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作玄
胡作玄
胡作玄,1936年生于北京市,曾就读于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期间接受教育时间为1947年至1953年。1957年,他毕业于北京大学化学系。此后,他在北京机械学院担任教师职务,讲授化学、物理以及数学课程。1964年,胡作玄加入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后转入系统科学院研究所,专注于近现代数学史及科技史的研究。他还曾在德国汉堡大学数学系自然科学、数学及技术史研究所担任访问教授,并精通多种外语,包括英语、法语德语等。胡作玄不仅在学术领域有所建树,还积极参与翻译工作,将多部重要作品引入国内。
教育背景
胡作玄于1936年出生在北京市。他的中学教育阶段是在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度过的,时间跨度为1947年至1953年。1957年,他成功完成了在北京大学化学系的学习并毕业。
工作经历
胡作玄的职业生涯始于北京信息科技大学,他在那里担任了化学物理和数学学科的教学工作。1964年,他转向科研领域,在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开始了新的篇章。到了1980年,他又加入了系统科学院研究所,继续深入探索近现代数学史和科技史。在此期间,他曾作为访问学者前往德国汉堡大学数学系自然科学数学及技术史研究所交流学习,这段经历持续了两年,即从1985年至1987年。胡作玄不仅在专业领域有着深厚的积累,还具备广泛的国际视野,能够熟练掌握八种不同的外语。
主要贡献
胡作玄在学术领域的成就体现在他对数学史和科技史的深刻理解上。他的研究成果涵盖了多个方面,包括对数学本质的探讨数学思想的发展轨迹数学与社会的关系等等。此外,他还参与了多项重要的翻译项目,将西方的经典数学文献介绍给了中原地区的读者。
主要作品
胡作玄的主要著作有《近代数学史》《20世纪数学思想》《数学是什么》系列丛书《菲尔兹奖获得者传》(合著)《布尔巴基学派的兴衰》《第三次数学危机》《数学与社会》系列丛书《影响世界历史的100名著排行榜》《350年历程:从费尔马到维尔斯》《从毕达哥拉斯到费尔马》《引起不和的金苹果——康托尔传》等。同时,他也是一位杰出的翻译家,其翻译的作品包括保罗·哈尔莫斯的《我要作数学家》(合译)戈丁的《数学概观》《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数学的建筑》《罗素自传I》《库朗》、《化学简史》《高等数学基本教程》(合译)等。
参考资料
目录
概述
教育背景
工作经历
主要贡献
主要作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