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台镇
吉林省四平市伊通县的下辖镇
景台镇坐落于伊通满族自治县,面积244.03平方公里,辖17个村。年均气温5.8℃,年日照时数2388.9小时,无霜期130天左右,年平均降水量608.4毫米。景台镇,隶属于吉林省四平市伊通满族自治县,地处伊通满族自治县北部。截至2020年11月1日,景台镇常住人口为21085人。
1949年,改景台区。1956年,改景台公社。1983年,公社改乡。1985年,乡改镇。截至2020年6月,景台镇下辖1个社区、17个行政村。
由驻地景台街场得名,清代康熙初年开发,民国时增设有区公所、警察公所;伪满统治时期,曾设村。
截至2018年末,景台镇有工业企业6家,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76家。
历史沿革
清康熙八年(1669年),属伊通州
民国属乐山市、靠山2区。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设景台乡。
1949年,改景台区。
1956年,改景台公社。
1983年,公社改乡。
1985年,乡改镇。
由驻地景台街场得名。清朝康熙年间初年开发。民国时增设有区公所,警察公所。伪满统治时期,曾设村公所。……1956年设乡,1961年改公社,1983年改乡,1985年建镇。1996年,面积148平方千米,人口2.1万人,镇政府驻景台街,辖赵家、锦山、封山、五台子、昌盛、秀山、富山、景台、青山、大榆树、范家、生石灰、岗子、边商14个行政村和东街、西街、粮库、林场4个居委会。2000年,撤销发展乡,将其所辖行政区域划归景台镇管辖。2003年?,面积225平方千米,人口37921人。
【邮编】130721【2010年代码及城乡分类】220323104:
原【发展乡】位于伊通满族自治县北部,距县城26千米。[沿革]1961年置公社,1983年改乡。1996年,面积96平方千米,人口1.2万人,乡政府驻毯子坊,辖绿化、孙家、东方红、立新、发展、姚家、永久、核桃背、房深、农林10个行政村。
地理位置
景台镇位于伊通满族自治县西北部,距县城32千米。
伊通满族自治县位于吉林省中南部,东经124°49′-125°46′、北纬43°3′-43°38′。东与双阳区接壤,西与公主岭市毗邻,南接东辽国东丰县磐石市,北靠长春市。总面积2523平方千米。总人口483000人;其中满族人口17.6万人,占全县人口总数的37.9%。
地处长白山脉东北平原过渡的丘陵地带。域内有16座火山锥体,称吉林伊通火山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均气温5.8℃,年日照时数2388.9小时,无霜期130天左右,年平均降水量608.4毫米。
位置境域
景台镇地处伊通满族自治县北部。东与长春市朝阳区乐山镇接壤,南与马鞍山镇和莫里青乡相连,西与黄岭子镇毗邻,北与公主岭市范家屯镇交界。  区域面积244.03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景台镇地处大黑山山脉中段北麓。地形多以丘陵为主。 
气候
景台镇四季分明、雨热同步,光照充足。多年平均气温5.4℃。年平均降水量541.8毫米。 
水文
景台镇境内河道属松花江流域,其中景台境内流域面积8.3平方千米,河流总长度110千米,河网密度2.3千米/平方千米。境内河流均为季节河,除汛期外,多数河流几乎干涸。主要河道有赵家河、锦山五台子河、秀山倡盛河、富山河、大榆景台河、范家河、石灰河、房身河、农林永久河、姚家河、绿化河、立新河、东方红河。 
自然灾害
景台镇主要的自然灾害有大风、虫害和干旱。旱灾多发生在春季和初夏时段,风灾多发生在6月下旬至7月中旬。 
自然资源
2011年末,景台镇境内已探明地下矿藏有硫铁、铅锌、花岗石玄武岩闪长岩碳酸钙安山岩等。已经建成云浮广业硫铁矿集团有限公司铅锌矿各1个,年产矿石19万吨;已经建成采石场42座建筑产建石料石料500万立方米;已建成白石矿2个,年产石灰石60万吨;经勘探东方红村境内还藏有石油和天然气资源。拥有牧草地6.3万亩。境内有野生动物106种,其红原鸡被列为列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有野生种子植物128种。
行政区划
县人民政府驻伊通镇。全县辖12个镇、3个乡。共有190个村,1168个自然屯。 
辖景台1个居委会和17个行政村。伊(通)范(家屯)公路过境。
