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哈镇隶属讷河市管辖。位于市境西南部,嫩江东岸,距市区38公里。富嫩线铁路和齐加公路从镇内通过。第六次人口普查拉哈镇总人口合计32433人,男性15913人。
拉哈镇所在地,
清代称“拉哈岗站”,中华民国时期称“
拉哈站”。“拉哈”,
满语,意为“淮头鱼”。清初,设置
黑龙江将军辖区后,1685年(清康熙二十四年)从
吉林市通往黑龙江城(今
黑河市瑷珲镇)设置驿站,“拉哈”是北路十个驿路之一;属布特哈总管辖区内。清末,讷河设置民官后,隶属讷河直隶厅管辖;中华民国时期,隶属讷河县第三区,并为区公所驻地;东北沦陷后,初设拉哈站区,1938年改设拉哈街;1945年。“九三”抗日战争胜利后,设置拉哈区,1948年改为第八区,并为区政府驻地;1951年12月,设置拉哈镇,由讷河县直辖;1958年9月,改称红旗人民公社,1959年3月改为拉哈镇公社;1984年恢复拉哈镇名称。
拉哈镇坚持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充分利用丰富的林下资源,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不断引进特色作物种植,在增长农户经济收入的同时壮大林下经济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拉哈镇把大棚蔬菜产业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载体,坚持党建引领、融合创新推动下,因地制宜选种优良品种,截至2023年,拉哈镇有蔬菜大棚96个,占地面积约87.8亩。一行行嫩绿的果蔬苗在农户的精心呵护下长势喜人,充满活力。
历史沿革
拉哈镇所在地,
清代称“拉哈岗站”,中华民国时期称“
拉哈站”。“拉哈”,
满语,意为“淮头鱼”。清初,设置
黑龙江将军辖区后,1685年(清康熙二十四年)从
吉林市通往黑龙江城(今
黑河市瑷珲镇)设置驿站,“拉哈”是北路十个驿路之一,属布特哈总管辖区内。清末,
讷河市设置民官后,隶属讷河直隶厅管辖。中华民国时期,隶属讷河县第三区,并为区公所驻地。东北沦陷后,初设拉哈站区,1938年改设拉哈街。1945年“九三”抗日战争胜利后,设置拉哈区,1948年改为第八区,并为区政府驻地。1951年12月,设置拉哈镇,由讷河县直辖。1958年9月,改称红旗人民公社,1959年3月改为拉哈镇公社。1984年恢复拉哈镇名称。
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建拉哈岗驿站。
民国二十十年(1931年),东北沦陷后,设拉哈站区拉哈警察署。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改拉哈街公所。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改拉哈区。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改名第八区。
1951年12月,改为拉哈镇。
1958年9月,改为红旗公社。
1959年,改名拉哈镇公社。
1980年,拉哈公社改拉哈镇。
自然资源
拉哈镇自然资源丰富,地下水储量也极为丰富,水质好、含多种矿物质。地下非金属矿产蕴有黄土、沙石等,矿体厚、储量大,有较大的开采价值。郊区附近有5家砖厂,年产红砖1亿块以上,素有“砖都”之称。
拉哈镇主要有地下水储量丰富,水质好,含多种矿物质;地下非金属矿产蕴有黄土、沙石等。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拉哈镇地处
讷河市西南部、
嫩江左岸,东与
同义镇毗邻,南与
兴旺鄂温克族乡相连,西隔嫩江与
内蒙古自治区莫力达瓦达干尔族自治旗西瓦尔图镇相望,北与
六合镇接壤,行政区域总面积83.6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水文
拉哈镇境内河道属
嫩江市、讷漠尔河水系;有大小河流2条,总长19.8千米,流域面积3.65平方千米。
行政区划
全镇截止2016年区划详情
2011年末,拉哈镇辖
文昌市、东岗、中兴、
西城区、红光5个居民委员会,
回族、四季青2个行政村。
2019年,拉哈镇下辖5个社区、2个行政村:文昌社区、中兴社区、东岗社区、红光社区、西城社区、四季青村、永远回族村人民政府驻文昌社区1组。
人口民族
全镇总面积83.36平方公里。全镇共辖5个社区和2个村西城社区、文昌社区、中兴社区、东岗社区、红光社区、四季青村、回民村。1992年末全镇总人口3.8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2.8万人。镇政府驻于镇内。截止到2018年人口为2.66万人。
2011年末,拉哈镇辖区总人口31674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25208人,城镇化率79.6%。另有流动人口1211人。总人口中,男性16424人,占51.9%;女性15250人,占48.1%;18岁以下4071人,占13%;18-35岁7213人,占23%;35—60岁15991人,占50%;60岁以上4399人,占14%。总人口中,以
