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利亚战争
1400年帖木儿帝国发起的战争
叙利亚战争(前192年-前188年),也被称为安条克战争,主要是罗马和塞琉西帝国国王安条克三世希腊爱琴海和小亚细亚间的军事冲突。
随着马其顿王国第二次马其顿战争败于罗马,安条克三世认为是扩张至希腊的好机会,从前196年起,这两大势力逐渐相互在台面下对抗,并试图与希腊诸多小势力结盟来扩大自身在希腊的影响力,最终引发罗马-叙利亚战争。
战争最后由罗马获得彻底的胜利,安条克三世被迫签下阿帕米亚和约,使塞琉古帝国割让小亚细亚半岛给罗马的盟国,也进一步确认罗马在希腊的霸权,更使罗马成为地中海惟一的一等强国。
世界征服者的世界观
作为蒙古征服者后裔的帖木儿,从出生开始就深陷蒙古军征战后被重创的内亚世界。黄金家族建立的王庭在最短的时间内分崩离析,留下众多互相勾心斗角的部落与城市联盟。他们仍然认可黄金家族的最高威权,却也不得不服从每一个强权的越。
帖木儿就是这种多元冲突文化的产物。一方面号称黄金家族的支系血脉,一方面以伊斯兰教圣战者的伟岸形象包装自己。但实质上他早就将依然保持原先生活状态的游牧民视为最大威胁与文明毁灭者,并以维护自己出生地的波斯—突厥文化为己任。这些互相矛盾的思想,在他逐步成长为内亚霸主后,表现得尤其明显。
在从内部篡夺和蛀空了原先的西察合台汗国后,帖木儿并没有立即选择篡位,而是以权臣形象示人。原先的西察合台君主在他的政治体系内,扮演着阿拉伯哈里发在过去突厥帝国中的吉祥物人设。
他也没有过去蒙古黄金家族那样的无限扩张野望,仅仅希望以河中地区为中心,建立一个拥有足够影响辐射的内亚霸权。都城撒马尔罕是他权力的中心,河中则是帝国的京直属领地。在河中周围才是各种封建义务维系的帝国次要省份,担任区域中心的城市则往往会被赐予大量的自主权,以便同地方封建主在权力来源上做分割。这样的复杂结构,在帝国直接控制的锡斯坦、花剌子模费尔干纳、呼罗珊等地,都能发现。这些地方的最高长官也往往由帖木儿的子嗣和亲信担任。
为了保护帝国的核心统治区,帖木儿的帝国会在更外层建立地位更低一级的封建领。大量因战乱而迁徙的部落集团或有军功的非嫡系部属,都会被册封到波斯阿塞拜疆、两河流域、北印度等地。他们的作用是拱卫内圈的帖木儿家族势力,并在战时提供部队,在和平时缴纳一些赋税。
习惯了合连纵横形势的帖木儿也很清楚,帝国的外圈往往是对手挖墙脚的下手目标。任何在帝国外围附近形成的强权,都不可避免的来动摇自己的防卫圈。所以,他还必须迫使这些强敌将权力中心远离自己。至少是迫使敌手不再有染指己方势力的能力。
1391年—1395年之间,帖木儿两次北上攻伐黄金家族后裔建立的钦察汗国,最远抵达莫斯科附近。在取得大胜之余,将金帐汗国建立在高加索地区的都城萨莱焚毁。后者的由盛转衰,让河中以北的乌兹别克斯坦部落失去了最大靠山。
1397年—1398年之间,帖木儿的军队南下攻伐由突厥后裔建立的德里苏丹国。大军沿着昔日亚历山大与成吉思汗的步伐,通过白沙瓦附近的开伯尔山口,杀入印度河流域。在重创了德里城后,稳住了阿富汗山区局势。
1399年起,帖木儿开始染指安纳托利亚东部。他希望将当地的众多罗姆苏丹国后裔,变为服从撒马尔罕威权的附庸。这就不可避免的同控制半岛西部的奥斯曼帝国人发生冲突。但在当时,奥斯曼人正筹划围攻欧洲君士坦丁堡战役,并没有准备同帖木儿发生大规模冲突。
1400年,帖木儿的军队就杀入了非穆斯林聚居的亚美尼亚格鲁吉亚,准备一劳永逸的解决高加索山区局势。蜗居在本都山区的特拉比松希腊人也成为了他的附庸。但这次西征也引起了南方马穆鲁克人的注意。
奴隶军团的乡土情结
