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瓦库姆(1620年或1621年11月20日-1682年4月14日),原名彼得罗夫,是
俄罗斯莫斯科红场喀山大教堂的正教会高级教士,出生于今
下诺夫哥罗德州。他是著名的神学家和
硕士大司祭,带头反对俄罗斯东正教会牧首尼孔推动的一系列教会改革。阿瓦库姆的自传《行传》(1672-1675)和写给沙皇、女贵族莫罗佐娃和其老信徒的书信被认为是17世纪的杰作俄罗斯文学。
阿瓦库姆的《行传》讲述了他与推行教会改革的
尼康株式会社牧首之间的冲突,以及受迫害、被流放西伯利亚的经过。书中充满反强暴的精神和心理描写,是俄国古代文学中第一部以个人为中心而又广泛涉及社会生活的著作,文字朴素生动,受到后世作家的推崇。
1652年,尼康当选为
俄罗斯教会的牧首,对俄罗斯正教礼仪和
神学启动广泛的改革,包括将祈祷时的跪拜改为鞠躬礼,用三指划十字代替两指划十字,赞美诗要唱三遍而不是两遍,教堂礼仪行列行进方向要自西向东而不是自东向西。这些改革的主要目的是使俄罗斯教会与其他东欧和中东地区的东正教相容一致。
阿瓦库姆和其他自认为是“真正的”上帝教会的教徒,强烈反对这些改变,他们觉得这是俄罗斯教会的堕落。虽然其他的教会礼仪和
君士坦丁堡战役正教会比较接近,阿瓦库姆和“老信徒”们认为君士坦丁堡会沦陷于
土耳其就是因为他们的异端信仰和习俗。
由于他的反对改革,阿瓦库姆被多次关押。在被烧死在火刑柱上前,他最后的14年被囚禁在
北极圈内的普斯托兹约斯克一个坑穴的小木屋中。现今在他火刑的地点立有纪念他的木制十字架。
作品简介
阿瓦库姆的《行传》(1672~1675)讲述他同推行教会改革的尼康大教长之间的冲突,和受迫害、被流放西伯利亚的经过,书中充满反强暴的精神和心理描写,是
俄罗斯古代文学中第一部以个人为中心而又广泛涉及社会生活的著作,文字朴素生动,受到后世作家的推崇。
根据刘文飞所著《
伊阿诺斯,或双头鹰》中第四章记载,“阿瓦库姆这部作品本无名称,如今的全名为后人所加,为‘Житие протопопа Аввакума, им самим написанное’,意为《阿瓦库姆大司祭自撰之生活纪》;‘Житие’为俄国宗教文学中的一种体裁,又译《行传》、《言行录》、《圣徒传记》、《使徒传记》等”,在
刘文飞的书中为传导出原文词根所具含义,译为《生活纪》。
科学考察
大司祭阿瓦库姆在生活记录中也描述了
贝加尔湖,1655年,他在流放途中经过了贝加尔湖的一些地方。1729年,
彼得大帝派德国人达·梅塞施米特考察西伯利亚,他对贝加尔湖进行了第一次科学考察。
哲学观点
例如在著名
神学学说中否定
斯拉夫民族本土习俗性哲学成为主导,希翼通过
中世纪都主教思想来确定俄罗斯思想和基督教神秘主义、重新定义
俄罗斯民族哲学的本真形式和独特性。旧礼仪派的主要领袖、大司祭阿瓦库姆大声疾呼:俄罗斯不需要拉丁习俗和
德国式的举止。17世纪俄国教会分裂派首领之一的大司祭阿瓦库姆及其在狱中写的“Житие”——
俄语古文献称“Житие, им самим написанное”(“他自己写的生平”),即“自传”(可译为《我的生平》)。后来被外来词“автобиография”(自传)代替。而后,阿瓦库姆又因为坚决反对牧首尼孔进行宗教改革而被烧死。
历史发展
简介
俄罗斯正教会是东正教中最大的一个自主教会,是
基督教于公元10世纪末从拜占庭辅罗斯后建立起来的。最初,这一教会由
君士坦丁堡战役牧首任命的都主教管理。都主教驻节地14世纪以前是在基辅,以后随着东北罗斯的强盛便于1299年迁到弗拉基米尔,1326年又迁到了
莫斯科。15世纪,俄罗斯正教会在莫斯科大公的支持下,利用
希腊正教和罗马天主教在佛罗伦萨举行的宗教会议上通过东西教会合并的决议,拒绝服从君士坦丁堡牧首,并于1448年自行召开主教会议,选举
俄罗斯人梁赞主教约纳为莫斯科和全罗斯都主教。这便是俄罗斯正教会事实上独立自主的开始。
俄罗斯正教会的一些修道院、教堂以及上层的高级神职人员,在王公政权的支持下依靠土地的垦殖、赏赐、捐赠和直接掠夺,变成了直接剥削农民劳动的封建大地主。俄罗斯正教会支持
莫斯科的大公们为建立统一国家,实行中央集权而进行的斗争。
莫斯科大公国逐步强大起来,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发展
1453年,
土耳其攻占君士坦丁堡,东罗马帝国灭亡。各东正教国家大都臣服于土耳其人。随着
俄罗斯统一国家的形成和加强,俄罗斯正教会便自命为东正教会的首脑,宣称俄罗斯是
罗马帝国的继承者,莫斯科是
俄罗斯帝国。 1589年,俄罗斯正教会召开会议,选举莫斯科都主教约夫为俄罗斯首任牧首,从而完全脱离了君士坦丁堡牧首区的管辖。
