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托尔德·贡布罗维奇
《费尔迪杜凯》作者
维托尔德·贡布罗维奇(Witold Gombrowicz,1904—1969),全名维托尔德·马里安·贡布罗维奇(Witold Marian Gombrowicz),波兰小说家、剧作家和散文家,与弗兰兹·卡夫卡罗伯特·穆齐尔、布鲁赫并称为“中欧四杰”。他的作品以深刻的心理分析、一定的悖论和荒谬感以及反民族主义的风格而闻名。1904年8月4日,维托尔德·贡布罗维奇出生于波兰凯尔采省奥帕托夫县马沃什策村。1939年起,因波兰灭亡流亡南美。1963年回到欧洲。代表作品有《费尔迪杜凯》《横渡大西洋》和《巴卡卡伊大街》等。曾获福特基金会全年奖金和西班牙福门托国际文学奖。1969年7月24日,贡布罗维奇因心脏病发作在旺斯去世。他的日记于1969年出版,被广泛认为是他的杰作,而《纽约客》认为《宇宙》是“他最成功的小说”。他曾四次被提名诺贝尔文学奖,分别是从1966年到1969年。
人物经历
1904年8月4日,维托尔德·贡布罗维奇出生于俄罗斯帝国波兰会议王国立陶宛共和国的拉多姆省奥帕托夫附近的马洛希采,出生于一个富裕的贵族家庭。他是扬和安东尼娜(娘家姓施奇博尔-科特科夫斯卡,奥斯托亚家族)的四个孩子中最小的一个。在一篇自传性的文章《一种遗嘱》中,他写道,他的家族在立陶宛的一个庄园里生活了400年,位于维尔纽斯和考纳斯之间,但在他的祖父被指控参与1863年一月起义后被迫流亡。他后来将他的家族起源和社会地位描述为终身“介于”(entre)的早期例子。1911年,他的家人搬到了华沙。1922年,贡布罗维奇在圣斯坦尼斯劳斯科斯特卡中学完成学业后,进入华沙大学法学院学习,并于1927年获得法学硕士学位。他在巴黎度过了一年,在那里他在国际高等研究所(法语:Institut des Hautes Etudes Internationales)学习。他在学业上并不十分勤奋,但在法国期间,他与其他年轻知识分子保持着密切联系。他还去过地中海
贡布罗维奇回到波兰后,开始申请法律职位,但并不成功。20世纪20年代,他开始写作。他很快放弃了传奇小说,这部小说的形式和主题应该体现他“更坏”和更黑暗的一面。同样,他与塔德乌什·凯平斯基合作写一部通俗小说的尝试也以失败告终。在20世纪20年代末和30年代初,贡布罗维奇开始写短篇小说,后来以《青春期回忆录》的名义出版,由贡布罗维奇编辑,并以他在阿根廷流亡期间居住的巴卡凯街命名。从他的文学处女作开始,他的评论和专栏开始在报纸上出现,主要是在《早间信使》上。贡布罗维奇与其他年轻作家和知识分子见面,在华沙的佐迪亚克和齐米安斯卡等地形成了一个艺术咖啡馆社交圈。他的第一部小说《费尔迪杜尔克》的出版使他在文学界获得了赞誉。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贡布罗维奇参加了波兰大西洋客轮MS Chrobry的处女航前往南美洲。当他得知欧洲爆发战争时,他决定在布宜诺斯艾利斯等待战争结束;1941年,他报到波兰使馆,但被认为不适合从军。他在阿根廷度过了1963年,尤其是在战争期间,经常生活在贫困中。