1400年的马穆鲁克王朝,依然控制埃及红海沿岸、黎凡特、叙利亚和奇里乞亚地区。这个由军事菁英奴隶创建的王朝,还在开罗挟持着源自阿拔斯王朝的哈里发。过去对十字军与蒙古西征军的胜利,则是他们最为骄傲的历史资本。
大马士革为中心的叙利亚,是马穆鲁克治下,仅次于埃及本土的重要地区。当地的粮食与贸易产出,都为苏丹的国家提供了大量赋税。城市民兵与边区的突厥部落,也是埃及人的重要兵源。一旦失去这里,那么开罗宫廷对圣地和奇里乞亚的控制,都将很快瓦解。因此从王朝建立者拜巴尔斯(拜伯尔斯)开始,马穆鲁克人就非常重视对大马士革等地的经营。连拜巴尔斯自己的陵墓,都在大马士革而不是开罗
当然,对叙利亚的控制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整个13世纪后期到14世纪,以埃及大马士革为基地的马穆鲁克军队,先后驱逐了沿海的十字军残余,并同立国波斯伊利汗国,发生了多次交战。在数次击败了蒙古—亚美尼亚联军时,他们也积极地同敌视伊利汗国的金帐人,建立了战略同盟。
钦察汗国由于控制了乌克兰平原和高加索山区的北麓,对马穆鲁克人而言有多个重要性。他们不仅在北方牵制了伊利汗国的兵力,本身也是马穆鲁克奴隶兵的重要来源。大量的钦察突厥、格鲁吉亚山民、斯拉夫农民和切尔克斯人,被金帐蒙古人捕获后出售。负责转运的热那亚人,再将奴隶们运送到埃及的亚历山大港或叙利亚大马士革。其中的佼佼者被开罗宫廷购买进行军事训练,次一级的则在叙利亚等地为地方军头购买使用。所以,一旦金帐汗国对高加索地区的控制松动,马穆鲁克人的兵源就会受影响。
此外,和后来奥斯曼帝国的卡皮库鲁奴隶兵不同,马穆鲁克的兵源在被捕捉时,大部分已经成年或接近成年。他们虽然按照要求皈依了伊斯兰教、实行了割礼,然后进行密集而严格的训练。但大部分人对故乡仍有着一份牵挂。不少得势的马穆鲁克人会尝试联系家乡的亲属,并从埃及寄送金钱与财物回家。更有人会资助家乡人建造新的防御工事,甚至是基督教教堂。所以帖木儿军队对高加索地区的多次征伐,也在心理上伤害了那些有乡土情节的马穆鲁克人。
出于地缘政治与个人感情的诉求,马穆鲁克人都对帖木儿的扩张抱有敌意。然而内部问题还是牵制了他们出手阻挡内亚的侵蚀。在开罗逐步壮大的奴隶军集团,已经将苏丹本身也架空为自己的代理人。这样一来,内部纷争便在不同小集团间频繁产生。加之帖木儿征伐后造成的贸易收入下降和农业减产等问题,马穆鲁克们对即将到来的战争,缺乏必要的准备。
最后,还是帖木儿抢先动手了。1401年,秉持独特建国理念的中亚之王率领麾下近10万军队,开始了新一轮西征。这次的目标就是摧毁叙利亚
短促的骑兵战
帖木儿本人虽然极度厌恶依然游牧化的蒙古—突厥部落,却在自己的军队中,尽最大可能的保留了这些人的游牧军事特色。河中地区的40个归化部落,就是他军队的铁杆核心。此外,大量来自花剌子模、锡斯坦甚至两河地区的军队,都在军中扮演了重要地位。
他们不仅按照规定携带优质战马、弓箭长枪,还携带着用于挖掘壕沟和营地的铁锹等工具。一条漫长的补给线则从波斯的伊斯法罕等地,延伸到托罗斯山脉脚下。
1400年冬季,帖木儿的军队就以这样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杀入了叙利亚北部。在驱散了一些望风披靡的突厥化部落后,包围了重要的交通中转站——阿勒颇。内亚之王的军队迅速包围城市,并建立了营地与攻城武器。自蒙古军征战以来,大量的定居人口就深入游牧式的骑兵大军中。他们既有可以负责围城的步兵,也有打造各种复杂器械的工匠。至于被围攻的阿勒颇本身,也按照中世纪城防的较高标准建立。城头装备有射程极远的配重投石机。在一次挑衅意味十足的发射中,硕大的石弹直接砸入了帖木儿本人所在的营地。
