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门寺》是一部
京剧作品,又名《坞县》或《朱砂井》,常与《拾玉镯》连演,总名为《双姣奇缘》。该剧情节紧凑,生、旦、净、丑
行当齐全,是有名的
群戏。其中,净角饰演的
刘瑾是
脸谱应工有名的太监戏,念京白功力相当出色。
丑角饰演的贾桂在佛殿上念大段状纸,快而不乱,要求表演和念白都非常高。
老生饰演的赵廉唱念俱重,
青衣饰演的宋巧姣也有繁重的唱段。《法门寺》常与其他剧目连演,是京剧中的经典之作。
明朝时,刘媒婆见傅朋给孙玉姣
手镯,就向玉姣要来绣鞋,答应代为撮合。媒婆之子刘彪拿了鞋去讹诈傅朋,地保刘公道加以劝解。刘彪又夜至孙家庄,误将玉姣舅父母杀死,将两个人头投入刘公道家内。刘公道惧罪,打死长工宋兴灭口,郿坞县令赵廉将傅朋屈打成招。宋兴之父宋国士控告,也被押入狱。宋女巧姣已与傅朋订婚。她用酒灌醉媒婆,得知事实原委,趁大太监
刘瑾伺候皇太后到法门寺降香时,前往上告。刘瑾责令赵廉复查,真相大白。刘瑾复审后,斩刘彪、刘公道,并奉太后旨,以孙、宋二姣赐婚傅朋。
剧中净角饰演的刘瑾,为
脸谱应工有名的太监戏,念京白,相当见功力。
丑角饰演的贾桂,佛殿上念大段状纸,快而不乱,在念白和表演上都有极高的要求。
老生饰演的赵廉,唱、念俱重,
青衣饰演的宋巧姣也有繁重的唱段。
《法门寺》这出戏虽然好,但也有许多令人不解之处,比如法门寺降香的地点到底在哪里?看戏时总有许多疑问。众所周知法门寺在
扶风县,以寺内供奉的
佛祖舍利而闻名天下,离北京二千余里。而郿坞县也在
陕西省,是当时陕西省下辖的一个县。故事发生的时间是明朝
正德年间,这从
刘瑾的开场白自报家门中可以得到印证,“咱家姓刘名瑾,表字春华,乃陕西
延安府的人氏,自幼七岁净身,九岁进宫,一十三岁扶保老王,老王晏驾扶保
朱厚照登基……”正德皇帝明武宗朱厚是明朝的第九个皇帝,(1506-1522)这位历史上著名的荒唐皇帝,在位期间颇有出人意料之举,但还没干出
迁都的蠢事,做皇帝的地点仍在北京。那么北京距陕西两千多里的路程,让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太君到那里去礼佛降香,岂不荒谬绝伦。因此,法门寺到底在哪里,就成了
京剧观众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
近期翻阅北京史志类书籍,又经多方揣摩与走访,终使多年不解的谜茅塞顿开,在海淀高粱桥查访到了法门寺原形法王寺。
高梁桥在北京西直门外一公里远的地方,离北京可谓近在咫尺,它的历史非常久远,早在
北宋初年
赵光义赵光义北伐时,曾在高粱河边与
耶律贤展开过一场激战,最后以北宋大败而告终,此役也是
杨家将留在北京的唯一足迹。
孛儿只斤·忽必烈时代,(元圣元二十九年)
郭守敬为了
漕运的需要,引
昌平区的浮泉水到西山
昆明湖后,再从瓮山泊把水引入市内积水潭,高粱河成了必经的水道,曾在高粱河上建了一座石桥名为高粱桥。到了明朝,传说
刘基为建北京城,曾派大将高亮追龙王讨甜水,最后被淹在高粱河中致死,为了纪念他曾一度改名
高梁桥。在高粱桥畔当年曾有一座建于元圣元初年的古寺法王寺,到明以后不断有出宫养老的太监到此居住颐养天年,因此与皇宫内的联系从未间断。
刘瑾随太后降香时仍名法王寺,况且寺名只有一字之差,其时间地点非常吻合。法王寺在明嘉靖三十五年(1560),由内官监太监田用和御门圈太监梁经出资重修,更名
广通寺,
海淀区地名志特注明京剧法门寺降香地亦为此处。
重修后的法王寺比以前规模和建筑都有了明显增加,首先是广通寺增加了围墙,寺四周建有高楼,成了踏青人登高远眺的理想场所。进入
清代以后,清康熙和
雍正都曾出重金重修
庙宇,使广通寺在附近的庙宇犹鹤立鸡群,巍然壮观。
京剧《法门寺》是非常有代表性的一个剧目,自京剧诞生的二百余年来久演不衰。剧中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不是
马连良先生扮演的郿坞县知县赵廉,也不是
金少山先生扮演的
刘瑾,而是
萧长华老先生扮演的小太监贾桂。自从贾桂的形象出现以后,他便成了
中原地区溜须拍马的祖师爷,他像一面镜子,照出了中国势力小人的丑恶嘴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