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肉瘤(英文:osteosarcoma),是最常见的骨原发恶性肿瘤,骨肉瘤好发于青少年,男女比例约为1.4:1。传统骨肉瘤被认为是一种"梭形细胞肉瘤"。它是一种倾向于退行性和多型性的肿瘤,大多数病例都由两种或是两种以上不同形态的细胞组成。特点是肿瘤产生骨样基质。
骨肉瘤最常见的发病部位是
股骨远端和胫骨近端,其次是肢骨近端,主要发生部位是干端,发生于骺端和骨干的病例相对罕见。骨肉瘤的真正病因不清。骨肉瘤主要症状为局部疼痛,多为持续性,逐渐加重,夜间尤重。可伴有局部肿块,附近关节活动受限。骨肉瘤发展到晚期可出现
消瘦、乏力、贫血等恶病质表现。实验室检查是骨肉瘤检查的辅助方法。大多数病例可以观察到
血清碱性磷酸酶升高。
标准影像学诊断步骤:应包括体检、原发病灶的影像学检查(X线片、局部增强CT扫描、局部增强MRI)、全身骨扫描和胸部CT;然后进行
活检(首选穿刺活检)获得
组织学诊断,完成骨肉瘤分期诊断。条件允许可应用PET/CT对肿瘤进行分期。典型的骨肉瘤的X线表现为骨组织同时具有新骨生成和骨破坏的特点。
骨肉瘤的治疗模式是包括术前化疗、手术和术后化疗在内的综合治疗。骨肉瘤辅助化疗推荐药物亦为大剂量
甲氨蝶呤、
异环磷酰胺、多柔比星、顺铂,给药方式可考虑序贯用药或联合用药。对于复发的骨肉瘤患者,建议行手术治疗,术后再次进行化疗。患者术后常见的近期并发症主要包括伤口不愈合、皮瓣坏死、伤口感染、神经损伤等,5年生存率可提高至50%~75%。患者术后应进行随访,随访的内容包括全面体检,局部X线、B超或CT,骨扫描,胸部影像学检查(胸部CT),功能评分和实验室检查。
分类
骨肉瘤尚无统一的分类系统,有些分类系统根据肿瘤所在骨的解剖部位(髓质、皮质内、皮质旁或骨膜、骨外或
软组织)、肿瘤的分化程度(高度分化、低度分化)、肿瘤形态或成分(成骨细胞型、成
软骨细胞型、成
纤维细胞型、小细胞型、
毛细血管扩张型)、病灶数目(单一或多发)等进行分类。
骨肉瘤亦可根据其细胞成分的多少、细胞的异型性(核的多形性)和核分裂活动来分级,一般采用Broder体系用1~4级表示,如分化良好的中心型骨肉瘤和皮质旁骨肉瘤为1级,少数为2级;骨膜型骨肉瘤多为2级;传统骨肉瘤则为3~4级;毛细血管扩张型骨肉瘤、继发性骨肉瘤及多灶性骨肉瘤常为4级。这种病理
组织学分级对临床治疗方法的采用及预后的判断具有重要意义。
病因
骨肉瘤的真正病因不清,但是有很多危险因素已确定,例如,骨生长迅速的患者更容易出现骨肉瘤,青春期发病率增加,以及典型的发病部位靠近
长骨生长中心干臂端,也提示了这一危险因素。
暴露于放射环境是唯一已知的环境危险因素,这一点被
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后发生的骨肉瘤病例证实。骨发育不良(包括佩吉特病)、骨纤维结构发育不良、
内生软骨瘤病和遗传性多发外生骨疣,这些疾病都增加了骨肉瘤的风险,特别是在放射线照射后。从放射暴露到出现骨肉瘤的时间间隔从3年到38年不等,取决于是否侵犯了正常或不正常骨质,以及放射治疗的周期。
该病也具有一定的基因易感性。原发性视网膜母细胞瘤基因(RB基因)突变(胚胎性视网膜母细胞瘤)如果接受了
放射治疗,将有很高的风险发展为骨肉瘤。值得注意的是,位于染色体带13q14的视网膜母细胞瘤的基因位点也被发现与一些散在的骨肉瘤有关。此外,利-弗劳梅尼综合征(TP53突变)以及Rothmund-Thomson综合征(也就是具有先天性骨缺陷、头发和皮肤发育不良、性腺功能低下、