2011年末,景台镇辖景台1个居民委员会,景台、赵家、锦山、五台子、倡盛、秀山、富山、大榆树、范家生石灰、房身、核桃背、永久、姚家、绿化、立新、东方红17个村民委员会;下设3个居民小组,143个村民小组。 
截至2020年6月,景台镇下辖1个社区、17个行政村,  镇人民政府驻景台村。
区划
景台镇各行政村下辖自然屯名称
赵家村:李家屯、赵家屯、鹿马山屯、宋家屯、董家屯、蒋家沟
锦山村:段家店、达子沟、银门洞、大围子、马家沟、邱家窑、庙岭屯
五台子:五台子屯、尹家沟、后山屯
昌盛村:瓦盆窑、东河北、西河北、得胜屯、大桥屯、小桥子
秀山村:贾家岭、王大院、何家屯、北岗子、白石沟
富山村:小黑牛窝、前二哈子、后二哈子、新立屯、周家屯、房家屯、张家屯
景台村:景台屯、二道河子、后大桥、景台八队、大黑牛窝
大榆树:腰屯、杨属园子、大榆树屯、王学坊、沙贝子、小石队
范家村: 前景杂铺、后景杂铺、西沟屯、前魏家、后魏家、河西屯、范家屯、大岗子屯、新立屯、小二岗子屯、北林子
石灰村:商家屯、陈家屯、石灰屯、西岭屯、边商一屯、边商屯、大有堂、太平屯
东方红村:王家屯、孙家屯、陈家屯、陈家沟、桥沟子、上台子、宋洪岭、马峰岭、胡家屯、东大门、姜家沟
立新村:于家沟、孙家沟、齐家沟、倪家屯、崔家沟、磨石场
绿化村:上刘屯、下刘屯、小桥子、毯子房、杨家屯、胡家塘房、上庙、下庙、后学房、花果山
姚家村:姚家屯、南沟屯、北沟屯
永久村:前园子、大成号、高恩屯、闫家屯
核桃背村:核桃背屯、孙家台、新中屯、上大门、下大门、夹皮山
房村:房身沟、石人背、新立屯 
人口民族
2011年末,景台镇辖区总人口33895人。总人口中,男性17120人,占50.5%;女性16775人,占49.5%。 
截至2018年末,景台镇户籍人口33188人。 
2021年7月12日,伊通满族自治县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景台镇常住人口为21085人。
经济
综述
2011年,景台镇财政总收入0.2亿元,比上年增长13%。从各主要税种看,完成营业税860万元,增值税40万元,企业所得税600万元,个人所得税200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5.2%、3.7%、10%、2.9%。人均财政收入9800元,比上年增长12%。 
截至2018年末,景台镇有工业企业6家,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76家。 
农业
2011年,景台镇有耕地面积13.8万亩,人均4.1亩。农业总产值4亿元,比上年增长15%。粮食作物以玉米为主,生产粮食9.3万吨,主要经济作物有大葱、大豆、蔬菜、山野菜、中草药等。畜牧业以饲养牛、生猪、羊、家禽、梅花鹿为主,牛存栏1.2万头,生猪饲养量3.5万头,羊饲养量7500只,家禽饲养量96万羽,梅花鹿饲养量1750条,生产肉类9780吨,畜牧业总产值1.5亿元,累计造林6.4万亩,其中防护林4.1万亩,经济林2.3万亩,林木覆盖率25%,大型农业机械1500台(辆),农民人均纯收入6108元。 
工业
2011年,景台镇工业总产值2.1亿元,比上年增长1%,工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31%。 
商业
2011年末,景台镇有商业网点162个,职工340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亿元,比上年增长4%;城乡集市贸易成交额0.7亿元,比上年增长6%。 
金融
2011年,景台镇各类存款余额1.7亿元,比上年增长13%;人均储蕃5000元;各项贷款余额0.7亿元,比上年增长11.4%。 
文化
历史悠久
伊通满族自治县是全省唯一的满族自治县,是满族的发祥地之一,有悠久的满族历史和传统文化,古称一秃、伊敦、伊屯,均系满语音译,源于伊通河名。位于吉林省中部、伊通河、东辽河上游,东经124°49′-125°46′,北纬43°3′-43°38′。东与双阳区接壤,南界东辽国东丰县二县,西南与梨树县相连,西、西北与公主岭市为邻,北与长市郊区毗连。全境东西长76公里,南北宽66公里,总面积2523.1平方公里,地处长白山脉东北平原过渡的丘陵地带。南、东南部为吉林哈达岭山脉,西北部为连绵起伏的大黑山脉,中西部为开阔的地堑平原,平原上散布着16座拔地而起的孤山,其中有7座状如北斗,得名“伊通七星山”,素有“七星宝地”、“七星落地”之称。境内有大小河流128条,分属辽河松花江两大水系,东辽河饮马河辉发河3个流域,年均降水量627.3毫米,年平均日照2536小时,无霜期138天。