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家埠战役
1932年发生于安徽的战争
苏家埠战役,是指1932年3月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在徐向前的指挥下,红十师、十一师、七十三师由西两河口暗渡淠河。随后,以七十三师和霍山县独立团包围青山店,其余部队继续北进。 22日上午,红十师先头部队进至青山店芮草洼,歼灭苏埠镇支援青山店的国民党1个营,红十师乘胜追击包围了苏家埠。
为解救苏埠镇的守军,六安县国民党军派出2个团沿淠河南下,在韩摆渡附近遭中国工农红军伏击后进入韩摆渡和苏家埠,红军则趁势包围了韩摆渡,至此完成了对苏家埠、韩摆渡、青山店三路守军的包围之势。
战役经过
1932年2月上旬,商潢战役后,鄂豫皖苏区周围的国民党军处于守势。皖西地区国民党军第四十六师等部6个旅共12个团,自六安市沿淠河东岸经苏家埠至霍山县构成一线防御,并以苏家埠为枢纽,企图阻止红军向东发展。其部署:第四十六师(辖第一三六、第一三七、第一三八旅,每旅2个团)师部率第一三七旅、警备第二旅各1个团及第五十五师第一六三旅驻六安;第一三七旅(欠1个团)驻马家庵;警备第二旅(欠1个团)驻韩摆渡;第一三八旅及第一三六旅(欠1个团)驻苏埠镇;第一三六旅另1个团驻青山店;警备第一旅驻霍山。此外,尚有第五十五师(欠1个旅)、第五十七、第七师等部,分驻合肥市天柱山蚌埠市等地,均距六安市霍山县较远。3月,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为求歼皖西地区的国民党军,向东扩大苏区,将第四军第十二师留置商城、潢川县地区牵制豫东南之敌,率第四军第十、第十一师自固始县东进,于20日在独山地区与先期返回皖西的第二十五军第七十三师会合。此时,红四方面军总指挥徐向前、政治委员陈昌浩根据皖西国民党军防区辽阔,兵力薄弱,其淠河一线后方有很大空隙,利于攻歼等情况,决定发起苏家埠战役,并计划以地方武装从西面袭扰、迷惑敌人,中国工农红军主力渡过淠河,从侧后分割包围苏家埠、青山店等据点,求歼苏家埠地区的国民党军。
21日晚,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主力3个师在地方武装掩护下,自青山店以西的两河口秘密渡过淠河。22日拂晓,第七十三师和霍山独立团向青山店地区守军发起攻击,随即攻占古楼山、刘老庄山,将青山店包围。同日,第十师在芮草凹地区击退自苏埠镇出援青山店的国民党军2个团,歼其1个营,余部退回苏家埠,旋即被第十师包围;第十一师向韩摆渡、马家庵逼进,守军惧歼仓皇后撤,第十一师一部尾追至六安城郊。23日,第十、第十一师各1个团在韩摆渡以南地区夹击六安市出援苏家埠的国民党军2个团,迫使该2团分别窜入韩摆渡、苏家埠。至此,被中国工农红军分割包围于青山店、韩摆渡、苏家埠据点内的国民党军达6个团。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总部鉴于苏家埠等据点寨高壕深,工事坚固,强攻不易奏效,决定采取围点打援的战法,吸引六安、霍山县守军出援予以各个歼灭。遂调整了部署:以第十师主力围困苏家埠;第十一师1个团和六安独立团围困韩摆渡;第七十三师和霍山独立团继续围困青山店,并相机歼击霍山援兵;第十一师主力置于六安市西南平头岗、樊通桥一线占据有利阵地,准备歼击六安援兵;第十师1个团为总预备队。另将六安、霍山两县赤卫军分布于六安、霍山县城附近,开展游击活动,配合中国工农红军主力作战。担负围困任务的各部队在当地人民群众的支援下,构筑了环绕苏家埠、韩摆渡、青山店据点的交通壕、盖沟、掩体等工事,迫使守军坐待救援。
31日,位于六安、霍山县的国民党军同时向苏埠镇等据点出援,企图解救被围部队。由六安南援的第一三六旅等部共4个团,分成前后两个梯队直逼苏家埠地区。其第一梯队2个团,在飞机掩护下,突破第十一师阵地,当进至苏家埠以北凉水井、桂家老坟时,红军第十师1个团和第十一师主力即从东西两面对其实施夹击,歼其1个团,另1个团窜入韩摆渡。其第二梯队见状,仓皇退回六安市。由霍山北援的警备第一旅进至十里铺时,亦被第七十三师击溃,窜返霍山。与此同时,青山店守军1个团在突围途中大部被歼,一部窜入苏家埠。
