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台遗址
仰韶文化时期大型环壕聚落
青台遗址位于郑州荥阳市广武乡青台村东,临近唐岗水库,遗址突出地面形成高地,面积10余万平方米。于1922年被发现,1981、1982年发掘面积2700平方米。清理出房基30余座、陶窑7座、灰坑200余座、成年人墓葬180余座、儿童瓮棺500余座,同时出土了一大批相当珍贵的文化遗物。国家文物局1981年发掘出土的二、三期木炭标本测定结果表明,二期文化遗址存在的年代距今5300多年,三期距今5100多年。从文化类型看,青台遗址是仰韶文化中期一直延续到晚期的文化遗存,它是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中带有郑州市地区特点的文化遗存。它的一期约相当于或稍早于庙底沟遗址早期,二期约与秦王寨类型早期相近,三期则与秦王寨类型晚期相同。
青台遗址在史前遗址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成为研究仰韶文化不可缺少的资料。遗址为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5月,被国务院核定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建设背景
其本身分为三期:一期陶器多为红色和灰色,软陶泥数量甚少,彩绘图案简单,陶器造型有釜形鼎、罐、尖底瓶、盆、钵等;二期陶器的样式增多,出现了盆形鼎、绳纹夹砂陶缸;三期陶器中多罐形鼎,鼎足除鸭嘴状外,还有圆柱状,灰陶比例明显增多,占了主导地位。木炭标本测定结果表明,二期文化遗存的年代距今(1983)5330±120年,三期距今(1983)5120±120年,属仰韶文化中、晚期文化遗存。
历史沿革
早期
早在20世纪20年代初,中国学者就发现了这片史前遗址。1934年,中原地区著名考古学家郭宝钧和他的同行,对青台遗址进行了首次考古发掘,掌握了大批第一手资料。可惜这批发掘资料还没有来得及进行详细的整理和研究,即爆发了日本侵华战争。在战乱中,这批资料被研究者仓皇掩埋地下,但是到战争结束后,再寻找时这批埋藏地下的古遗物,却谜一样地消失了,至今也没有下落,这件事成为考古史上的一件憾事。尽管如此,我国著名考古学家尹达据已掌握的青台遗址材料,针对当时学术界文化分期混乱的局面,提出异议,明确表示仰韶文化应该早于龙山文化
中原地区成立后,1951年夏初,考古大师夏鼐率领中国考古界宿将王仲殊安志敏石兴邦等来到青台遗址进行调查,根据地面出土器物判断,这里是一处仰韶时代的文化遗存。尔后他们进行了发掘,取得重大的收获,并将发掘成果发表在1951年第2卷第9期的《科学通报》上。青台遗址在史前遗址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成为研究仰韶文化不可缺少的资料。
1966年以后,“文化大革命”期间,河南省文物部门基本陷入瘫痪状态,而当时声势浩大的“农业学大寨”,当地政府组织附近的农民进行填河造田大会战,成千上万的人集聚到遗址区,不分昼夜连日奋战,大有将遗址夷为平地之势。当时的中原地区正被这种红色的风暴冲击着,这些祖先遗留下来的点滴遗产也不例外地受到荡涤。
当地一些被解除职务的文物干部,看到这种情况,心如火焚。为了保护这片古文化遗存不受到更大的破坏,他们不顾自身的安危上前劝阻,但是正洋溢着革命激情的广大群众哪里肯听他们的忠告。那些有责任感的基层文物干部,不忍心看到更为惨痛的局面,便四处奔走,大声疾呼,经多方交涉才算制止了这次大规模的举动。但是仅数日,遗址便被挖去20多万平方米,造成了无法弥补的损失。
到了1980年,当地政府在进行农田规划时,需要在遗址区大面积挖土,郑州市博物馆把这一情况上报国家文物局,1981年3月,国家文物局批准郑州市博物馆成立青台遗址发掘队,由张松林为领队,进行了全面发掘。