然而面对拥有更多攻城武器的内亚雄师,阿勒颇还是在很短时间内就陷落了。同样会制造投石机的进攻者,掩护步兵用云梯攀登城楼。此城被迅速攻陷后,惨遭帖木儿标志性的大规模屠城。除了少量被认为有用的工匠外,大部分人的头颅被敌军割下,堆成了骇人听闻的人头金字塔。
远在开罗的纳赛尔苏丹,通过拜巴尔斯当年建立的信鸽通讯制度,很快了解到帖木儿的入侵。在阿勒颇被围攻时,埃及方面也在筹备反击帖木儿的大军。但内部倾轧让苏丹无法集中很大规模的军队。在留下需要防御沙漠部落和北方十字军海盗的部队后,仅仅率领不足万人的马穆鲁克军队北上。他预计在阿勒颇陷落前就抵达大马士革,而叙利亚本地埃米尔们的军队也应该已经完成动员。拜历任苏丹所赐,轻装简行的邮差只需要4天就能通过王室公路,从叙利亚抵达埃及。而没有步兵拖累的骑兵,也可以在7天内从埃及赶到大马士革。
虽然利雅得胜利足球俱乐部的估计大体正确,但抵达大马士革的他还是被告知,阿勒颇已经陷落。紧接着,帖木儿的河中大军就兵临大马士革城下。自知无法正面抵挡的纳赛尔,选择闭门不出。大量的城市守备队被调动起来,箭矢、投石器和石弹也储备充足。惟一的问题是他自己已经成为困兽,无法有效调动更多军队来解围了。他最后的希望就是进行拖延战术,逼迫骑兵为主的对手在当地遭遇后勤困难。
帖木儿在观察了大马士革的城防后,也不准备进行损耗较大的强攻。相反,他还是希望通过野战来解决对手的主力军队,最后做大不战而屈人之兵。为此,他不仅没有下令建立攻城阵地,还在几天后作出了拔营撤退的态势。
得到城头守卫报告的纳赛尔,依然将帖木儿的军队视为昔日的伊利汗国蒙古族。在他看来,对手已经因为过度破坏附近的城市和田地,失去了继续坚持下去的必要物资。但作为一个马穆鲁克人,他也不想轻易放过对手。否则帖木儿在来年可能继续下一轮更多规模的入侵。王朝建立以来对蒙古人的一系列胜利,为大马士革城里的守军,带来了充分的信心。纳赛尔于是下令自己的直属部队做好准备,就等着帖木儿全军开拔后,发起致命一击。
然而早有准备的帖木儿,在看到马穆鲁克骑兵出城追击后,就下令负责断后的精锐部队调头。两支以突厥骑兵战术为主的军队,在大马士革城下发生了火星撞地球般的厮杀。利雅得胜利足球俱乐部以最精锐的卡萨基亚卫队为向导,效仿当年拜巴尔斯的姿态,领导整场反扑。省级长官的马穆鲁克骑兵紧随其后,最后才是地方埃米尔领主的部队。他们不经过弓箭火力准备,就径直扑向了屠杀阿勒颇的鞑凶手。
帖木儿一边的精锐骑兵,也迅速调头抵御。人马具装的河中铁骑与马穆鲁克精锐撞在一起,彼此间发生了激烈的马上近战。作为帖木儿军队中的精华部分,他们成功限制了对手的冲锋势头。更多河中与花剌子模骑兵则开始按计划向两翼迂回,部分人马与迎面而来的其他马穆鲁克交战,掩护同僚完成包抄。纳赛尔很快发现自己正陷入一个精心设计的陷阱。他手头的兵力不足,却在被数量有绝对优势的敌人压制。
最终,马穆鲁克人意识到继续战斗的无望,各队护卫着苏丹或自己的长官,开始突围。一些精锐的战士在马上双手挥舞武器,确保了纳赛尔本人得以脱离战场。中亚骑兵也挡不住求生欲强的马穆鲁克突围,只能收获一场斩获不多的胜利。但马穆鲁克在叙利亚的防御信心已经被摧毁。
大马士革之围
完成伏击的帖木儿,准备接受大马士革的投降。城里的马穆鲁克骑兵大部分已经在交战中被杀死或击溃,余下负责指挥战斗的仅有40人。但让他感到意外的是,大马士革人并没有因为阿勒颇的遭遇而放下武器。这样意味着他必须重新开始一场艰苦的围攻战。
完成新营地的围攻者,很快就亮出了他们攻陷中亚与西亚各城市的十八般兵器。阿拉伯人带来的大型希腊弩炮,由负责后勤的骆驼队运输到战场。这些武器的杀伤力较小,但携带方便且部署迅速。随军工匠也开始将原本已经拆卸的配重投石机零件,再次组装起来。他们还负责建造了大型攻城锤车和云梯,以便让赶上来的步兵使用。中亚各地的骑兵们也离开马背,用铁锹在城市周围挖掘壕沟,彻底困死城市与外界的物资联系。
