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7月,从
南华大学衡阳医学院毕业后,雷冬竹被分配到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妇产科从事临床医疗工作,先后担任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产科副主任、
副主任医师、产科主任,郴州市产前诊断中心主任,湖南省妇产科学会委员、湖南省围产学会委员、郴州市妇产科学会主任委员等职。
1991年7月,毕业于
南华大学衡阳医学院,并进入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妇产科,从事临床医疗工作;
2008年9月,任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主任医师,湖南省妇产科学会委员、湖南省围产学会委员、郴州市妇产科学会主任委员等职。
为提高高危孕产妇抢救成功率,雷冬竹建议医院开辟了孕产妇急救绿色通道,完善了病人应急会诊机制,并亲自主持成立了全院高危孕产妇急救小组。一有高危孕产妇,急救小组成员必须5分钟赶到现场急救,5分钟之内做好手术前准备,取得了良好成效。
2001年由于竞争激烈,
产科学面临关门的危险,骨干医师离开医院,科室仅有26张床位还长期住不满孕产妇。雷冬竹临危受命,主持产科工作。
为发展壮大产科,雷冬竹密切跟踪产科医学的最新进展,多次到北京、上海等地大医院学习深造,在医学核心刊物发表多篇论文,在产科疑难病症、危急重症抢救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根据医学发展需要,她第一个在郴州开展导乐全程陪伴分娩,第一个推出温馨病房,第一个开展产后康复按摩服务,第一个在郴州开展产前筛查、羊水产前诊断。2006年,经雷冬竹筹建的郴州市产前诊断中心顺利通过省卫生厅评审,成为湖南省第一家地市级医院获得此资质的医疗机构,2007年她又成功地在郴州市开展经皮脐静脉穿刺,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成为全省继湘雅、省妇幼保健院后第三家开展此项技术的医院。为提高产科质量,雷冬竹组织开展了孕产妇全程服务、孕前咨询、产科高危门诊、无痛分娩、陪伴分娩、新生儿抚触、产后康复等项目,为孕产妇的保健、优生优育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2008年1月,
郴州市遭遇特大冰雪灾害,停水停电,交通中断。当时,郴州的医院除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想方设法能勉强维持急需工作用电外,其他医院都因停水停电而关门歇业,所以郴州大部分产妇都集中来到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产科学生产。为确保新生命的顺利诞生,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产科成为“抗冰接生”战场,产科主任雷冬竹担负起一线指挥员。
抗冰挽救新生命从2008年1月26日开始,雷冬竹以病房为家,吃住都在科室,整天忙于为患者手术和治疗。在停电的12天里,雷冬竹带领全科同志,通宵达旦不停地加班。仅有49张床位的
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产科创造了奇迹:222名孕产妇
分娩,222个“冰雪宝宝”在这里诞生,完成手术104台,抢救病危病重15人次,最多的一天,住院病人高达150人,没有一例孕产妇死亡。雷冬竹也因此被称为“冰雪宝宝”妈妈。
雷冬竹参加了
产科学建设项目达标、孕产妇死亡评审工作,编写了一整套适合郴州市产科工作特点的系统培训教材,经常义务到街道办事处进行优生优育知识宣教。为促进全市妇幼卫生事业发展,她掌握了大量细致的资料,并在理论研究中进行分类研究,形成了“群众有所需、医院有所办、医生有所专”的理论联系实际的医学互动体系。
2008年在市卫生局的领导下,她领导的
郴州市产前诊断中心在全省第一个建立了遍及村、乡、镇、县、市的产前筛查、诊断网,通过在乡卫生院、县妇幼保健院建立产前筛查点,保证全市每位孕妇都能及时有效地进行产前筛查、产前诊断。郴州市产前诊断中心成立5年来,已确诊例胎儿1375例畸形,发现人鱼畸形、右下肢缺如,眼眶肿瘤、颜面部肿瘤、呼吸道高位梗阻等多例国内外罕见胎儿畸形,成功为两名怀孕仅13周和14周的孕妇确诊胎儿心脏畸形和颈部水囊瘤。有效地降低了郴州市
出生缺陷,提高了人口素质。
2021年两会,雷冬竹提出《完善听力残疾防治体系,巩固健康扶贫成果》的建议,希望推行新生儿耳聋基因普查,有效控制耳聋增量,对存量耳聋患者实行无差别救助,如将助听器及人工耳蜗纳入医疗保险范畴。
全国人大代表雷冬竹建议政府加大投入、多部门联动,将
孤独症筛查纳入免费儿保常规筛查,建立“早筛查、早诊断、早干预”自闭症患儿抢救性康复及生命全程帮扶体系。同时,将自闭症康复训练费纳入特病报销管理范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