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炯(784-841),号宗密,
唐朝著名高僧,俗姓何,名炯,号宗密,唐代果州西充(今四川
西充县)人。法嗣华严四祖
澄观法师,华严宗第五祖。因常住圭峰草堂寺(位于今中国
鄠邑区),世称圭峰禅师,又称「草堂和尚」。中晚唐荷泽系下的禅门高僧。
李忱时,追谥定慧禅师。
圭峰宗密禅师生于
李适建中元年,出家后常坐禅陕西户县圭峰草堂寺。他是唐代著名的佛教学者和比丘,被尊为华严宗的第五祖,同时也是南禅且泽派的祖师。他著有多部关于唐代佛教现状的著作,同时也讨论了
道教和儒教。他还对禅宗和华严宗进行了批判性的分析,并创作了大量的经文解读。
圭峰宗密禅师对佛教的实践和教义都充满了浓厚的兴趣,特别关心如何调和倾向于排他性的观点。他为佛教和非佛教教义进行了分类,通过将其归类为特定目标,来解释教义之间的差异。
何炯家富足,自幼饱读经书,807(
唐元和二年)中
进士。后信奉佛教,出家为徒,得
长安澄观法师秘传华严宗要义,成为华严宗第五祖师。曾返故里在晋城资福寺讲经,在仁和北福寺坐禅,在中和圭峰院修炼。著作200余卷,有《
禅源诸诠集》、《
原人论》、《华严经行愿品别行疏钞》、《华严经法界观门》、《圆觉经大疏》、《孟兰盆经疏》、《禅门宗资承袭图》等,流传中外。何炯卒后,唐道宗追谥“定慧禅师”。855年(唐大中九年)
鄠邑区建圭峰碑,由
相国裴休撰文,
柳公权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