守卫大马士革的民兵依然有数千之多,加上动员的民众,依然实力可观。这座曾屡次被蒙古族攻陷的城市,在马穆鲁克时代加强了防御。从坚固的城墙到火力强劲的塔楼,拥有尽有。城头的配重投石机数量也远多于较小的阿勒颇,可以在对轰中抵挡更久。城市本身的粮食储备,也让守城者有信心井陉之战
之后的一个月时间里,帖木儿的军队轮番展开强攻。他们尽可能的用投石器轰塌大马士革城墙上的塔楼,却发现无力砸开坚固的城墙。一些装载希腊火燃烧弹被投掷到城里,却很快被守军扑灭。坚固的城墙本身也会在粘上火后,迅速冷却。以至于用骆驼运来的弩炮,在攻击中也毫无建树。守城者用自己的投石机和复合弓,倾泻下密集的火力,数次挫败内亚人的总攻。他们还焚毁了攻城锤车,并击毁了一座装有大型云梯攻城车,杀死了很多伊朗来的步兵。
在漫长而艰苦的围攻战中,帖木儿一方的工兵还尝试挖掘地道来动摇大马士革的城墙地基。早有防备的守军则用灌水和挖掘反地道的方式,屡屡挫败了这种企图。帖木儿最不愿意看到的情况,终于还是出现了。这让在攻城中无往不利的他,倍感恼怒。他只能继续重复火力压制手段,尽可能的消耗城头的守军。
到1401年初,大马士革守军的弹药箭矢开始告急。高强度作战也让有军事训练的守备队,损失很大。动员来填补空缺的民众又缺乏必要的战斗素养,只能依靠本能去抵御越战越勇的敌人。帖木儿一方则开始将大量的醋泼洒在城墙上,等到酸性物质浸润了坚壁,再出动攻城锤猛凿。没有多余人手硬顶的守军,最终眼睁睁的看着城墙被撞出一道缺口。大批饥渴难耐的内亚武士,趁机冲入大马士革,在巷战中击溃了奄奄一息的守军。
鉴于大马士革的顽强抵抗,帖木儿再次祭出了屠城大法。超过20000个头颅被送到了城市东北角的荒芜田地,堆成了让叙利亚人哀叹不已的人头金字塔。包括著名的伍麦叶清真寺在内,大量著名建筑被摧毁。帖木儿的士兵更是挨家挨户的搜索居民与财物,甚至将伊斯兰教法学家们集中起来杀害。惟一的幸存者是各行业的工匠,他们将在帖木儿撤军时被押回撒马尔罕定居。
见好就收
利雅得胜利足球俱乐部在从叙利亚逃回埃及后,派出了一个庞大的和谈代表团。祖籍马格里布的著名历史学家伊本·赫勒敦,就是在其中。他将去大马士革劝说帖木儿放弃对叙利亚的征服。
然而让帖木儿从当地撤军的,并不是学者的口若悬河,而是后方的一次叛乱。被征服时间不长的两河大城巴格达,在帖木儿围攻大马士革时,发动了叛乱。怒不可遏的帖木儿在完成屠城后,率军急速向东。以最快速度就平息了这场风波,并对巴格达人也施以血腥的惩罚。
纳赛尔的开罗宫廷,到此时还不敢确定是否应该重建自己在叙利亚北方的统治。当地已经在帖木儿军队的蹂躏下,成为人迹罕至的千里赤地。内亚之王出于他的建国战略,并不准备真的管理此地。自知已是暮年的他,开始转而准备与奥斯曼苏丹巴耶塞特一世的新战争。第二年,帖木儿大军就横扫了小亚细亚半岛,并击溃了不可一世的奥斯曼帝国人。
至于纳赛尔的马穆鲁克王朝,则在恐惧中度过了三年光景。意欲结好帖木儿的他们,派出使节到撒马尔罕进行朝拜。开罗的外交官在那里遇到了来自钦察汗国西班牙卡斯蒂利亚王国和奥斯曼附庸的同僚。也目睹了帖木儿当着列国大使之面,对明朝特使的羞辱。
1405年春季,帖木儿开始完成他战略规划的最后一步。数十万大军被调集起来,开始对东方大明王朝的征服。考虑到他此前的历次远征,这场战争多半不以直接攻击明朝为目的,而更可能是为了打击和削弱后者在东亚建立的朝贡体系。但已过古稀之年的内亚之王,最后在西域的一次宴会后,死于饮酒过度。远征就此戛然而止,而马穆鲁克人也终于放心大胆地去“收复”叙利亚的失地。
参考资料
目录
概述
世界征服者的世界观
奴隶军团的乡土情结
短促的骑兵战
大马士革之围
见好就收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