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鸣岐(1908年-2004年),男,
保定市清苑区温仁村人,中国著名河北梆子演员。12岁入班学艺,14岁在
东北地区演出时声名鹊起,获得“十四红”艺名。1928年重返舞台,在
河北省、
山东省等地演出。1946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历任多个剧团演出队长。1953年任河北省河北梆子剧团副团长,并赴朝慰问演出。回国后,他在河北梆子剧院青年跃进剧团担任副团长,并在
河北艺术职业学院担任副校长。赵鸣岐对河北梆子表演程式和唱腔进行了传承和创新,形成了独特的赵派唱腔,被誉为“一口红”和“河北梆子的
马连良”。他的代表作品包括《走雪山》《草船借箭》《
法门寺》《二堂舍子》《打金砖》《蝴蝶杯》等。2004年,赵鸣岐在省会
石家庄市逝世,享年97岁。
赵鸣岐1908年出生于
保定市清苑区温仁村,12岁入
沈阳市(今沈阳)“庆鸣”科班学艺,师从马吉唐、
张凤仪,专攻文武老生。14岁时在
东北地区演出时声名鹊起,获得“十四红”艺名。1926年因嗓变回家,1928年重返舞台,在
河北省、
山东省等地演出。
赵鸣岐对河北梆子表演程式和唱腔演唱方法进行了传承和创新。演唱上以假声为主,其假声很有特点,且高,且宽,且亮,颇具阳刚之气,用丹田之气唱出来的男腔,高亢挺拔响彻云霄,形成了高亢激昂、刚柔相济、圆润流畅、韵味醇厚的赵派须生风格。创新的河北梆子包容了山西梆子、天津梆子和老北京梆子,确立了
河北省河北梆子须生的主导地位。他的学生
田春鸟、路崔阁、
齐花坦、
陈宝珠等,都已成为河北梆子著名演员。当年,还有保定河北梆子剧团整团拜赵鸣岐为师的盛举。2004年,河北梆子表演艺术家、教育家、赵派创始人赵鸣岐在省会
石家庄市病故,享年97岁。赵鸣岐把毕生的精力献给了河北梆子事业,为后人留下了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其代表作有《走雪山》《草船借箭》《
法门寺》《
二堂舍子》《打金砖》《蝴蝶杯》等,因当时受录音、录像设备条件所限,保留下来的音像资料甚少,故留此遗憾。多年来,
河北艺术职业学院不断加大对赵派艺术的研究,积极探索发现适合赵派须生的新苗子,进行严格培养,使之不断得到传承和发展。如,保定剧院原院长张国胜、市梆子剧团任福生、2012年
河北省首届“河北梆子十大名票”涌现出的年轻艺人季晨等,就是典型的赵派唱法,他们的出现让人们感觉到,赵派艺术定会在燕赵大地上生根、开花,成为一片永不凋零的奇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