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时,金斗河成就当年小
秦淮河。无论是金斗河的起源和流向,还是古代
合肥市的城池扩张,都是来自史书的记载。从此以后,金斗河就成了合肥城内一条巨大的臭水沟,根本没有了“小桥流水人家”的诗情画意。
名称来历
自公元506年合淝县城被
南淝河水冲溃后,统治者再也不愿在南淝河北岸低洼的旧址上营建城治了。他们必须重新选择新的城,其先决条件是:地势高,水运便利,前者可以防止河水漫城,后者可以解决
航运交通和城内军民的饮水问题。公元618年,唐统一全国后,
李世民命令右武侯大将军
尉迟敬德,在南淝河下游约3000米,选择地势较高水运便利的地形建造新的合肥城,按传统的地理定位,这座城的天文分野处于“斗”区,于是名为“金斗城”,取“日进斗金”之意。
南淝河成了名副其实的
黄金水道。原先一段穿城南淝河水系也被命名为“金斗河”。
在《
嘉庆合肥县志》有其记载:“唐杜
刺史作斗门,引肥水入金沙滩,故名。由西水关东注,汇诸池圩水,迤南为筝笛浦,过谢家坝为藏舟浦,又东过蜀源桥、惠政桥、镇淮楼桥、九狮桥出东水关。”
一千多年前,南淝河水从今天的大西门引入,流经今天的杏花公园、市府广场、鼓楼商厦、中菜市,穿城而过,最终从九狮桥流出。大致路线相当于今日
合肥市城区的
长丰路至含山路所截的
淮河路段,几十座石桥横跨河面,两岸杨柳依依。
金斗繁华
宋元时期,合肥曾为
淮南西路和庐州路首府,是江淮之间首屈一指的政治、军事重镇。
北宋时,合肥经贸发展较快,老城外的金斗河两岸因水路交通方便而逐渐形成为商业圈,比城内的市场更大更繁荣。
宋时,斗梁城造就铁打庐州。北宋末,金兵开始侵犯,
赵昚为了固守合肥重镇,确保
江淮平原的安全,委任郭振为淮西路元帅,率重兵镇守合肥。可是,
唐朝时所建造的金斗城面积太小,难以容下兵马。一旦被包围,粮食将无法通过水路运送进城。于是元帅郭振突破原来地形限制,扩建了新的城池——“斗梁城”。斗梁城的扩展是:南截唐代金斗城一半,北跨金斗河,西括九曲水,将原来在金斗城外东北角的小湖泊“逍遥津”和西北角的
洼地“金斗圩”一块儿括入斗梁城内。沿城北环外围扩挖
南淝河新河段(今州路桥到长江路桥),南淝河水主要改从城北而流,已成
内河的金斗河段不再是主河道、主航道,但河两岸街肆林立,商贸繁荣的局面得以延续。改道后的南淝河大致成东北半圆,原先的
护城河成西南半圆,两个半圆组成构成了新护城河。这一次城市扩张,使得
合肥市县城的面积扩大了几倍。自宋开始,合肥城墙基本定型,大体上维持到新中国建立。
为了江南运来的漕粮能直接水运入城和灌溉金斗圩的稻田,在斗梁城东和城西各建了一个水闸,既利于战守,又利于稻田。金斗河水不再受金斗城墙阻拦,常流不息。
明时,金斗河成就当年小
秦淮河。
朱元璋统一
中原地区后,在斗梁城元之上重建砖砌城墙,城池比历代更为坚固,金兵多次猛攻不下却屡受重创,“铁打庐州”之名从这时起名扬天下。由于明初社会秩序稳定,农业恢复较快,使得金斗河畔又恢复了元气,出现了城中“百货骈集,千鳞次”,两岸“悉列货肆,商贾喧”的景象。
无论是金斗河的起源和流向,还是古代
合肥市的城池扩张,都是来自史书的记载。后人在此历史资料的基础上加以想象,对此,民间的回忆也表现出模模糊糊的样貌,一合肥老市民诉说了自己从祖辈们那里听来的历史,“听祖辈说,明朝中期,金斗河两岸最为繁华,运送大米、土特产的
商船到合肥城门外后,摘下帷幔就能从水关进城,老安徽日报社那里曾是船只的集散地,两岸商业繁华,茶楼、酒馆、妓院比比皆是,是当时的小
秦淮河啊。”
因塞成路
元明两代,金斗城又不断被增修和加固,金斗河延续繁华的历史。直到
明朝中叶,此格局才被改变。