1981年4月17日张松林带领发掘队,来到荥阳市(现荥阳市)广武乡桃园村,进入发掘工地。他们首先在农田规划区进行了钻探,初步掌握了文化遗存的分布情况以后,即在北坡布下探方进行发掘。当时正是初春时节,尽管温暖的太阳已经驱散寒冷,但是天气依然变化无常,尤其在土岗之上发掘,风力时常达到五六级,飞沙走石,遮天蔽日。考古工作者挖出的土和人类生活所遗留下来的灰烬,一出坑即化为粉尘,漫天飞扬,呛得人喘不过气来。
发掘历程
民国年间,瑞典人T·J·阿尔纳曾在遗址南部发掘,其所著《河南石器时代之着色陶器》中有记载。1934年,河南省考古学家陈云路、郭宝钧等人曾在此遗址中部小面积发掘。
1951年春,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夏鼎、王仲殊安志敏、马得志等人在该遗址调查发掘,写有《河南成皋广武区考古纪略》,发表于《科学通报》1951年2卷7期。
1981年至1982年郑州市博物馆与荥阳市文化馆、1987年9月至1988年6月郑州市文物工作队与荥阳县文物保护管理所联合,对该遗址进行考古发掘,发现文化层12层,分为3期:一期陶器多为红色和灰色,软陶泥数量较少,彩绘图案简单,仅见一种红色彩带,均施于钵和盆的口部,陶器造型有釜形鼎、罐、尖底瓶、盆、钵、碗等。二期陶鼎的样式增多,出现了盆形鼎、罐形鼎,腹部圆鼓,足多为鸭嘴状;尖底瓶腹部内收,口平内折;还出现了绳纹夹砂陶缸。三期陶器中多罐形鼎,鼎足除鸭嘴状外,还有圆柱状等;钵的形状不仅有了变化,同时出现了灰陶钵,盆腹变深,小平底;尖底瓶减少,为缸和大口尖底瓶取代。灰陶比例明显增多,占了主导地位。彩陶除二期使用的图案外,新出现了红衣黑彩的波浪纹、S纹、X纹等。
1981年、1982年发掘出土的30余座房基。一期坐南朝北,东西成排,共9间。其营造程序是,首先在生土上修整地平,再垫土夯实,抹一层砂粉末作地面,四周树立木柱,因未经烧烤,故出土时仅能看到排列密集的柱洞和残存的砂礓地面,柱洞内残存的木柱腐配白色粉末;火池位于房内中部,因经常烧火而成砖红色。二期房基高精尖是先修整地平,然后多层垫筑红烧土碎块和黏土,夯实后用砂礓粉末抹平地面,四周树立密集木柱,用草拌泥驿筑墙体,用大火烧烤成砖红色,使房子成为一个牢固的整体,既防潮又结实。门向朝东,火池位于房内近门处,靠门一侧有挡风墙。三期房基的建筑方法和程序与二期基本相同。
文化活动
文化遗存
青台遗址所包含的新石器时期文化遗存十分丰富,发现有房基、窖穴、陶窑、墓葬等,随之出土的陶、石、骨、蚌、玉、角等类器物保存都比较完好。根据地层关系和出土器物进行分析,这片遗址距今约5000多年,应属于仰韶文化时期的遗存。
人文历史
一天,张松林正在1号探方内专心致志地清理墓葬,突然听到负责3号探方发掘工作的张小玉叫他,闻讯他停下手中的工作,翻身跃出探方,前往察看。原来张小玉在3号探方内清理窖穴时,发现了一件奇怪的陶器,怎么也弄不明白其用途,于是喊来张松林询问。这件陶器出土于灰色填土中,样子呈覆盘状,下面有三个瓦状足。这件陶器内壁粗糙,外壁光滑,内壁上有一层由于孝义火烧而凝积的黑灰,外壁上结有一层薄薄的锅巴状物。张松林立刻联想到1979年他在点军台遗址发掘时出土的一件平底盘,形状似现代烙饼的子,但是这件器物发掘时三足腿已经损坏,只留下痕迹。两者联系起来,张松林推断这是一件5000多年前,原始人类使用过的陶鏊。他风趣地把陶鏊放在鼻子下闻闻,并深深地吸口气,似乎闻到从遥远的宇宙飘来的一股淡香。原来我们的祖先早就吃上了烙饼,这不禁使我们对原始社会的生产、生活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
结束了一天的发掘后,张松林常常独自封闭在简陋的村舍中,一边看书,一边写发掘记录,而且经常是通宵达旦。他十分注重知识的积累和更新,因此每天都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去阅读,所以他的认识和思维也在不断地升华。他在研究了大量的有关陶鏊的考古材料后,写出《中国新石器时代陶鏊研究》等一系列论文,从而将中国的烙饼史的起源追溯到1万年之前。
参考资料
河南荥阳青台遗址发现北斗九星天文遗迹_祭祀坑.河南荥阳青台遗址发现北斗九星天文遗迹.2021-06-18
目录
概述
建设背景
历史沿革
文化活动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