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叶补血草
白花丹科补血草属植物
耳叶补血草(学名:Limonium otolepis)是白花丹科补血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高可达120厘米。其叶色深绿、叶大而光滑,花期长,可作鲜插花也宜作干花瓶插,保持数年,永不凋落。
形态特征
耳叶补血草是一种多年生草本,高30-90(120)厘米,全株(有时除萼外)无毛。有暗红褐色而通常上部直立的根状茎,上端成肥大的茎基。叶基生并在花序轴上互生;基生叶倒卵状匙形,长3-6(8)厘米,宽1-2(3)厘米,先端钝或圆,基部渐狭成细扁的柄,开花时凋落。花序圆锥状,花序轴单生,或数枚分别由不同的叶丛间伸出,圆柱状,平滑或小枝上略具疣,常由中部向上作4-7回分枝,下方分枝形成多数不育枝,小枝细短而繁多;穗状花序列于细弱分枝的上部至顶端,有2-5(7)个小穗略疏排列而成;小穗含1(偶为2)花;外苞长约1mm,宽卵形,先端通常钝或圆,除基部外全为膜质,第一内苞长约2mm,草质部约与外苞等大;萼长约2.2-2.5mm,倒圆锥形,萼筒无毛或在一侧近基部的脉上略有毛,萼檐白色,裂片先端钝,脉不达于裂片基部;花冠淡蓝紫色。花期6-7月,果期7-8月。
分布范围
耳叶补血草主要分布于中国新疆北部(呼图壁县石河子市伊犁哈萨克自治州阿勒泰市乌鲁木齐市郊区等 )和甘肃河西西部 ;戈壁荒滩,成片分布。阿富汗和俄罗斯也有分布。
栖息环境
生长在平原地区盐土和盐渍化 荒地上、河边低洼地,极耐盐渍及瘠薄土壤。
繁殖方法
主根发达,肉质肥大,且深,须根少,移栽成活率较低。于春季4月中分期分批挖多年生植株和幼苗移栽,以9月份挖的大苗带土坨移栽成活率最高。幼苗成活率高于大苗。为了提高移栽成活率,于栽前用生根粉的水溶液蘸根,或栽后用此溶液顺根部浇灌,可提高移栽成活率。为扩大繁殖于9月中旬去野外采种,于10月中下旬直播于露地,复土1厘米,播前灌足底水,以自然积雪覆盖越冬,次年出苗整齐。如行春播,必须行低温处理1月,方可出苗。
栽培技术
野外挖取的种苗应立即栽植,尽量带土坨,栽后灌足水,连浇2-3水,方能成活,否则成活率很低。春季播种的幼苗出土后应及时灌水,4-6月为生长旺期,每10天浇一次水。7-8月对已开花大苗应控制水分,10月中停水,10月下浇封冻水。花前及花期追施磷钾肥2次,可使花葶变硬而不倒伏。
主要价值
观赏:耳叶补血草为多年生宿根花卉、叶色深绿、叶大而光滑,花葶长而粗壮、挺拔,花序为大型圆锥形,上密集天蓝或蓝紫色小花,花期长,形似塑料花。花谢后膜质状苞片及萼片,持久不落,酷似盛开的蓝紫色小花。故既可作鲜插花(单插或与大型花朵相配)也宜作干花瓶插,保持数年,永不凋落。
环境:也可栽于花坛、花境或路旁丛植,也适于大面积栽于公路、铁路沿线美化环境。
外部链接
参考资料
目录
概述
形态特征
分布范围
栖息环境
繁殖方法
栽培技术
主要价值
外部链接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