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亦鸣,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联系导师,我国神经语言学研究的主要开拓者。现为
江苏师范大学语言科学学院院长,
江苏省语言科学与神经认知工程重点实验室主任,南京大学、
浙江大学、
南京师范大学兼职教授,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领导小组社科基金评审组成员,教育部高等学校中文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江苏省中青年首席科学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语言科学》主编,Journal of Neurolinguistics等十余家海内外学术杂志编委。
主要研究方向为神经语言学、理论语言学和工程语言学,发表论文和专著100余篇(部),相关研究成果获教育部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一等奖、
二等奖,
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和全国优秀图书奖等。
现任
江苏师范大学语言科学学院院长,江苏省语言科学与神经认知工程重点实验室主任,江苏省普通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江苏师范大学语言研究所所长,江苏省重点学科和国家重点学科培育建设点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学科带头人,江苏省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省重点学科首席学科带头人。南京大学、
浙江大学、
南京师范大学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
主要学术兼职为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领导小组社科基金学科评审组成员,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通讯评议专家,教育部“
长江学者”特聘教授通讯评审专家,
江苏省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教育部社科重大、一般和后期资助项目会评专家、组长,省各类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委员、学科组成员、组长,省政府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奖委员会委员、学科组成员,组长,中国语言学会理事,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联合会常务理事,《语言科学》主编,
新加坡国立大学Journal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Computing国际编委和欧洲Languag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onograph Series国际编委等。
1982年毕业于
江苏师范大学中文系,留校任教。1986年毕业于徐州
师范大学汉语史专业,获文学硕士学位。1990年破格晋升为副教授。1994年破格晋升为教授。
主要研究领域为神经语言学、理论语言学和工程语言学、中文信息处理等。其所创立的“
透视分离法”被誉为“近代音研究的一项新方法”。近年来主要致力于神经语言学研究,创立了第一个以汉语语料为主的神经语言学研究方向,并率先在国内招收神经语言学方向的硕士生、博士生和博士后人员,是我国神经语言学研究领域的主要开拓者和奠基人。2006年,神经语言学研究团队被遴选为
江苏省第一批科技创新团队。目前,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已经形成了神经语言学、工程语言学、理论语言学等比较稳定、成果丰硕的研究方向,形成了自己的研究特色,部分研究成果在国内处于先进水平。2005年,建成“江苏省语言科学与神经认知工程重点实验室”,这是历史上第一个真正意义上文理交叉的省级重点实验室。2009年,又将语言研究所建设成为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这是江苏省第一个语言学的文科基地。
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重点和一般项目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973计划子课题等数十项国家及省部级课题。在《脑》(Brain, SCI)、《神经语言学杂志》(Journal of Neurolinguistics, SCI, SSCI)、《中国科学(信息科学)》、《
中国社会科学》、《
中国语文》、《
中文信息学报》、《
心理学报》、《
计算机科学》、《
声学技术》等国内外刊物发表论文数百篇,出版著作有《杨亦鸣自选集》、《语言的神经机制与语言理论研究》、《李氏音鉴音系研究》、《音韵易通》、《教学语法新体系》、《易经对话录》等10余种。应邀赴美国
哈佛大学、伯克莱
加利福尼亚大学、
新加坡国立大学、日本
爱知县立大学和
香港大学、
台湾辅仁大学等校访问、讲学和参加国际学术会议。
获第四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
一等奖(2006)、中国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
二等奖(人文社会科学)(2009)、第三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
三等奖(2002)、
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2003)、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001)、江苏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2000)、全国优秀图书奖(1989)等十余项国家和省部级奖项,同时获有“甲骨文拼音与部件拆分输入法”(2009)等国家专利三项。
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江苏省“333工程”第一层次人选(2013)(江苏省中青年首席科学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2010)、入选江苏省“333 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首批中青年科技领军人才(2007)、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培养对象(2007)、江苏省“333工程”第二层次培养人选(2002,1997),被授予
江苏省“青蓝工程”科技创新团队神经语言学学术带头人(2006)、江苏省“青蓝工程”跨世纪学术带头人(1996)、江苏省优秀青年教师(1995)、江苏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994)等荣誉称号。连续三届入选中国校友会网大学研究团队发布的“中国杰出人文社会科学家”名录(第一届全国共504位最优秀的学者入选,第二届全国共868位杰出学者入选,第三届全国有1278名优秀学者入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