20世纪40年代末,贡布罗维奇试图通过发表文章、在弗雷莫乔咖啡馆发表演讲,以及最终在1947年在朋友的帮助下出版了《费尔迪杜尔克》的西班牙语译本,来在阿根廷文学界获得一席之地。这个版本的小说现在被认为是阿根廷文学史上的重要事件,但在出版时并没有给贡布罗维奇带来太大的声誉,1948年出版的他的戏剧《婚姻》(西班牙语:El Casamiento)也是如此。从1947年12月到1955年5月,贡布罗维奇在波兰银行的阿根廷分行波兰银行工作,并与佐菲亚·查德兹因斯卡结下了友谊,她介绍他认识了布宜诺斯艾利斯的政治和文化精英。1950年,他开始与耶日·吉德罗伊克通信,1951年开始在巴黎的《文化》杂志上发表作品,1953年发表了《日记》的片段。同年,他出版了一本作品集,其中包括《婚姻》和小说《横渡大西洋》,在这部小说中,有争议地提出了关于移民国家身份的主题。1956年10月后,贡布罗维奇的四本书在波兰出版,使他声名鹊起,尽管当局不允许出版《日记》。
贡布罗维奇与男性和女性都有过恋情。在他后来连载的《日记》(1953-1969)中,他写道了他在布宜诺斯艾利斯同性恋世界的冒险,特别是他与下层年轻男子的经历,这个主题在他1973年接受多米尼克·德·鲁的采访时再次出现。
20世纪60年代,贡布罗维奇开始在全球范围内得到认可,他的许多作品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包括《色情》和《宇宙》。他的戏剧在世界各地的剧院上演,尤其是在法国德国瑞典
在获得福特基金会的奖学金后,贡布罗维奇于1963年回到欧洲。1963年4月,他乘坐意大利船,抵达戛纳,然后乘火车前往巴黎。他的日记中有关这次旅程的记录。贡布罗维奇在林东部地区呆了一年,在那里他忍受了波兰当局组织的诽谤活动。在这段时间里,他的健康状况恶化,无法返回阿根廷。1964年,他回到法国,在巴黎附近的罗亚蒙修道院度过了三个月,遇到了蒙特利尔的加拿大人丽塔·拉布罗斯,她在那里学习当代文学。1964年,他和拉布罗斯搬到了法国南部的蔚蓝海岸,他雇用她做秘书。他在尼斯附近的旺斯度过了余生。
贡布罗维奇的健康状况阻碍了他充分享受他晚年的声誉。1964年春天,他的健康状况明显恶化,他卧床不起,无法写作。1967年5月,他获得了国际奖。次年,他于12月28日与拉布罗斯结婚。在他的朋友多米尼克·德·鲁的倡议下,他希望能让他振作起来,他进行了一系列关于哲学史的13次讲座,讽刺地题为“六小时十五分钟的哲学指南”,德·鲁将其记录下来。这些讲座从伊曼努尔·康德开始,以存在主义结束。这个系列在贡布罗维奇去世前被中断,他于1969年7月24日去世。他被埋葬在尼斯附近的墓地。
创作特点
主题
贡布罗维奇的小说都以波兰为背景,或者写波兰人之间的事情。在20世纪20年代,他代表了波兰的荒诞派戏剧。他的重要贡献在于将现代性引入了波兰文学。他从一开始就和波兰文化传统决裂,同模式决裂。贡布罗维奇是在几乎与世隔绝的情形下成长起来的,无论在波兰还是阿根廷,他都没有真正进入那里的文学圈子。流亡是贡布罗维奇的宿命,他的流亡、他的非波兰性,使得他进入更大的视野。
就像波兰想从纳粹德国的强力面前进行反抗和自卫一样,贡布罗维奇企图提供一种个人面对民族、个人身体面对传统的神圣观念的自卫和反抗。身为波兰人却争取成为比波兰人身份具有更深广、更高一级意义的人。他在作品中清算波兰历史的存在及其在世界上的地位条件造成的波兰,亦即羸弱的波兰。从《费尔迪杜凯》《着魔》,到《色》《横渡大西洋》等一系列作品,能清晰地意识到贡布罗维奇表面大费周章地批判宗教、道德和爱国,实际上他比任何人都更深刻地认同、因而也更激烈地反对庸人俗众用他们的陈词滥调和伪善行径,来亵渎和冒用这些东西。只是作为“害群之马”,作家的认识不可能为他的时代所认可,因此,他的批判也只能撞在集体沉默的大墙上摔个粉碎。作为对应之策,贡布罗维奇便以极夸张的逆反、恶搞、自虐,来奋力敲打一本正经的人们的道德神经。在贡布罗维奇的作品中,针对人性和社会的寓意及批判处处可见。虚伪的教育家、短视的文化界、肤浅的“半知识分子”、贪婪脆弱的地主乡绅及其他各色人等都成为作者讽刺、嘲弄和揭露的对象。作者在讲述一个人物时不厌其烦地罗列了许多疾病,同时也将矛头指向了整个社会。