白内障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也有较高风险出现骨肉瘤。
流行病学
发病率
骨肉瘤是最常见的骨原发恶性肿瘤,年发病率约为2~3/100万,占原发骨肿瘤的11.7%。在美国,骨肉瘤的发病率是每年400例(小于20岁人群中,每百万人中平均有4.8例),是青春期第三常见的恶性肿瘤。在非裔美国人中的发病率略高于白人。发生在四肢的骨肉瘤的发病率随着年龄稳步增长,并在青春期出现一个相对明显的增长,这被发现与发育高峰期相一致。
常见人群
骨肉瘤好发于青少年,男女比例约为1.4:1。
发病部位
骨肉瘤最常见的发病部位是股骨远端和胫骨近端,其次是肢骨近端,这三个部位大约占到所有肢体骨肉瘤的85%。骨肉瘤主要发生部位是干骺端,发生于骺端和骨干的病例相对罕见。
病理生理学
传统骨肉瘤被认为是一种"梭形细胞肉瘤"。它是一种倾向于退行性和多型性的肿瘤,大多数病例都由两种或是两种以上不同形态的细胞组成。
骨肉瘤是一种不规则、钙化的破坏性肿瘤,由混合有小灶样恶性类骨质(或骨)的肉瘤细胞组成。肿瘤可能血供丰富,具有扩张的
毛细血管及海绵状结构。可以发现其他组织,例如软骨、纤维状或黏液瘤样物质,因此,根据
细胞分化方式,出现过大量关于骨肉瘤不同变异型的命名,如传统分型(也就是成骨细胞型、成软骨细胞型、成纤维细胞型)、血管扩张型、多病灶型、皮质骨型或骨膜型等。但
组织学类型与预后不相关。骨肉瘤亚型有11种。骨肉瘤是级别梭形细胞肿瘤,常见于骨发育生长最端腔骨。大多数骨肉痛生长在
骨髓腔内,病变是皮质旁骨肉瘤,常发生在
股骨远站质旁变异型为骨膜骨肉瘤,常累及股骨远端后方,病变的严重性表现介于皮质旁骨肉瘤及经典骨肉瘤之间。
经典骨肉瘤
经典型骨肉瘤组织学形态多样,HE 诊断要点包括:①浸润性生长方式,肿瘤替代
髓腔组织,包围并浸润
宿主骨小梁生长,破坏哈弗斯系统。②肿瘤细胞异型性及多形性常明显,可以呈上皮样、
浆细胞样、纺锤型、小细胞型、梭形细胞型等,但有时由于骨样基质围绕,肿瘤细胞小而看似正常,这些细胞可部分混合存在。肿瘤细胞胞浆常嗜酸或透亮,坏死及病理学核分裂象易见。③肿瘤性成骨可多可少,形态多样,可呈编织状、花边状、细网状、斑片状、佩吉特(Paget)骨病样等,“脚手架”现象及同时合并存在肿瘤性软骨并不少见。经典型骨肉瘤分为多个
组织学亚型,最常见的亚型依次为成骨型(76%~80%)、成软骨型(10%~13%)和成纤维型(10%)。经典型骨肉瘤是高级别恶性肿瘤,无需进行组织学分级。
其他骨肉瘤
骨内高分化低度恶性骨肉瘤
骨内高分化低度恶性骨肉瘤少见,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局部疼痛,少数病例局部肿胀,亦可无症状,或仅在影像学检查后发现。发病部位多在
股骨或胫骨,少数在下颌骨或跟骨。大体观肿瘤为实质性,膨胀性生长,边界较清楚。主要由纤维及骨组织组成,梭形细胞直接成骨,瘤细胞不及普通型骨肉瘤那样异型。此型较普通骨肉瘤预后好。
皮质内骨肉瘤
皮质内骨肉瘤罕见。发病年龄较常见型稍大,局部疼痛为主,好发于胫骨及股骨骨干,不同于普遍型部位。CT对诊断有帮助,肿瘤位于骨干的皮质内,为局限性透光区,周围硬化。
髓腔及
软组织一般不受累。镜下骨皮质被不规则的肿瘤性钙化及骨样组织侵蚀,
组织学多属骨母
细胞性骨肉瘤。
骨表面性骨肉瘤
