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海蝓(学名:Glaucus atlanticus)是
裸鳃类海神鳃科海蛞蝓属的一种
软体动物门,别名蓝龙、
大西洋海神海蛞蝓、蓝色天使,是一种裸鳃目海蛞蝓属动物,能够将空气储存在胃里,靠由风驱动的表面洋流漂浮活动。蓝海蛞蝓主要分布在全球亚热带地区,并逐渐向新的地区迁徙,据2014年的资料统计,在世界各地公海中都发现了该物种。
蓝海蛞蝓(Glaucus atlanticus)是一种浮游银蓝色软体动物,长达3厘米。其显著识别特征是具有单列的角状排列、
阴茎棘和足底的纵向内侧银色条纹。身体平坦尖细,有深蓝色修长的尾巴。身上有三对突出的腕状附肢构造,长有角鳃和锯齿状牙齿。它们是泛食动物,常以
藻类、
刺胞动物门如各种
水母等为食。蓝海蛞蝓能通过自身的防御性体色来躲避
捕食者,还能将捕食的有毒猎物的刺丝囊储存起来防御外敌。
蓝
蛞蝓本身无毒,但它们被触摸或受到威胁时可以释放从有毒猎物中获取的刺细胞,且它们被冲上沙滩死亡后毒液仍然有效。人们如果接触了蓝海蛞蝓会出现包括恶心、疼痛、呕吐、急性过敏性
接触性皮炎、红斑、
荨麻疹丘疹、潜在的
囊泡形成和炎症后色素沉积等中毒症状。
系统发育
蓝海蛞蝓并非全球性的泛生,但在海洋盆地内
种群是泛生的。分子钟(使用
生物分子的突变率来推断史前时期两种或多种生命形式发生分歧的时间)分析,在
大西洋中发现的几种拓扑异位单倍型与印度-
太平洋单倍型在1.2亿年前发生了分化,这与非洲南端周围水域的冷却和导致的海洋学变化相吻合,表明蓝海蛞蝓在海洋盆地之间的基因流动受到物理屏障(超级大陆)和北极和
南冰洋水温的阻碍。
分类与命名
蓝海蛞蝓属名“Glaucus”的意思是“蓝灰色”,种加词“atlanticus”是指它最初被命名的海洋。它在1777 年由福斯特(Forster)首次描述。蓝海蛞蝓还有在1848年被命名的为“Dadone Gistel”的别名。1860年,它在夏威夷的伯格以“Glaucus longicirrus”的名称首次被报道,并于1946年在美国
肯塔基州的埃德蒙森以该名称命名。
形态特征
蓝海蛞蝓是一种浮游银蓝色
软体动物门,长达3厘米。其显著识别特征是具有单列的角状排列、
阴茎棘和足底的纵向内侧银色条纹。它们的身体平坦尖细,长着蓝色、黑色和银色的条纹,有深蓝色修长的尾巴。它们长有角鳃和锯齿状牙齿,身上有三对突出的腕状附肢构造,每一根触手上都储存着它从
水母等刺胞猎物那里获得的未释放的刺细胞,需要的时候可以用来防御。
分布
分布范围
蓝海蛞蝓主要分布在全球
热带、
亚热带海域,如澳洲东部沿海、非洲南部沿海以及北美东南沿海。有研究表明,该物种不断向新的地区迁徙,包括美国墨西哥湾沿岸等地。2014年的资料显示,在世界各地公海中都发现了蓝海蛞蝓,但在
极地地区没有分布。2013年在秘鲁洪堡洋流生态系统、2012年在印度
安得拉邦近海、2016年1月在百慕大外海都以及2023年8月31日在泰国普吉岛卡隆海滩都发现了蓝海蛞蝓。
栖息环境
蓝海蛞蝓主要栖息在南太平洋温暖的
温带气候以及环
热带和Lusitanian环境(一个物种在
伊比利亚半岛和
爱尔兰都有分布,而没有任何中间地点,这种不连贯的分布通常被称为 "Lusitanian")中,但由于其漂浮特性会随洋流移动。
生活习性
觅食习性
蓝海蛞蝓是泛食动物,以
藻类、
刺胞动物门如各种
水母为食。在进食时,蓝海蛞蝓用它们的
下颚和放射状牙齿抓住并撕裂刺胞动物的软组织和触手。如果食物短缺,蓝海蛞蝓甚至可能会自相残杀,吃掉自己的同类。
活动习性
蓝海蛞蝓在整个西
大西洋的分布与环流系统高度相关,并受到水温的限制。一旦越过
大陆架,季节性的风和气象变化就会迫使蓝海蛞蝓被动地向海岸迁移。这种陆上迁移会导致蓝海蛞蝓和其他被称为“蓝色浮游生物”的浮游物种搁浅。
