。 1960年,台湾“国防部”下召集令,延长役期,冯冯替蒋介石蒋经国作法语翻译。
1961年,冯冯英译墨人(张万熙)短篇小说《马脚》,入选奥大利《世界最佳怪异小说选集》。1962年,他以法文撰写《水牛的故事》,入选奥大利《世界最佳动物小说选集》。同年,冯冯创作的小说《微笑》出版,其中《子夜》描写被卖的小牛舐犊情深,却遭屠夫冷血无情宰杀,而《打靶》一篇描述围观处决强盗的场景,令人毛骨悚然。1963年,他的作品《苦待》,荣获《自由谈》杂志征文奖第一名。并以英文撰写《苦待》,入选奥大利《世界最佳爱情小说选集》。同年,获得台湾“国防部”颁发“国军模范”荣誉奖状和“景风奖章”与“续学奖章”。亦获颁国际青年商会首届“十大杰出青年”文学著作成就奖。1964年,冯冯退役为后备军人,任职美国军事顾问团海军组译员。
一鸣惊人
1964年4月,《微曦》四部曲由皇冠出版社出版,这是冯冯经过九百多天的流浪生活后写下的自传小说,以动乱的大时代为经,以个人家庭恩怨为纬,以母子逃难经历万难为骨肉,以个人心智成熟过程为精神内涵,讲述了自己的传奇经历,在《皇冠》杂志连载时,即因他艰难的际遇与不向苦难低头的心志引起读者很大反响,据冯冯回忆,当时《皇冠》把他的照片用特大号登在首页,特别介绍,称他为“天才青年作家” “旷世奇才”,每期推出15万字连载,使他一夜成名,“皇冠”也因此奠定了经营出版业的实力。截止到1985年7月,《微曦》四部曲已再版到第20版,历时20年,可见其受读者欢迎程度之深。
20世纪60年代,改编自冯冯同名小说《微曦》的广播剧,由当时著名导播崔小萍导演,明星白倩如主讲,“中广”有上百位播音明星参加演出,配上特殊音响效果与音乐,每天广播两场,风靡全台湾。1964年5月3日,以《微曦》四部曲,冯冯荣获嘉新文化基金会首届优良文学作品奖 。同时,应石美瑜校长聘请为东吴大学英文系二年级的代课教授。
多栖发展
1965年,冯冯申请母亲返香港玛丽医院复检开刀伤口,5月拍摄电影《美目王子》。12月遭政治逼迫潜离台湾,逃亡到加拿大温哥华。冯冯在加拿大时潜心向佛,信众敬称他为“冯冯居士”。他将其清寒的住处称作永忏楼,以给港台地区报刊撰稿为生,生活简朴、无车、无洗衣机,因付不起暖气而捡树枝烧火,甚至缺给求告者回信的邮票钱,但他却捐巨款助力温哥华佛恩寺、观音寺和金佛寺三大佛寺的创建。同时,在寒舍“永忏楼”接待来自港台地区、东南亚、北美的信众和佛门友人,包括求医的教授、医生和成功人士,家中来人不断。1968年,冯冯发表了长篇小说《昨夜星辰》。
1970年代,冯冯任职温哥华大汉公报》总编辑,撰写评论专栏,并陆续发表了《冰山后面的迷雾》(1971)、《紫色北极光》(1977)、《冰崖》(1977)和《哭泣的紫枫》(1980),以及短篇小说集《柯飘湖》(1972)和《蒙眼的女神》(1974)等浪漫主义作品。其中,《紫色北极光》分三部——《烟》《雾》《雪》,讲述了他离台移居加拿大工作受挫、濒临精神分裂症,面临牢狱之灾,以及壮年异国生活困苦无依的经历。同年另外一部小说《冰崖》比较特别,将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结合起来,探讨人性、心理、宗教与社会意识观念的冲突。冯冯更广为人读的,是他丰富生动的佛学著作,为其在温哥华居住20多年期间所写,如《夜半钟声》(1980)、《希望的火炬》(1982)、《空虚的云》(1984)、《禅定天眼通之实验》(1984)、《太空科学核子物理学与佛理的印证》(1984)、《健康长寿释疑》、《天眼慧眼法眼的追寻》(1987)、《巴西来的小男孩》(1990)、《永忏楼随笔》等,在港台地区、东南亚、北美等地影响很大。