对此类骨肉瘤已有较深的认识,并被认为是与常见型骨肉瘤不同的独立类型,骨表面骨肉瘤分四个亚型。
毛细血管扩张性骨肉瘤
约占骨肉瘤的1%。影像学为
髓腔内溶骨病变,边界不清,类似"吹气"样改变,很少硬化。有向骨骺和关节软骨方向蔓延的趋势。易发生病理性骨折。肉眼观肿瘤体积大,边界模糊,肿瘤内大量相互连接的血腔,血腔大小不等,质地软、脆。镜下见扩张的血管腔,间隔内为异型的肉瘤细胞,可观察到肉瘤细胞直接成骨,常伴有纤维组织分隔及多核巨细胞。预后很差。毛细血管扩张性骨肉瘤是骨肉瘤一种少见的亚型,肿瘤中有多个扩张的血管和囊腔,血管充满血红蛋白和血块,类似动脉瘤样骨囊肿的形态,囊腔间和管壁周为骨肉瘤细胞,细胞间可见多少不等的骨样组织形成。
临床表现
主要表现
临床分期
对新诊断骨肉瘤患者进行肿瘤分期是必要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不同分期骨肉瘤的预后和治疗原则有很大差别,骨肉瘤通常使用SSS分期系统,也称为MSTS分期系统,适合于外科治疗,内科医生更常采用AJCC分期。
骨及
软组织肿瘤外科分期系统(SSS分期)Enneking提出的SSS外科分期系统是临床上使用最为广泛的分期系统,此系统被美国肌肉骨骼系统肿瘤协会(Musculoskeletal Tumor Society,MSTS),又称MSTS外科分期。此系统根据肿瘤的组织学级别、局部累及范围和有无远隔转移进行分期:肿瘤病理分级用G(即Grade)表示;肿瘤解剖定位用T(即site)表示;有无局部与远隔转移用M(即metastasis)表示。
肿瘤病理分级G反映肿瘤的生物学行为和侵袭性程度:G0良性,G1低度恶性,G2高度恶性。解剖定位T:T0示囊内,T1示囊外间室内,T2示囊外间室。分期的第三个主要因素是有无区域及远隔转移,M0为无转移,M1为存在转移。
检查诊断
诊断原则
成骨性骨肉瘤可以在早期发现血液中骨源性
碱性磷酸酶增高,病理诊断是治疗的依据。进行活体组织检查,尽快得到
病理学检查的确认,对明确诊断和治疗有重要意义。
检查项目
实验室检查
实验室检查是骨肉瘤检查的辅助方法,主要包括血象、血生化、
血清酶学检查和肿瘤特异性标记物的检查。如
乳酸脱氢酶、
碱性磷酸酶与骨肉瘤诊断及预后相关。
大多数病例可以观察到血清
碱性磷酸酶升高,与肿瘤细胞的成骨滑活动有关。血清碱性磷酸酶升高对于预后有重要意义,如果手术完整切除肿瘤后,血清碱性磷酸酸会下降至正常水平,肿瘤复发时可再次升高。部分病人血清乳酸脱氢酶也可升高。
影像学检查
疑似骨肉瘤的患者的标准影像学诊断步骤:应包括体检、原发病灶的影像学检查(X线片、局部增强CT扫描、局部增强MRI)、全身骨扫描和胸部CT;然后进行
活检(首选穿刺活检)获得
组织学诊断,完成骨肉瘤分期诊断。条件允许可应用PET/CT对肿瘤进行分期,为化疗后疗效评估提供基线值。
病理检查
骨肉瘤治疗前应通过
活检获得
组织学诊断依据,推荐行穿刺活检。
鉴别诊断
骨肉瘤的诊断是在明确肿瘤细胞分泌的类骨质后作出的。组织学上,类骨质是致密的,粉红色的,多型性的,细胞间物质。有时需要区分它与其他的嗜酸性细脚外物质如纤维和淀粉。明确区分类骨质和非骨样
胶原蛋白有时有些困难。
治疗
治疗原则
骨肉瘤的治疗模式是包括术前化疗、手术和术后化疗在内的综合治疗。
外科治疗
外科边界
对于骨肉瘤手术治疗,Enneking等最早提出外科边界的概念,Kawaguchi对此进行了进一步研究,在术前化疗后根据影像学的检查结果,最终外科边界分成四类:根治性边界、广泛性边界、边缘性边界和囊内边界。
