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翡翠
佛法僧目翠鸟科动物
冠翡翠(学名:Todirhamphus australasia)是冠翡翠属的一种鸟类,雌雄同形,体长21厘米,雄鸟体重28-58克,雌鸟体重39-55克。成鸟头顶有桔红色帽子罩到眼眉处,眼先是浅黄色或橙色。胸部白色,下体棕黄色;腰部蓝绿色;尾端亮蓝色;双翼是绿色;尾为蓝绿色;两翼的翼角下有一小块黑绿色斑,下面是红色的翅膀。虹膜为褐色,周围有小羽毛形成一个环。腿是黑色。幼鸟类似于成年雌鸟,但胸部的羽毛都镶着黑色。嘴是苍白色的。
冠翡翠主要分布于太平洋诸岛屿,包括爪哇岛苏门答腊岛等地区,以及印度尼西亚东帝汶。生活于林地环境,从地平线到海拔700米。住在森林边缘、季风林、树木繁茂的地区、人工林、种植园、村庄或农场附近的树荫处。常单独活动,一般多停息在河边树桩和岩石上,有时也在临近河边小树的低枝上停息。主要食物是昆虫和无脊椎动物,如将军虫蜘蛛目蝎子、和蜗牛
名称类别
冠翡翠【中文名称】冠翡翠
【中文别名】澳大利亚翡翠
【拉丁学名】Todirhamphus australasia
【命名时间】Vieillot, 1818
【英文名称】Timor 翠鸟科、Cinnamon-banded Kingfisher
【科属分类】鸟纲佛法僧目、翠鸟科、翡翠属
外形特征
冠翡翠冠翡翠身长21cm,翼展cm,体重cm,雌鸟体重28-58g,雄鸟体重39-55g。雌雄同形。成鸟头顶有桔红色帽子罩到眼眉处。眼先是浅黄色或橙色。该物种的脸颊盖着一道黑色面罩直达颈部。下颏白色。喉咙,颈部两侧及其他部分浅橙色。颈上部肉桂橙色;背部和肩骨油绿色;腰部蓝绿色;尾端亮蓝色;双翼是绿色;尾为蓝绿色;两翼的翼角下有一小块黑绿色斑,下面是红色的翅膀。上颌骨棕黑色,下颌骨淡黄色并有黑羽缘。虹膜为褐色,周围有小羽毛形成一个环。腿是黑色。幼鸟类似于成年雌鸟。但胸部的羽毛都镶着黑色。嘴是苍白色的。
嘴粗长似凿,基部较宽,嘴峰直,峰脊圆,两侧无鼻沟;翼圆,第1片初级飞羽与第7片初级飞羽等长或稍短,第2、3、4片几近等长;初级飞羽基部具白色斑;尾圆形。
分布范围
冠翡翠分布图分布于太平洋诸岛屿(包括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爪哇岛以及巴布亚新几内亚。),华莱士区(指传统的华莱士线(从棉兰老岛的东侧海域经望加锡海峡巴厘岛龙目岛之间)以东、巴布亚新几内亚以西的区域,包括印度尼西亚的苏拉威西岛小巽他群岛、西南群岛、马鲁古群岛(马鲁古群岛)、东帝汶等岛屿。)
生活习性
冠翡翠冠翡翠生活于林地环境,从地平线到海拔700米。住在森林边缘、季风林、树木繁茂的地区、人工林、种植园、村庄或农场附近的树荫处。它们似乎特别喜欢有茂密的树木枝叶作为栖息场所。
冠翡翠能发出快速的颤音:“' ch'w'hee - ch'w'hee ”持续5至12秒。它们还常有噪音。食物几乎完全是昆虫和它们的幼虫。
生长繁殖
营巢于土崖壁上或河流的堤坝上,用嘴挖掘隧道式的洞穴作巢,每年5月和6月产卵。有些也在树干上钻洞穴为巢。卵近圆形,纯白色,大小约29.4×26.2毫米。
亚种分布
(5个亚种)
1.Todirhamphus australasia australasia 分布于小巽他群岛(龙目岛、松巴韦塔和东帝汶)。
2.Todirhamphus australasia tringorum 分布于小他群岛东部。
3.Todirhamphus australasia dammerianus 分布于小巽他群岛东部(达马尔和巴巴尔)。
4.Todirhamphus australasia interpositus 分布于小巽他群岛东部(Leti and Moa)
5.Todirhamphus australasia odites 分布于塔宁巴尔群岛。
保护等级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ver 3.1:2008年鸟类红色名录。
参考资料
目录
概述
名称类别
外形特征
分布范围
生活习性
生长繁殖
亚种分布
保护等级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