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桕坝古祠
乌桕坝古祠
乌坝古祠(李氏宗祠)位于江西省全南县乌桕坝,始建于明代万历年间(1573-1619年)距今约有四百年之久。古祠集中、西建筑特色于一体,是具有客家风貌的宫廷式建筑特点的历史艺术珍品。古建筑气势宏伟,栋宇辉煌,外观内观极其壮丽。整座祠堂由上、中、下三厅组成,主体建筑采用中轴线对称的宫廷布局。整体为砖、木、石结构,主体及支撑部件均由木榫卯眼连接,无丝毫铁钉、钢筋、水泥。祠堂竖造精良,精雕细琢,栋宇辉煌。其中:祖座仙人桥1座,祖座柱、包角柱各2根,四角厢房4间,下天井园石柱8根,左右壁柱24根,堂柱28根,方牌画梁60根,柱架上面短柱64根,上下瓦梁365根,门堂左右立石柱各1根,石柱上的燕巢有龙头60个,石柱旁蹲立雄、雌狮子一对,大门左右配有石鼓两面,此象征阴阳相合,日月同辉。综观整座古祠,重檐歇山形式,两侧山墙由青砖砌成墙上雕有伸出屋檐的龙头左右侧门有篆体“文魁”“忠武”四字。正门前坚有两根正方形石柱,每柱一联,上联为“历明室清代以来绍述老子数典不忘柱史”,下联为“揽南岭川之胜昭垂忠武建祠长耀中州”。
简介
“李氏宗祠”位于江西全南县乌桕坝乡,与乌桕坝乡政府仅有一墙之隔。
祠宇结构
“李氏宗祠”,始建于明代万历年间,占地面积约有一千五百平方米,外形与结构均为龙南市、全南、定南县三县褚祠之冠。整座祠堂分上、中、下三厅,内有两个天井,青砖灰瓦,雕梁画栋,祠堂两侧墙上雕有伸出屋檐的龙头。左右侧门分别有篆体“宗亲”、“居祥”四字。正门前竖起两根四方型石柱,每柱一联,上联为“历明室清代以来绍述老子数典不忘柱史”;下联为“揽南岭桃川之胜昭垂忠武建祠长耀中州”。据说此联系一九三O年修时所刻。石柱前有一对笑容可掬,呈调皮状的石狮,可分雄雌,那雄根裸露的样子令人忍俊不禁,这种模样的石狮,笔者还是头一次见到。大门旁分立两只石鼓,象征着李氏曾出过高官。门顶上横挂着“李氏宗祠”大匾,匾下悬挂着长方型“西平忠武第”的匾牌。正大门上画有栩栩如生的关羽张飞两将,两个小门也各有两个武将的画像。仰望门庭天花板,不但造型多样、结构严谨、做工精细,而且上面画满了形态各异十分逼真的人物图像、花鸟冬虫夏草、飞龙凤舞,令人惊叹叫绝。特别是几幅主母教子、子听母训的图画,更令人击掌称好,看后难忘。
纵观整座祠堂,从各种图画无不突出凤凰、荷花等女性特征。据一位老人介绍,这座祠堂就是为颂扬李氏老主母杨氏育子有为而建的。据全南县志记载,明代洪武年间,李氏家族李有言、李有教、李有敏等分别荣任南潭州知州、常德府同知、邵武府经历等官职,曾为李氏光宗耀祖,后人引以为荣。
的彩雕,十分好看。尤其是上厅的天花板上除了各种图画外,还书有不少李氏名人的古诗,充满着十足的文化韵味。另一位七十一岁的老人,在闲谈中,说起“文革”期间一件很有趣的事:祠堂门口的两尊石狮,不知被谁看中,派人来到乌桕坝,准备将石狮搬运到全南县城,可是任人怎么吊也丝毫不动,只好作罢。有人说这是神灵在保护。后来有人猜想,恐怕建祠时,石狮已同地下建筑物连成一体,不然怎么就吊不起来?
历史
乌桕坝李氏祖先,于明洪武年间(1368—1398),从广东仁化石塘徒居桃川之源一乌桕坝开居创业。明万历年间(1573—1619年)选址在空旷的“乌桕坝”建造李氏宗祠。占地总面积约2608.5平方米,建筑实用面积698.2平方米,高度分别为大厅9.91米,中厅9.18米,下厅8.81米,大门屏风高6.9米。左边原有厢房七间,约200平方米,门坪461平方米,池塘244.8平方米,左、右内院有空地及其他建筑约728平方米。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
目录
概述
简介
祠宇结构
历史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