手术方式选择
经典型骨肉瘤需要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手段。肢体骨肉瘤的外科治疗方式通常分为截肢和保肢。截肢仍然是治疗骨肉瘤的重要手段之一,截肢的适应证包括患者要求截肢、化疗无效的IIB期肿瘤、重要血管神经束受累、缺乏保肢后骨或
软组织重建条件和预计义肢功能优于保肢。大约90%的患者可接受保肢治疗。保肢适应证包括IIA期肿瘤、化疗有效的IIB期肿瘤、重要血管神经束未受累、软组织覆盖完好和预计保留肢体功能优于义肢。远隔转移不是保肢的禁忌证,有效的化疗反应仍然是保肢治疗的前提。
保肢手术
保肢手术包括肿瘤切除和功能重建两个步骤。在对骨肉瘤的治疗上也要满足肿瘤学及骨科学两方面的要求,即完整、彻底地切除肿瘤(细胞学意义上的去除肿瘤)及重建因切除肿瘤所造成的
股骨肌肉系统功能病损(骨及
软组织的重建)。
保肢手术的重建方法包括骨重建与软组织重建。目前临床上最普遍的重建方法为人工假体置换,可以提供足够的稳定性和强度,允许早期负重行走,目前组配式假体功能良好,易于操作,但人工假体最主要的问题仍然是松动、感染和机械性失败等并发症,影响患者的长期使用和肢体功能。
生物重建方式包括异体骨关节移植,其最大优点是可以提供关节表面、韧带和
腱膜附着,但缺点是包括感染、骨折等在内的并发症发生率高;游离或带血管蒂自体骨移植,该重建方法的优点是生物性重建、无排斥反应、愈合率高,但缺点是手术复杂、适应证较少、容易导致供体部位的并发症;瘤段灭活再植术,目前应用相对较少;旋转成型术,适用于儿童患者,可以获得相对较好的肢体功能,但肢体的外观不佳,年龄较大的患者容易存在心理接受方面的问题。
外科治疗的其他问题
内科治疗
化学治疗
二线治疗/靶向治疗
骨肉瘤暂无证据级别较高、能明显提高生存率的二线治疗/靶向治疗,一线治疗失败后,首选推荐患者参加
临床试验。骨肉瘤二线药物治疗/靶向治疗方案
循证医学证据力度均较弱,应用较多的为
吉西他滨联合多西他赛、
依托泊苷联合
环磷酰胺 或
异环磷酰胺、
索拉非尼和帕唑帕尼等几个方案。
抗血管生成治疗
围手术期给予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治疗骨肉瘤能够显著地提高无远处转移生存率和疾病无进展生存率,安全性好,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放射治疗
骨肉瘤是一种对放疗不敏感的肿瘤,在大剂量放疗后大多数患者仍有明显的肿瘤残存,局部控制率低,因此,不能用单纯放疗来治愈骨肉瘤。放疗的作用主要是辅助性治疗或姑息治疗,对于不能手术切除的病变或拒绝截肢的患者,局部放疗有一定的作用。
少见部位骨肉瘤的治疗
骨盆、骨、
脊柱及其他部位的骨肉瘤发病率低,其治疗结果差于四肢经典型骨肉瘤。临床有效证据少。
随访
随访时间
推荐的随访时间间隔为:手术后最初2年,每3个月一次;第3年,每4个月一次;第4、5年,每6个月一次;以后,每年一次至术后10年。
随访项目
随访的内容包括全面体检,局部X线、B超或CT,骨扫描,胸部影像学检查(胸部CT),功能评分和实验室检查。如怀疑有复发可能,需行局部增强CT检查。全身骨扫描、实验室检查和肢体功能评分在术后5年内,每6个月检查一次,术后5年以后,每年检查一次。
预后
肿瘤的复发