漂浮
蓝海蛞蝓通过将吞咽的空气储存在肌肉发达的胃里,漂浮在
亚热带环流系统的表面。主要是由风驱动的表面洋流运输。也能够通过使用其触手进行缓慢的游泳动作向猎物或配偶移动。
防御行为
蓝海蛞蝓有两种防御模式。第一种是通过自身的颜色产生一种被称为反遮蔽(动物从暗背部到亮腹部的颜色渐变)的现象。深蓝色的腹侧颜色面向天空,从上面看有助于融入水面,可能有助于将它们隐藏在鸟类面前;浅灰色的背侧颜色面朝下,当从下面看时能帮助它融入海洋,这可能有助于将它们隐藏在一些以其为食的远洋鱼类面前。这有助于它在风和洋流带它去的任何地方漂浮时避开飞行和游泳的捕食者。
第二种则是利用摄取猎物的刺丝囊作为防御策略。由于它们柔软的身体和没有保护壳,所以蓝海蛞蝓将猎物的刺丝囊集中在位于自身每个触手顶端的刺丝囊内。在西南
大西洋沿岸,蓝海蛞蝓主要以
帆水母(Velella velella),银币水母(Porpita porpita)和
僧帽水母(Physalia physalis)等
刺胞动物门为食。这些物种的刺丝囊可能引起皮肤刺激,甚至导致死亡。
生长繁殖
蓝海蛞蝓是雌雄同体动物,每个个体都有
雄性和
雌性生殖器官。蓝色海蛞蝓需要在交配时对齐它们的腹侧面,
阴茎弯曲并相互缠绕,将精子互相转移到对方的生殖器孔。
受精卵后的个体每小时可产4~6个卵块,它们的卵块是一条长达 17.5 毫米的白色卵丝,由12到15个卵组成,可自由漂浮在水中。所有的卵都是同步发育的,卵子在释放前受精,新释放的卵串都含有受精卵,通常在卵块释放后2~3小时受精卵会开始第一次分裂。蓝海蛞蝓还会利用猎物未被吃掉的部分附着它们的卵串作为繁殖策略,会在海面或猎物的尸体上产卵。蓝海蛞蝓的繁殖力甚至比同样大小的底栖裸鳃动物还高,但蓝海蛞蝓的繁殖依赖于食物供应,没有食物后胚胎产量下降。
危害
蓝
蛞蝓本身并不是有毒的。但由于其会储存有毒猎物产生的刺丝囊,所以当它们被触摸或受到威胁时就会释放这些刺细胞。当蓝海蛞蝓被推向
海滩时,它们会蜷缩成球状来保护自己,它们被冲上沙滩死亡后毒液仍然有效。
随着人口的增长和沿海地区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进入水生环境进行娱乐活动、度假、
热带旅游和沿海生活,人类遇到栖息在
珊瑚礁和浅海中的有毒海洋生物的机会增加了。此外,非土著旅行者往往不知道因海洋生物中毒的风险。人们如果接触了以
僧帽水母为食的蓝海蛞蝓会出现与僧帽水母中毒相似的临床问题,包括恶心、疼痛、呕吐、急性过敏性
接触性皮炎、红斑、
荨麻疹丘疹、潜在的
囊泡形成和炎症后色素沉积。因此,人们应避免直接接触蓝海蛞蝓这类野生动物,但如果意外发生,除了立即就医外,治疗蜇伤可能包括使用有效的局部
类固醇、冷敷和抗
组胺治疗。
物种对比
裸鳃动物(nudibranchs)(通常被称为
海兔子)是
腹足纲中最多样化的一目,可以通过柔软而细长的无壳身体识别,这一目中的大多数物种都是底栖爬行动物。据2019年资料统计,改目中全世界有超过3000个物种,其中在巴西海岸已经发现了大约100种。所有的物种中,只有少数裸鳃动物是真正的全
浮游动物,在水中表现出完整的生命周期,比如漂浮在海面上的海蛞蝓科的浮游物种,它们不受海底成分和形态的影响。蓝海蛞蝓与同科同属的缘边海神海蛞蝓(Glaucilla marginata)和Glaucilla briareus(暂无确切中文名)形态极为相似,但缘边海神海蛞蝓与Glaucilla briareus角的排列方式不只一种,并且在
阴茎上没有钩状棘。而蓝海蛞蝓具有单列的角状排列、阴茎棘和足底的纵向内侧银色条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