铲齿象动物群化石是一组包含多种已灭绝动物的化石集合,其中包括
兔形类的
跳兔,
灵长目的上猿,
食肉目的德氏半熊、他伦半犬、通古尔鬣狗,
长鼻类的
嵌齿象、谷氏铲齿象桃芝、
轭齿象属,
奇蹄目的戈壁安琪马、老沟奇角犀、
马德里西班牙犀、
爪兽,
偶蹄目的蒙古利齿猪、
库班猪、通古尔古麟、
土耳其羊等。
库班猪是一种生活在中中新世时期的大型
猪科动物,以其独特的额部大角而闻名,这一特征使其与其他猪科动物区别开来。在中国
兰州市及其周边地区,以及
高加索犬地区等地均有所发现。此外,非洲也有类似的化石记录。
铲齿象动物群主要生活在距今约1500至1200万年的中
中新世时期,当时地球上的森林更为茂密,水资源也更丰富。这些动物群中的
长鼻类如
铲齿象,其特殊的铲板构造可能用于挖掘浅水中的植物,表明它们适应于水边的生活。铲齿象的鼻子类似于现代
大象,呈圆筒状且非常灵活,能够帮助它们使用铲板获取食物并将其送入口中。在这个时期,长鼻类占据了显著的位置,而肉食类也是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成员。
偶蹄目的数量超过了
奇蹄目,成为了动物群中最庞大的类别之一。值得注意的是,铲齿象在青藏高原北侧的多个地点均有发现,而在南侧的印度-
巴基斯坦次大陆则未见此类动物的遗存,这暗示了青藏高原在中中新世时期已经上升到了足够高的高度,阻隔了不同区域间的物种交流。
铲齿象动物群化石的研究对于了解青藏高原的隆起历史以及当时的古环境、古气候有着重要意义。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外多家科研机构和学者对该地区进行了深入的地质古生物学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这些化石标本不仅为中国,也为国际上的相关研究提供了宝贵的信息。同时,这些化石作为不可再生的资源,具有极高的科研、珍藏和展览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