冯冯靠自修和天赋,能做协奏曲和交响曲,其大型芭蕾舞曲《雪莲仙子》编曲复杂,甚至用上一些罕见乐器,该曲1997年在莫斯科联邦乐团和芭蕾舞团演绎后曾引起轰动。同年10月,冯冯在俄罗斯莫斯科获颁乌克兰国家音乐学院荣誉作曲博士学位证书。他的佛教音乐也感人至深,他也被不少音乐大师誉为20世纪最后的音乐天才。1999年10月,因古典作曲的成就而获得美国赠予公民身份。2002年,冯冯递呈台北“平反会”,申请平反海军情报处非法刑求及囚禁冤狱。
2003年7月,冯母张凤仪女士逝世于温哥华寓所,享年九十八。同年,他的回忆录《雾航—妈妈不要哭》出版,分上、中、下三册,也是百万字长篇巨构,书中详述其不幸的身世,与在日军侵略下颠沛流离的童年,亦揭露了台湾地区20世纪50年代白色恐怖下的压迫与创痛,描述了他对母亲的至孝和各种佛缘善事,让人得以知道他苦难而传奇的一生。2004年,冯冯携母骨灰定居夏威夷。3月,赴台更新身份证户口簿。同年,他的平反申请被拒绝,理由是“查无实证”“所报日期不确”“无任何数据可以证明”“不予补偿”。
因病逝世
2005年冯冯赴台。次年3月,他因腹痛赴台检查病况,先后经数家医生诊断,及照各种仪器,诊断是由忧郁与紧张引起的肠胃溃疡。10月,经夏威夷医生诊断患胰脏癌 ,告之仅余6个月生命。11月,再度赴台诊断,3 次切片检查不出癌细胞,疑是胰脏炎(或胰脏肿瘤)。2007年4月18日,冯冯逝世于台北新店慈济医院。5月9日追悼火化。5月10日骨灰安置在台南关庙乡法王讲堂的“法界宝塔”。
个人生活
当年黄埔军校军官与学生部队以“清党”“剿共”为由攻击广州市,枪杀了数千青年学生,并蹂躏妇女,冯冯的母亲张凤仪也不幸成为受害者,因而怀孕,夫家视为奇耻大辱,迫她打胎,她认为胎儿无罪,拒绝堕胎。母亲不忍将冯冯抛弃,从此她独立抚育,受尽歧视,挨尽苦楚。
性别认同上,冯冯自幼遭军中同性同僚强暴,却与当时驻台美国军队产生感情。他的母亲不知儿子真正的性取向,一生都被蒙在鼓里,不断要求冯冯成家。
个人荣誉
参考资料:
个人作品
佛学作品
参考资料:
文学作品
小说作品
参考资料:
推理杂文
参考资料:
音乐作品
佛教音乐
参考资料:
古典音乐
参考资料:
翻译作品
参考资料:
创作特点
台湾学者叶雅玲认为,冯冯一生写作可分为四个部分:相距40年的两部自传型小说—在台阶段“微曦四部曲”与晚年《雾航—妈妈不要哭》,以及中年旅加奋斗史“《紫色北极光》三部”,三者合观为个人一生经历,此其一;20世纪六七十年代发表于《皇冠》的几部创作小说,此其二;另有80年代旅加时几部宗教书写,以《空虚的云》为著,此其三;第四是长期在《皇冠》杂志中发表的“旅加随笔”专栏与谈论科学知识的短文、专著等。
冯冯早年成长奋斗流离史,自传“微曦四部曲”——《寒夜》《郁云》《狂飙》与《微曦》在1960年代是励志之作,1980年代“《紫色北极光》三部”—《烟》 《雾》《雪》的出版,暴露了冯冯离台移居加拿大工作受挫、濒临精神分裂症,面临牢狱之灾,以及壮年异国生活困苦无依的经历,2003年冯冯的回忆录《雾航—妈妈不要哭》出版,读者才可窥知他的曲折生平。