Jeys等提出了Birmingham分期系统用于预测复发风险,其中引入肿瘤坏死率(≥90%和\u003c90%)和外科边界(\u003e2mm和\u003c2mm)两个因素,最终分为1a、1b、2a、2b四级,其5年无复发生存率分别为98.6%、91.7%、84%和76.1%,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对于复发的骨肉瘤患者,建议行手术治疗,术后再次进行化疗。通常认为:对于复发时间间隔小于术后一年的患者,建议换二线方案化疗;复发时间间隔超过一年者可考虑原一线方案化疗;术后边缘阳性者,如果能够接受手术可考虑行扩大切除或截肢术,如果不能接受手术可考虑行局部放疗。
肿瘤的转移
转移性骨肉瘤的二线治疗是骨肉瘤化疗的难点,长期生存率不足20%。如果化疗有效,对肺转移病灶行外科切除是非常必要的。对于进展期骨肉瘤患者建议进行姑息性切除或截肢,不能切除者应进行放疗,即使有远隔转移也应考虑手术治疗,并强烈建议加入
临床试验研究。支持治疗是晚期患者多采用的治疗方案。
术后并发症
患者术后常见的近期并发症主要包括伤口不愈合、皮瓣坏死、伤口感染、神经损伤等。远期并发症包括
假体松动失效、植骨吸收或不愈合、双下肢不等长等,其中假体失效患者需要行人工假体翻修手术,植骨不愈合患者需要再次手术植骨,或者换用其他重建方式进行治疗。
历史上,截肢曾经是治疗骨肉瘤的标准方法,仅10%~20%的患者能够长期存活。随着现代影像学的不断进步和外科技术的不断提高,尤其是化疗的广泛应用,骨肉瘤的综合治疗水平得到大幅度提高,骨肉瘤的保肢治疗成为趋势,5年生存率可提高至50%~75%。
历史
国际骨肉瘤治疗发展简史
肉瘤(sarcoma)这个词出现在2000多年前,但骨肉瘤(osteosarcoma)这个词直到1807年才由Boyer首先提出。文献可见的最早的外科治疗记载是在1882年,由Weinlechner报道1例肋骨骨肉瘤的局部外科切除和
肺转移瘤切除术。骨肉瘤的
流行病学特征和肺转移的特征最早是在1883年由Eve记载。1898年Parham首先报道46例骨肉瘤的治疗分析,此后很长一段时间内,骨肉瘤的治疗仅限于外科手术,以截肢为主。Carter等回顾性总结了1946~1971年的文献,结果显示1286名患者的5年生存率平均为19.7%(16%~23%),其他约80%的患者发生肺转移。
1961年,Evans]最早将
丝裂霉素C用于17例转移性骨肉瘤患者的治疗,结果显示有4例获得了反应。遗憾的是,后来一些学者重复此实验并没有得到类似的结果。1963年,Sullivan等报道苯丙氨酸
氮芥对骨肉瘤有一定的疗效,治疗的14例患者中有2例获得了反应。1968年,美国Andson医院开始使用
长春新碱、放线菌素D及
环磷酰胺三药联合治疗非转移性骨肉瘤,结果12例患者中有4例获得了54个月以上生存。1972年,Cores等报道阿霉素治疗13例骨肉瘤,其中4例获得了较好的效果;同年Jaffe等报道大剂量
甲氨蝶呤和四氢叶酸解救方案治疗骨肉瘤肺转移患者,结果10例患者中4例治疗有效。但是,直到Rosen等相继将这些药物联合用于骨肉瘤的术后治疗,骨肉瘤的辅助化疗才真正拉开了序幕。
在辅助化疗出现前,骨肉瘤的治疗方式主要是截肢。在20世纪70年代,非对照的辅助化疗骨肉瘤获得的无事件生存率为35%~60%,这个结果曾经受到美国Mayo医学中心(Mayo Clinic)的质疑,因为随着外科手术技术的提高,Mayo医学中心的骨肉瘤无事件生存率已经从20世纪60年代的13%提高到20世纪70年代的42%。为了证实辅助化疗的作用,Mayo医学中心设计了一个
随机对照试验,一组给予手术及术后中等剂量的