贡布罗维奇的诸多小说说到底都是表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他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非常敏感,能注意到人和人关系中的荒诞、异化。他对正常的关系不感兴趣。不正常才有游戏性的空间和更多文学上的可能。
风格
在贡布罗维奇的小说中,游戏性就是想象力和创作力,就是深刻思想的最好表现。贡布罗维奇的创作自始至终带有强烈的叛逆色彩。他坚决主张要让文学完全独立自主,而没有向以往的波兰作家一样作为波兰文化传统的代言人。贡布罗维奇笔下的“文明地杀人”,就如鲁迅鞭挞的“吃人的礼教”,是一个作家对畸形社会最强烈的控诉。只不过他的风格更狂野、更逾矩、更疯癫,经由“犯贱”直捣文明背后的假面,展示出一台群魔乱舞的狂欢,作家的悲观是可想而知的。写于中后期的小说,已经可以见出作家超脱愤青而至圆熟的境界了。贡布罗维奇甚至有点淡定地将文明颠来倒去戏耍了一番,顺便连带着打破读者的阅读期待,颠覆了既有的文学趣味。
在贡布罗维奇非常反对将自己局限于某个国家的写作。即便滞留南美多年,贡布罗维奇始终坚持用母语写作,民族性也在作品中体现得淋漓尽致,但他始终对狭隘性的写作充满厌恶。在《横渡大西洋》中,贡布罗维奇使用现代艺术手法表述很现实的东西,同时采用大量谐音的手法,模仿对话渲染小说的荒诞气质。他始终认为,写作是为了艺术,绝不迎合大众的阅读而写作。
在作品中,贡布罗维奇确立自己一生的艺术个性和写作特色。他采取的是一种极端随意的、极不正经的笔调。文字往往夸张,扭曲,怪诞,人物常常是漫画式的,或丑态百出,或乖张古怪,他们随时都受到外界的侵扰和威胁,内心充满了不安和恐惧。作家几乎摒弃心理描写,而是通过人物荒诞怪癖的行为,表现社会的混乱、荒谬和丑恶,表现外部世界对人性的影响和摧残,表现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人类的无奈和异化,以及人际关系的异常和紧张。
人物作品
人物评价
“我们这个世纪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作家的本性使他(贡布罗维奇)永远不会成为任何类型的集体代言人。更确切地说,作家的本性就是反集体的。波兰人一向把文学看做是必须为民族服务的事情。贡布罗维奇则反对这样做,他坚决主张要让文学完全独立自主。”——米兰·昆德拉
“一位滑稽模仿的语言大师,心理谋算的行家,最深刻的后期现代派作家之一。”——约翰·厄普代克
“贡布罗维奇是博尔赫斯的对立面,是罗贝托·波拉尼奥的教父。谁会想到一个波兰移民会成为一位如此卓越的拉美作家呢?”——依兰·斯塔文斯(拉美文学教授)
“贡布罗维奇是二十世纪最具独创性和最有才华的作家之一:他的位置处于山峰的最顶端,在他的旁边,是与他志趣相投的弗兰兹·卡夫卡路易·塞利纳。”——《华盛顿邮报
后世纪念
贡布罗维奇年
在贡布罗维奇百年诞辰之际,他的祖国波兰在2004年开展了“贡布罗维奇年”的活动。
贡布罗维奇纪念邮票