这时,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总部鉴于破围困的敌军据点仅剩下苏家埠、韩摆渡,决定以一部兵力紧缩包围圈,开展政治攻势,瓦解守军;以地方武装赤卫军监视六安、霍山县两城守军;集中主力于机动位置,休整待机。同时判断六安、霍山之敌已无力再援,新的援兵可能来自合肥市方向,于是在戚家桥、樊通桥以东陡拔河两岸地区勘察地形,制定了打援作战方案,并进行了战场准备。
苏家埠、韩摆渡守军被围困月余,粮食极缺,军心动摇,携械投诚者日增。在国民党安徽省政府主席陈调元频频告急下,蒋介石于4月下旬任命第七师代师长厉式鼎为皖西"剿共"总指挥,率领第七师5个团、第五十五师4个团、第五十七师2个团,以及新由潢川调来的第十二师2个团,共13个团2万人,自合肥大举西援,企图再次解救苏家埠、韩摆渡之围。对此,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总部判断:援兵虽多,但道远师疲,建制杂乱,士气低落;中国工农红军兵力虽少,但预有准备,以逸待劳,士气高昂,加之地形有利,又有地方武装和人民群众的配合支援,有将援兵歼灭于运动中的可能。遂决定以小部兵力会同赤卫军依托工事继续围困苏家埠、韩摆渡并监视六安守军动向;第七十三师立即在樊通桥以东地区占领阵地,正面阻击援敌,并以1个营协同六安独立团进至陡拔河以东地区诱敌西进;第十、第十一师主力分置于第七十三师两翼,伺机实施迂回包围。
5月1日,红军诱敌分队与援兵先头部队第七师第十九旅接触,并按预定计划边打边向后撤。2日拂晓,第七十三师乘第十九旅渡过陡拔河立足未稳,其后续部队尚在河东之际予以猛烈反击,将其大部歼灭。敌后续部队见先头失利急忙抢占老牛口、婆山岭高地,企图稳住阵脚。第十、第十一师主力迅速从两翼包抄,切断其退路;第七十三师1个团渡过陡拔河后迅猛插入援敌纵深,一举摧毁其总指挥部,活捉厉式鼎。国民党军10多个团被围于陡拔河东岸,自相践踏乱作一团,中国工农红军主力、地方部队赤卫军乘势发起多路攻击,进行分割围歼。经激战,国民党军2万余援兵除少数漏网外,均被歼灭。苏家埠、韩摆渡守军数次突围未逞,在外无援兵,内无粮草的情况下,于8日全部缴械投降。战役遂告结束。
苏家埠战役历时48天,共歼国民党军3万余人,内俘总指挥1人、旅长5人、团长12人及营以下1.8万余人,缴获长短枪1.5万余支、机关枪250挺、各种炮44门、电台5部,击落飞机1架,占领了淠河以东广大地区。这是鄂豫皖苏区中国工农红军的空前大捷,也是中国工农红军战争史上成功的战例之一。
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发的贺电中说,这次胜利,“给予全国反帝国主义的革命运动无限的兴奋,更加强了苏维埃红军对于革命运动的领导。”
事件意义
此次作战中,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进一步发挥了"围点打援"调动敌人于运动中加以消灭的作战指导思想。在准确掌握敌情的条件下,坚持围困苏家埠四十余日,终于调动了大批敌人来援。在围点作战中,进行了坚苦的土工作业,构成敢严密包围敌人的工事网,既有效地困住了敌人,又保证了能够集中尽可能多的机动兵力用于打援。在优势的敌人面前,以逸待劳,利用了天时地利条件,发挥了人民战争的威力和中国工农红军顽强的战斗作风,诱得好,顶得硬,迂回及时有力,又首先打了敌人的指挥所,从面迅速地全部歼灭了敌人援兵,并迫使困守据点之敌全部投降。
参考资料
苏家埠战役:“围点打援”军史留名.安徽省人民政府.2024-08-10
目录
概述
战役经过
事件意义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