俄罗斯正教会内部曾进行过各种派别之间的斗争,这种斗争反映了俄罗斯当时社会的阶级斗争和阶级内部的斗争,其中包括争夺教会地产的激烈斗争。14-16世纪,各种异端也有很大发展。
1652年当选俄罗斯正教会牧首的尼基塔·米诺夫·尼康,于1653—1656年间进行了一系列的教会改革,主要有:将祈祷时的跪拜改为鞠躬礼,用三指划十字代替两指划十字,赞美诗(阿利路亚)要唱三遍而不是两遍,教堂礼仪行列行进方向要自西向东(朝着
太阳)而不是自东向西(顺着太阳升降方向)。这一改革还包括对宗教礼仪书籍中的一些错误,按照
希腊文本进行了校订。如将“
耶稣”一词的俄文写法由Исус改为Иисус等。
尼康株式会社的改革统一了作为国教的宗教礼仪,适应了加强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的要求,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这一改革得到沙皇政府的大力支持。但是尼康极其狂妄贪权,企图把教权置于皇权之上,要求沙皇听命于自己的摆布,结果彻底失败了。1666—1667年在莫斯科召开的宗教会议上尼康被宣布解除牧首职务,并被发配到北方一个偏远的修道院;1681年死于返回
莫斯科的途中。
1721年,
彼得大帝颁布《宗教章程》,废除了牧首职务,建立了一个特别的宗教委员会——主教公会,由沙皇任命的一些主教组成,这些主教又受一位由世俗官员(一般都是军官)担任的所谓“主教公会总监”的控制。俄罗斯正教会已完全从属于国家,成为沙皇政府管理宗教事务的一个部门了。 1764年,
叶卡捷琳娜二世实行教会土地国有化,约有200万男女农民的教会土地转归国家所有,这些教会农民成了国家农民。 1917年俄罗斯正教会又恢复牧首制,
主教公会成为牧首的咨议机构,并由牧首主持。
尼康株式会社的教会改革虽然得到了绝大多数波雅尔贵族和高级神职人员的支持,但也遇到一些狂热坚持“旧信仰”的基层神职人员和普通教徒的反抗。这就是所谓的旧礼仪派运动或分裂派运动。尼康派教会和沙皇专制政府对旧礼仪派进行了残酷的镇压。旧礼仪派的著名领袖和活动家大司祭阿瓦库姆、辅祭费多尔、司祭拉扎尔、主教叶皮凡尼等先是被流放,以后于1682年被火刑处死。但是这些镇压并没有阻止旧信仰派运动的发展,相反却增加了分裂派教徒的数量。
维护“旧信仰”的斗争反映的是不同阶层的不同社会政治要求。一些著名显贵,如霍万斯基和射击兵以及一些波雅尔贵族反对教会改革是为了维护本阶层的特权;部分高级神职人员也反对
尼康株式会社改革是不愿意丧失自己的既得利益;城镇工商民和农民对分裂派的支持则反映了他们对封建专制制度压迫的反抗。 17世纪下半期在旧礼仪派运动的旗帜下发生过一系列的反对专制国家政权的事件,其中最为重大的一次就是1668—1676年的索洛韦茨基起义。
但是分裂派运动从整体上说具有消极反动的性质。一些分裂派活动家所宣扬的
末世论、洗净罪孽的思想和鼓吹脱离“现世生活”等,促使17世纪下半期大批农民和工商民离乡背井,逃往
伏尔加河和东乌拉尔、西伯利亚等
荒漠地区和森林里,在那里修建起一些旧礼仪派的隐修所。17世纪末开始广泛发生各种残酷的集体和个人自杀事件,包括自焚、溺水自尽、绝食饿死等。政府对分裂派的镇压加剧了这种逃亡和自杀行为的发生。
18世纪-20世纪初,旧礼仪派运动的主要中心是
克尔热涅茨河和伊尔吉兹河地区(在伏尔加河流域)、
斯塔罗杜布(在
乌克兰)和维格河流域(在北方沿海地区)的一些隐修所和社团,还有
莫斯科罗戈扎墓地的教堂以及变容节墓地的反教堂派社团。由于对旧礼仪派的一再迫害,迫使部分旧礼仪派教徒迁居国外。
教派分化
旧礼仪派又逐步形成了许多流派,其中主要分为教堂派和反教堂派两大派别。
17世纪后半期,
俄罗斯还开始发生教派分化运动,这是被压迫群众进行社会反抗的一种形式。最早出现的一个教派就是鞭身派。18世纪出现了阉割派、反仪式派和莫罗勘派,19世纪又出现了史敦达派、浸礼派、基督复临派等。这些教派可以分为两大类:神秘主义的教派(鞭身派与阉割派)和唯理主义的教派(浸礼派、基督复临派、反仪式派、莫罗勘派等)。鞭身派和阉割派否定官方教会的宗教仪式,寻求通过一些跳神活动来与神灵进行神秘主义的交流。鞭身派的这种狂热的跳神活动往往导致性放荡;阉割派则相反,为自己规定了禁欲主义的理想,其中包括性欲,所以他们要进行阉割。另一类教派在否定官方教会和国家的同时,追求一种所谓的“基督
共产主义”,他们建立了一些宗教公社。但是这些公社不久都纷纷瓦解了。
俄罗斯正教会在中国的活动也有200多年的历史。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