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米七香蕉又作大麦克香蕉(Gros Michel,美国内常称为Big Mike),是小果野蕉的三倍体品种,属AAA种。由于其没有果籽、外皮厚、外型诱人的特性,使它为美国的香蕉公司所欢迎,是1950年代前入口美国的主要香蕉栽培品种。
物种简介
大米歇尔香蕉,通常被称为“大麦克香蕉”,是一种出口香蕉直到20世纪50年代灭绝,是当时主流香蕉品种。大米歇尔香蕉的物理特性使其成为出色的出口产品;其厚厚的果皮使其在运输过程中具有抗挫伤的能力,而密集的果皮则使其易于运输。Gros Michel是野生香蕉Musa acuminata的三倍体品种,属于AAA品种。
其正式名称是Musa acuminata(AAA Group) 'Gros Michel'。
另有异名包括:
• Musa acuminata L. cv. 'Gros Michel'
• Musa × paradisiaca L. cv. 'Gros Michel'
植物文化
19世纪初,
法国博物学家鲍定(Nicolas Baudin)在东南亚游历时,带了些球茎到
加勒比海上的马提尼克的植物园种植。1835年,法国植物学家普亚(Jean François Pouyat)把大米七由马提尼克带到
牙买加。这两处地方因此成为大米七香蕉的起源地。
1870年,
美国的电报号船长贝克(Lorenzo Dow Baker)由牙买加带大米七到美国出售,并开始他进口香蕉的事业。1885年,贝克和普雷斯顿(Andrew Preston)成立波士顿
联合果品公司(即现在的
金吉达),大量进口大米七,使大米七成为入口到美国的主要香蕉。
20世纪初,黄叶病出现感染大米七香蕉,使产量下降。在1923年轰动一时的美国歌曲《是的!我们没有香蕉》(Yes! We Have No Bananas),讲述的据说就是香蕉因黄叶病而供应短缺的情况。1960年左右,大量农地被迫荒废,种植大米七的公司都几近破产,直到他们开始转种
香芽蕉。最後一批运抵
美国的大米七在1965年售出。由於黄叶病扩散,大米七已在美洲和非洲绝迹,但部分大米七仍存在於
泰国。
栽培历史
早期流行和衰落
布兰德斯:香蕉枯萎病-
哥斯达黎加大米歇尔(Gros Michel)品种的香蕉植物受到枯萎生物的攻击。(1919)
法国自然学家尼古拉斯·鲍丁(Nicolas Baudin)从东南亚拿出了几根这种香蕉的球茎,并将它们存放在加勒比海
马提尼克岛的一个植物园中。1835年,法国植物学家让·弗朗索瓦·普亚(JeanFrançoisPouyat)将波丁的水果从马提尼克岛运到了
牙买加。大米歇尔(Gros Michel)香蕉种植在
洪都拉斯,
哥斯达黎加和
中美洲其他地区的大规模种植园中。
该品种曾经是向
欧洲和
北美洲出口的主要香蕉,在中美洲种植,但是在1950年代,巴拿马病引起了枯萎病,该病是由枯萎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 f.sp.)引起的。立方体,消灭了中美洲大米歇尔(Gros Michel)的大片种植园,尽管它仍在整个区域的未感染土地上生长。
到1960年代,大米歇尔(Gros Michel)香蕉的出口商已经无法继续交易这种易感品种,并开始种植属于卡文迪什亚组(另一种Musa acuminata AAA)的抗性品种。
基因改造
人们正在努力利用基因改造来创造出对巴拿马疾病具有抵抗力的大米歇尔(Gros Michel)版本。卡文迪什(Cavendish)和大米歇尔(Gros Michel)的成功杂交也显示出对巴拿马病的抵抗力。
2013年的一篇论文描述了创建抗黑色sigatoka的Gros Michel版本的实验。
文化参考
“是的!我们没有香蕉”,这是一部有关1922年百老汇剧集Make Snappy的杂货店的新颖歌曲,据说是受到Gros Michel香蕉短缺的启发,该香蕉的出现始于20世纪初期巴拿马病的侵袭世纪。
与卡文迪什相比,大米歇尔(Gros Michel)具有更高浓度的乙酸异戊(通常用于“香蕉”食品调味的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