在小说方面,冯冯抵加之后异国见闻化作短篇小说题材,作品面向更广。他另有《昨夜星辰》长篇小说创作以香港为背景,运用推理笔法,从心理学的角度剖析一个大兵与妓女所生的混血儿私生子彤霓,挣扎在英裔养母因为追思亡儿而收养他,进而以畸形方式养育下被扭曲的人格。1960年代即能涉及忧郁症、抑郁症等疾病的主题探讨,被平鑫涛誉为“冯冯最佳作品”。《哭泣的紫枫》则描写了华人面对文化隔阂,观念无法与时俱进,子女被迫成为反叛的一代的悲剧。
冯冯的作品具有独特的魅力、故事性强、对话生动,不事铺张而精彩横生,将艺术、纪实和佛理有机结合了起来,带有文学、史料和佛学的多重价值。以其数次再版的《天眼慧眼法眼的追寻》为例。这是一部短篇纪实作品集,包括了《移民部长与我》《无求品自高,富贵如浮云》《独立弘法慈悲济众于加拿大》《三重彩虹奇观》《天鼻通》《钢琴与琴室的奇迹故事》《悲惨的国际海港孤儿》《名医与我》《恐怖的因果神魔》等近30个故事,为冯冯在温哥华借助修行救人苦厄的翔实记载,亦有对自己幼年异秉的回忆。其记录也从侧面反映了20世纪60年代加拿大对华移民政策松动后,华人往来于港台地区、北美渐增的情形。
社会活动
1990年10月,冯冯捐献尼泊尔法王所赠佛陀舍利子十颗,为慈济医院筹款。1991年,应邀在美国洛杉矶柏沙典那大学剧院登台义演献唱,为慈济医院筹募基金。1994年6月,重返阔别近三十载的台湾,参与慈济义演筹款,捐献“再生舍利”,与释虚云高僧辗转赠予,泰王所赐“缅甸菩提玉石手串”。
1997年10月,冯冯携母抵达莫斯科,在台湾相关人员陪同下,进入克里姆林宫,见俄罗斯总统。6日与7日,出席由俄罗斯交响乐团与莫斯科芭蕾舞团联合演出的“水仙少年”与“雪莲仙子”首演,获颁乌克兰国家音乐学院荣誉作曲博士学位证书。2001年10月,携母乘搭火车头等房舱,横越加拿大东西两岸,前往蒙特里尔市的美国大使馆领取母亲移民签证。
人物评价
《皇冠》乃1949年之后华人通俗文艺杂志中的翘楚,冯冯为其中重要代表作家,他的“微曦四部曲”在1960年代轰动全台湾。被《皇冠》创办人平鑫涛誉为“天才、奇才、鬼才”的他,一生集“逆子、孽子、孝子”三种身份于一身,创作丰富,除自传、长短篇小说外,还有宗教书写。(岭东科技大学叶雅玲评)
冯冯的写作在华人文学界和宗教界都有一定的地位,他以写作、艺术、治病等多种手段救度众生,广种善果,其弘法神通和言行广为传颂。(《加拿大华人文学史论》评)
冯冯是个再接再厉、刻苦奋斗、从来不灰心的好青年,否则,他绝不会有今天的成就。(《绿窗寄语》评)
参考资料
冯冯.豆瓣读书.2024-01-10
空虚的云.豆瓣.2024-07-20
【冯冯居士佛教圣乐】.佛教音乐.2024-08-01
目录
概述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崭露头角
一鸣惊人
多栖发展
因病逝世
个人生活
个人荣誉
个人作品
佛学作品
文学作品
小说作品
推理杂文
音乐作品
佛教音乐
古典音乐
翻译作品
创作特点
社会活动
人物评价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