刘六、
刘七发动农民起义,
庐州古城知府徐钰担心合肥城西北水闸难守,于是下令将水关堵塞——
六安市人
潘镗的《闭水西关记》有所记载。此次闭水,导致
南淝河水由城北经拱辰门向东南流,经威武门向东南直接流入
巢湖。于是,流经城内的金斗河一段再无水源,日渐淤塞,时间长了演变成了一条臭水渠,不仅失去了往日生活用水和灌溉的作用,还给城内居民生活造成极大的困难。
“此乃人为变迁耳!”明、清两朝虽不断有人著文建议重开金斗河故道,但都未被采纳。雍正十年,郡守请求疏通金斗河,百姓欢欣鼓舞。但是官员为了实现速度,稍微疏通后就报告完工。由于施工不力,没过多久,金斗河再次堵塞住了。
从此以后,金斗河就成了
合肥市城内一条巨大的臭水沟,根本没有了“小桥流水人家”的诗情画意。解放前,顺着河畔一眼望去,茅草房,垃圾堆,破落颓败,生活垃圾堆满两岸。一下雨,金斗河就成灾了,在今天省委的对面那一片更是泛滥成灾。资料记载:1954年,7月10日20时至11日20时24小时内降雨196毫米,
南淝河水位猛涨,市区多数民宅上水,
淮河路东段水及腰深,
杏花村一带水没屋顶。
此次水灾之后,合肥市政府为了整顿市容,修建下水道,下决心填平了臭水沟。今天的
合肥市府广场一段则被填平,修建成了今日的
淮河路。
城市有水才有灵气。
合肥市向来就不缺水,绿化城市也是人居城市。但是看一看老
庐州古城地图,试着想象当时庐州城的样子,如果金斗河能保留到现在,现在的合肥城又将会是什么样子。
今天的合肥,到处高楼耸立,道路宽阔,绿树成荫。城市的水源,除了直接引用
巢湖水之外,还在
南淝河上游和支流
四里河上建有
董铺水库和大房郢水库,南淝河下游的航道也经过全面整治,全年通航无阻。看看现在的南淝河,远非历史上的施水旧貌可比了。从杏花村公园,到第一人民医院,再到市府广场、中菜市、南淝河,沿着金斗河曾经流淌经过的地方走一遍,很难再找到跟金斗河有关的记忆了。金斗河作为南淝河的一段,为古代
合肥市的繁荣,曾做出过巨大的贡献,真切地存于合肥的历史长河中。
故事传说
相传,很久很久以前,
北淝河岸边居住着一个三口之家。户主叫金大,其父母年近八旬,体弱多病,全靠金大在外帮工来维持生活。有一天,雇主送两条鱼给金大作为工钱。金大匆匆回到家中,正欲宰杀后烧煮孝敬双亲,岂料,其中有一条鱼双目流泪,并发出呜,呜……的微弱哭声……金大一听,吓了一跳,立即向二老报告了此情。二老连忙走近前一看,连说:“此乃神鱼……”紧接着吩咐金大迅速将其放入河中。金大迅即将鱼放至桶中,拎起桶,连走带跑,来到淝河岸旁,双手轻轻地捧起那鱼,小心翼翼地把它放到水中。
当日深夜,金大忽然做了一个美梦,梦见龙王拱手感谢他说:“你放的鱼乃我的儿子,为了感谢你,请你明天到放鱼的地方去取一枚金块。”
次日,金大一大早就到淝河上去帮船老大干活。当他走至河岸边时,突然感到有一块似砖样的硬东西碰到了他的脚,他赶忙拾起来一看,原来是一块金光闪烁的金砖。他立即联想梦中龙王的话。他掂量着那块金光夺目的金块,觉得沉甸甸的。老实巴交的庄稼汉子金大情不自禁地对手中的金块自言自语地说:“夜梦若为真,龙王如真心,穷人不图金,只盼
酒泉市生。”说完,立即随手将金块掷回原地。
说来也非常奇怪,金块落地后,水花四溅,地面突然陷下一个大坑,顿时一股股醇香四溢的泉水往上直涌……金大立即上前用手捧水尝之,感到与酒无异。他喜不自禁,兴高采烈地跑回村中告诉众人前去取酒。一传十,十传百,就这样传开了。人们喜称酒为“金酒泉”。
打那以后,
北淝河岸边的人们用勤劳的双手盖起了一座新城。人们为感谢“金酒泉”的恩泽,就把这座新城叫做“金斗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