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电报学堂创办于清
光绪六年(1880年),于1900年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期间停办。原址坐落于天津东门外扒头街,后选新址于天津法租界紫竹林(今吉林路承德道一带)一带,是当时中国近代第一所工业技术学校亦是中国最早的电报学校。
北洋电报学堂的前身是1878年
李鸿章在天津机器局内附设的
天津电报学堂。1879年,时任
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的李鸿章在天津老城和北塘大沽口炮台之间由
天津机器制造局电报学堂师生参与架设了一条长约六十公里的电报线作为电报信息传送的工具。之后,他又在天津东机器局和直隶总督衙门之间架设了一条长达六点五公里的电报线。1880年9月16日,李鸿章又在
天津市和
上海市之间架设了一条电报线,从而使两座当时中国比较大的城市之间得到电报上的通信。1880年10月4日,
李鸿章奏请设立北洋电报学堂为
清朝培养电报人才。他的上奏得到批准后,北洋电报学堂于当年成立。1880年10月6日,北洋电报学堂开学。清末政治家,
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
盛宣怀聘请雇用了一批聘期为一年的丹麦大北电信公司的技师以及
法国和英国籍的教师为学生教授数学、制图、英文、电磁学、电测试、材料学、基础电信、仪器规章、电报实习、国际电报公约等二十门课程来训练管报生。当时,北洋电报学堂招收学员的年龄主要在16岁至22岁之间。1886年9月,北洋电报学堂迁至天津法租界位于紫竹林地区的新校舍。1895年,北洋电报学堂设有4个班、50名学生。1900年,
八国联军攻占
天津市期间,北洋电报学堂被迫停办。
据统计,北洋电报学堂自创办到停办共有毕业生三百余人,入学时
英语和
数学基础比较好的学生可在入学四五年后毕业,所有的毕业生都被分配到各地的电报分局工作,一些不胜任工作的毕业生被送回北洋电报学堂进行补习。天津至
上海市的电报线竣工后,
清朝当时计划在上海和
广州市之间以及
苏州市与天津之间架设电报线,因此就急切需要电报管报生,
李鸿章为此特地奏请
光绪批准北洋电报学堂续办一年并建议除去招收在校的三十二名学生以外,再招收四五十名英文专业的学生。李鸿章预期这些学生在毕业之时能够立即被拨局派用。
北洋政府学堂原计划1883年之后停办,但后来因为各地电报人员的需求并来函要求该学堂继续兴办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