甲氨蝶呤化疗,另一组为单独手术治疗组;结果单独手术治疗组的6年无瘤生存率为44%,化疗组为4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果显示辅助化疗并不能提高生存率。20世纪70年代,随着辅助化疗研究的进行,外科技术也有了快速的发展,从而使得一部分患者可以接受人工
假体置换而避免截肢。但是,人工假体的个体化设计和生产需要2~3个月的时间,Rosen等为了避免患者在等待手术这段时间无治疗,设计了一个术前化疗方案,给予甲氨喋呤(200mg/kg)、长春新碱(15mg/m2)、
阿霉素(45mg/m2)化疗,每种药物循环一次后手术,这就是最早的新辅助化疗方案。目前,大量研究表明新辅助化疗不能在辅助化疗的基础上继续提高生存率,但有效提高了手术保肢率。至此,形成了沿用至今的标准骨肉瘤治疗方案:新辅助化疗-手术-辅助化疗。
中国骨肉瘤治疗发展
中国对于骨肉瘤的最早记载可见于2000年前
春秋战国时期《
黄帝内经灵枢》,其描述为"发于膝,名曰,其状大痈,色不变,寒热,如坚石,勿石,石之者死。"后来《华佗神医秘传》曰:"(石)肿不变色,漫肿疼痛,坚硬如石。"《
外科精义》及《
外科证治全书》对此均有描述。
现代中文
医学文献对骨肉瘤的记载要追溯到1958年《中级医刊》(现名《
中国医刊》),以病例报告的形式出现,但因为缺少X线检查,只能是临床诊断。1959年《天津医药杂志》首次大宗(85例)报道骨肉瘤,并附有临床病理分析。但此后很长一段时间的病例报道大多为中医治疗记载。真正西药治疗的首次研究报道直到1974年由《
肿瘤防治研究》杂志报道,研究为"抗癌新药消瘤芥(AT-1258)的研究"。需要指出的是,中国对国外研究的进展了解丝毫也不落后:1973年,Jaffe等在Cancer上发表的大剂量
甲氨蝶呤治疗转移性骨肉瘤文献,1974年就由王德元翻译出版在《国外医学参考资料(肿瘤学分册)》杂志上。
北京积水潭医院于20世纪50年代在国内率先开展了骨肉瘤的治疗,在宋献文教授和
孙燕院士的带领下,几乎与国际同步,于20世纪70年代率先在中国开展骨肉瘤的辅助和新辅助化疗。在50余年的临床实践中,逐渐形成如下的化疗方案:术前化疗4~6个疗程,其中
甲氨蝶呤8~12g/m2、
异环磷酰胺3g/m2连续5d,
阿霉素30mg/m2连续3d,顺铂120mg/m2;化疗期间WBC\u003c3×109/L时给予粒细胞
集落刺激因子治疗。术后化疗中,6个疗程为一周期,进行2~3个周期,周期间隔1~3个月,持续1~1.5年,仍以甲氨喋呤、异环磷胺为主单药化疗,交替使用阿霉素和顺铂。
在著名肿瘤学专著《DeVita,Hellman,and Rosenberg's Cancer: Principles\u0026Practice of Oncology》(第9版)里,曾特别关注到中国骨肉瘤的综合治疗状况,中国骨肉瘤的综合治疗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2005年国内报道了病例数最大的骨肉瘤治疗回顾性研究,共189例患者,定义完成上述化疗方案的为规律化疗,因各种原因不能完成或未化疗的定义为非规律化疗,结果显示规律化疗5年生存率78.5%,而非规律化疗仅为35.2%;两组病例总保肢率为69.8%。此研究结果显示,中国的骨肉瘤患者规律化疗5年生存率和保肢率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2007年12月,
