孛儿只斤·忽必烈为玄教大宗师
张留孙所建。据元代
赵孟頫《上卿真人张留孙碑》所记,张留孙为皇后祷病有验,世祖于至元十四年“乃诏两京(大都、上都)各建
雅威祠宇,皆赐名曰崇真之宫,并以居公(即张留孙),赐平江、嘉兴田若干顷,大都、昌平栗园若干亩以给其用。”
在元代,崇真宫与
长春宫(即今
白云观)齐名,为大都最著名的两座宫观。但崇真宫在元末即已呈衰败之象,入明后,逐渐废。
美术馆后街属
东城区景山地区,南北走向,北起交道口南大街南端,南止美术馆东街西端,长852米、宽34米。元代此街为安贞门街的一部分,明代为安定门大街的一部分;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清政府“推行警政”、“整理地面”,对京师部分街巷名称重加厘定,称此街为“大佛寺西大街”,因街南段路东有大佛寺而得名,“文化大革命”中一度改称“首创路”,1973年更名为“美术馆后街”,因位于
中国美术馆北面而得名。
美术馆后街23号在街北段路西,现为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北京中医医院建筑面积近6万平方米,是北京市属的三级甲等综合性中医医院。
此地位于元、明、清三代皇城外东北角,紧靠皇城,元代属蓬莱坊,明代属保大坊,
清代属
正白旗。元至元年间,
孛儿只斤·忽必烈在此处为
道教正一派传人张留孙建崇真万寿宫,清
雍正年间此处为諴亲王府,
同治年间为荣安固伦公主府,俗称“大公主府”。
崇真万寿宫,因元世祖忽必烈封
张留孙为“天师”(张留
孙坚辞不就)而又称“天师庵”。张留孙生前不仅掌管集贤院的道教事务,而且“升大真人,知集贤院,位
大学士上”,俨然当朝宰相;死后又被追封为“道祖神德真君”。所以,崇真万寿宫在元代不仅具有“道教第一丛林”的典雅和清幽,而且,应该具有相府的威严和热闹。因为,张留孙虽然没有接受“天师”的封号,但他的地位和权势远在“天师”之上。其时,
张道陵嫡传的“天师”只是奉旨掌管江南
道教而已。
张留孙(1248-1321),字师汉,信州贵溪(今
江西省贵溪市)人。自幼入
龙虎山学道,至元十三年(1276年)随三十六代“天师”
张宗演入朝,被
孛儿只斤·忽必烈留在宫中,至治元年(1321年)十二月卒,在朝45年,历经世祖、成宗、武宗、仁宗、
朱祁镇五朝,备受朝廷尊崇,累加封号。世祖封“上卿”、“玄教宗师”,成宗封“玄教大宗师”、追封其三代均为“魏国公”,武宗封“大真人”,仁宗封“辅成赞化保运玄教大宗师”。忽必烈不但给
张留孙封号,命尚方(专门为皇室制造刀剑等兵器及玩好器物的机构)为其铸有“大元皇帝赐张上卿”铭文的宝剑,还在大都(今北京)和上都(今
内蒙古自治区正蓝旗上都郭勒)为其各建一座“崇真万寿宫”。
大都城里的崇真万寿宫在明代就已经被改造成储存喂马用料的“草料库”了,称“天师庵草场”,而今更是片瓦无存。所以,无法详细叙述崇真万寿宫当年的规模和格局。不过,通过对现有资料的分析或许能得到一些启示:
其一,蒙古太祖年间,
道教全真派传人
丘处机奉诏到雪山晋见
成吉思汗,丘处机进言,统一天下要不嗜杀人,治理天下要敬天爱民,养生之道在于清心寡欲。道教渊源于古代巫术,但丘处机不谈鬼神却被成吉思汗称为“神仙”;而
张留孙恰恰因为善斋醮、符录等事才见宠于
孛儿只斤·忽必烈。前者在征战天下之时求的是方略;后者在江山一统之日为的是赐福,为帝后的健康祈祷,为朝廷的选官
占卜。从成吉思汗与忽必烈求“人”到求“神”的运行轨迹中再次揭示了“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周期律的内在原因。
其二,“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可见,所谓“仙山”只是一种幻想,而要使幻想的东西形象化就必然要依靠人的设计,而人的设计又是有规律可循的。据此,可以设想:
元大都的崇真万寿宫建在皇城外“艮”位,应该带有仿照宋代在汴梁建造“
华阳宫”的痕迹;又因为是为
道教正一派建造宫观,必然要体现正一派的道家理念。其主要建筑应该有山门、牌楼、御碑亭、上清宫、玉皇阁、七星坛以及建有以传说中的蓬莱、方丈、瀛洲三座神山为主要景观的园,在园囿中或许还散养着一些
丹顶鹤和
梅花鹿,有一些诸如“海为龙世界、云是鹤家乡”之类的刻石和楹联。既然坊名“蓬莱”,那么,周边的建筑也要与之相协调,营造出“神仙社区”的文化氛围。文化是可以传承的,历史是可以再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