汉族为主,达31263人,占98.7%;有
朝鲜、回、满、蒙古4个少数民族,共411人,占1.3%。2011年、人口出生率4.7‰,人口死亡率6.7‰人口自然增长率-2‰,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397人。
截至2018年末,拉哈镇户籍人口为26619人。
经济
拉哈镇历来为
讷河市西南部的经济、文化中心,也是西南部地区的物资集散地,商业发展,人烟稠密。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1951年建立的红光糖厂,是省内六大糖厂之一;地方工业有淀粉厂、第二农机修造厂、砖厂、酱菜厂等。由于红砖质量好、产量高、销量大,拉哈被誉为“砖城”。1992年乡镇企业总产值3069万元。全镇总面积61平方公里,镇郊有耕地2.4万亩,主要种植蔬菜,盛产山东白菜和
紫皮蒜。
2011年,拉哈镇农业总产值1.2亿元,粮食作物以种植玉米、杂粮为主,农业耕地面积3.7万亩。2011年,生产粮食17421吨。2011年,活立木蓄积量1.9万立方米。2011年,拉哈镇农民人均纯收入5746元。2011年,工业总产值5亿元。2011年,拉哈镇财政总收入772万元,比2010年增长56%;其中地方财政收入457万元,比2010年增长79%。2011年末,拉哈镇有农业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邮政储蓄银行、农村信用社4家银行和金融机构开设了分行或设立了办事处;2011年末,拉哈镇金融机构各类存款余额3.7亿元。
2018年,拉哈镇有工业企业126个,其中规模以上7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16个。
交通
拉哈镇
交通运输已形成由铁路、公路2种运输方式构成的交通运输网络;京加铁路过境,设1个站
拉哈站,嫩泰高速、111国道穿境而过。
文化
名称来历
拉哈,满族语和
达斡尔语为“”淮头鱼”之意,因辖区附近的江盛产此鱼而得名。
社会
驻外单位
驻有蜚声中外的北方糖业股份有限公司(现博城糖业股份有限公司),
齐齐哈尔市直属22万高压供电局,齐铁分局砂石厂,省北引工程管理所等10个外驻单位。
文化事业
2011年末,拉哈镇有文化活动中心1个,村文化活动中心2个;图书室2个,藏书10万余册。2011年末,体育运动场1个,6个住宅小区安装了健身器材。
教育
2011年末,拉哈镇有幼儿园19所,在园幼儿480人,专任教师65人;小学4所,在校生1465人,教职工115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普通中学1所,在校生747人,教职工95人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
普通高中1所,在校生1660人,教职工134人;2011年,拉哈镇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100万元,比2010年增长2.8%。
医疗卫生
2011年末,拉哈镇有镇卫生院1所,村卫生所2个病床12张,专业卫生人员19人。
广播电视
2011年末,拉哈镇有线电视台1个,有线电视入户率90%。
社会保障
2011年,拉哈镇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155户人数2304人,支出500万元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341户,人数536人,支出53.6万元;农村五保集中供养46人,支出16万元;农村五保分散供养37人,支出6.6万元;农村医疗救助90人次,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2923人次,共支出28.1万元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28人,抚恤事业费支出21.5万元。年末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4766人。
旅游
风光旖旎的引嫩渠首,波涛汹涌的
三江口,是正在建设中的旅游胜地。文化、教育、科技、民政、
计划生育、乡企、公安、小城镇建设以及群众体育等项工作均属全市先进行列,有些工作处于全省领先地位。
拉哈镇政通人和、经济繁荣,拉哈镇人民抓住机遇、解放思想、艰苦创业,区域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各项社会事业长足发展,大力发展特色和绿色蔬菜为主的农业及畜牧业。拉哈镇投资环境宽松,投资政策优惠,而且是国家级经济综合建设试点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