中国抗癌协会(China Anti-Cancer Association,CACA)肉瘤专业委员会成立化疗学组,学组成员由来自国内不同地区的18名专家组成,
牛晓辉教授担任组长,标志着中国骨肉瘤规范化进程的开始。
CACA化疗学组第一次会议暨骨肉瘤化疗
高峰论坛于2008年7月19日在北京召开。此次会议真正意义上对骨肉瘤进行了多学科讨论,来自全国各地的骨肿瘤外科、肿瘤内科和肿瘤病理等专家为制定适合于中国骨肉瘤患者的标准化疗策略出谋献计。本次会议旨在为骨肿瘤外科专家和肿瘤内科专家提供一个交流的平台,讨论骨肉瘤化疗的标准化和规范化进程,进而推动骨肿瘤治疗多中心、多学科的协作。在本次会议上,全国17家医院的骨肿瘤学科代表做了"骨肉瘤治疗经验分享"专题报告。对数据的汇总分析显示:共2015例骨肉瘤患者,接受新辅助化疗的病例占64.7%~100.0%,平均为77.0%;接受辅助化疗的病例占8.0%~35.3%,平均18.0%;5年生存率37.5%~77.6%,平均64.0%;5年无疾病生存率为34.8%~69.0%,平均为64.0%。从结果可以看出,中国骨肉瘤治疗存在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对化疗重视不够。
2009年4月24日,在
孙燕院士和
秦叔逵教授的建议下,中国成立了CACA临床肿瘤学协作专业委员会,后更名为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hinese Society of Clinical
肿瘤学,CSCO)骨肉瘤专家委员会(后改名为肉瘤专家委员会),
牛晓辉担任主任委员。2009年4月25日,第二届全国骨肉瘤化疗
高峰论坛于在南京召开,本次会议的主题是"骨肉瘤多学科规范化综合治疗,形成共识,推广理念,普及教育"。
2010年4月,CSCO骨肉瘤专业委员会和CACA肉瘤专业委员会化疗学组联合推出代表着骨肉瘤规范化诊治标准的首部文献——《经典型骨肉瘤诊断与治疗路径》,并在《
中国骨肿瘤骨病》上发表,这被称为"骨肉瘤规范化治疗进程的关键一步",因为随着该路径的深入应用,更多的骨肿瘤专家和学者参与到该路径的修订中来,最终为形成适合中国国情的相关指南性文件做准备。
2012年10月,《经典型骨肉瘤临床诊疗专家共识》和《经典型骨肉瘤临床诊疗专家共识的解读》同时在《
临床肿瘤学杂志》上发表,标志着中国骨肉瘤的规范化诊治推广取得了更大的进步。
2018年4月22日上午,《CSCO经典型骨肉瘤诊疗指南》(
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在南京正式对外发布,这是CSCO肉瘤专家委员会历时1年余,经过反复讨论和修改的结果,这是中国真正意义上的首部骨肉瘤诊疗指南,该指南彻底改变了中国没有骨肉瘤诊疗指南的历史。不同于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NCCN)或者欧洲肿瘤内科学会(European Society for Medical Oncology,ESMO)指南,《CSCO经典型骨肉瘤诊疗指南》的重要特点是兼顾中国地区发展差异、药物和诊疗手段的可及性以及肿瘤治疗的社会价值三个方面,提出基于证据类别、兼顾可及性和专家推荐等级的指南,更适合中国目前的临床实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