波兰邮政在2004年8月4日发行一枚贡布罗维奇百年诞辰纪念邮票,邮票图案是根据摄影师Bohdan Paczowski 于1965年在威尼斯拍摄的贡布罗维奇照片设计的,这枚邮票面值为1.25兹罗提,发行量为50万枚,邮票规格为31.25 x 39.5 mm,一版20枚。
贡布罗维奇新书发布会
2014年9月4日,波兰驻华大使馆在第十二届北京国际图书节主会场召开了“波兰大使馆媒体推介——贡布罗维奇新书发布”。
文学作品
贡布罗维奇用波兰语写作,但他不允许他的作品在波兰出版,直到当局解除了对他的日记的禁令,他在日记中描述了他们对他的攻击。因为他拒绝在波兰出版,他在一般读者中基本上不为人所知,直到20世纪70年代上半叶。尽管如此,他的作品在杰日·吉德罗伊奇的巴黎文学研究所出版,并被翻译成30多种语言。此外,他的戏剧多次由著名导演如豪尔赫·拉维利、阿尔夫·舒贝格、英格玛·伯格曼以及波兰的雅罗茨基和格热戈日斯基等人在世界各地的剧院上演。
贡布罗维奇的作品的显著特点包括对人物心理纠葛的深刻描述,对传统文化价值观与当代价值观冲突产生的冲突的敏锐意识,以及对荒谬的愤怒而又滑稽的感觉。贡布罗维奇清晰而精确的描述批评了波兰浪漫主义,他曾声称他是在对抗亚当·密克维奇(尤其是在《横渡大西洋》中)。贡布罗维奇的作品与存在主义结构主义有联系。它也以其俏皮的典故和讽刺而闻名,比如《横渡大西洋》中以19世纪日记的形式写成的一部分,后面是对传统寓言的讽刺。
对许多评论家和理论家来说,贡布罗维奇作品最吸引人的方面是与20世纪下半叶欧洲思想的联系,这使他与米歇尔·福柯罗兰·巴特吉尔·德勒兹雅各·拉冈萨特的知识传统联系在一起。正如贡布罗维奇所说,“《费尔迪杜尔克》是在萨特阐述了他的他者视角理论之前于1937年出版的。但正是由于萨特理论的普及,人们才更好地理解和吸收了我书中的这一方面。”
贡布罗维奇在他的小说中使用第一人称叙事,除了《被附身》。他的语言包括许多新词。此外,他创造了“关键词”,这些关键词在讽刺的形式下投射出它们的象征意义(例如,《费尔迪杜尔克》中的“gęba”和“pupa”)。
在故事《青春期回忆录》中,贡布罗维奇探讨了控制个体进入社会世界的悖论,以及统治人类行为的被压抑的激情。在《费尔迪杜尔克》中,他讨论了形式作为一个普遍范畴,在哲学、社会学和美学意义上的理解,以及作为个体被他人和整个社会奴役的手段。小说中的某些措辞已经成为波兰常用语,比如“upupienie”(把个体强加给某人的次要和不成熟的角色)和“gęba”(强加给某人的个性或真实角色)。《费尔迪杜尔克》可以被看作是对各种波兰社区的讽刺:进步的资产阶级、乡村、保守派。这种讽刺呈现了人类作为社会成员或与自己和世界斗争的个体。
许多剧院在1986年之前,贡布罗维奇的《费尔迪杜尔克》和其他作品的改编作品。这是获得他作品的唯一官方途径。
贡布罗维奇的第一部戏剧作品是《伊沃娜,布尔干公主》(1938年),一部悲喜剧。它描述了形式、习俗和礼仪的奴役所带来的后果。
1939年,他在两家日报上连载了流行小说《被附身》,在其中他将哥特式小说的形式与当代轰动的浪漪交织在一起。
在战后写成的《婚姻》中,贡布罗维奇使用了莎士比亚和卡尔德隆的戏剧形式。
获奖记录
外部链接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
目录
概述
人物经历
创作特点
主题
风格
人物作品
人物评价
后世纪念
贡布罗维奇年
贡布罗维奇纪念邮票
贡布罗维奇新书发布会
文学作品
获奖记录
外部链接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