伊通满族自治县自然风光优美秀丽,民俗风情绚丽多姿、山清水秀、人文荟萃、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旅游资源丰富独特、神奇秀丽、美韵天成,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交相辉映、特色鲜明、天趣横生,旅游景点星罗棋布、处处充满了山之神韵、水之灵秀。有成因机制独特的吉林伊通火山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众多的文物古迹、丰富的支票物资源、源远流长的小溪河流,以及满族朝鲜族等少数民族风情民俗,这里拥有迷人的风景,多样的文化,良好的治安,发达的交通,是科普考察、旅游观光、休闲度假的胜地,吸引着众多的中外游客前来观光游览。
交通
2011年,景台镇境内有县乡(镇)公路7条,总长140千米;辖区17个行政村均实现了村村通水泥路运输企业拥有货运汽车46辆、350吨位;客运汽车17辆310座位。年客运量35万人次,货运总量3000万吨。
社会
文体事业
2011年末,景台镇有文化艺术团体1个,农村文化大院2个,农村文化广场2个;文化站1个,建筑面积300平方米;公共图书室4个,藏书1.3万册;文化书屋9个;文化行业从业人员3人,体育场地31个。64%的村安装了健身器材,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员占常住人口的23%,广播电视站1个,广播综合覆盖率87.9%;有中央、吉林省四平市伊通满族自治县等16个电视频道在本地落户,有线电视用户0.97万户,电视综合覆盖率70.2%。 
教育事业
2011年末,景台镇有幼儿园6所,在园幼儿158人,专任教师18人;小学18所,在校生181人,专任教师224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2所,在校生849人,专任教师82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主要学校有伊通满族自治县第八中学、伊通满族自治县第二十七中学、景台镇中心小学校、景台镇九年一贯制学校,教育经费达0.1亿元,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0.1亿元。 
科技事业
2011年末,景台镇有各类科技人才3389人,其中专业技术人才420人,经营管理人才286人,技能人才95人,农村实用人才2588人。 
医疗卫生
2011年末,景台镇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19个,其中卫生院2个;病床20张,每千人拥有医疗床位0.6张。专业卫生人员41人,其中执业医师9人,注册护士26人,平均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1.2人,医疗机构(门诊部以上)完成诊疗0.79万人次,住院手术372台次,出院病人0.43万人次。重点医院有景台镇卫生院,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率为0,农村安全饮用水普及率14%,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21%;孕产妇死亡率为0。 
2011年,景台镇有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1208户,人数1360人,支出143.6万元,比上年增长30%,月人均88元,比上年增长30.37%;农村五保集中供养64人,支出17.3万元;农村五保分散供养319人,支出54.3万元,农村医疗救助456人次,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1418人次,共支出23.8万元,比上年增长12%;农村临时救济328人次,支出5.7万元,比上年增长14.3%。
旅游
旅游业已被列为县委、县政府的工作目标,已形成5个旅游区,以伊通镇为中心的东部旅游区,以大孤山为中心的西部旅游区,以营城子镇为中心的南部旅游区,以新兴乡为中心的北部旅游区。自然景观美丽,地貌形体复杂,山水秀美,构成了伊通满族自治县特有神奇、精犷、古朴、壮观的旅游资源特色。吉林伊通火山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产生于新生代第三纪渐新世至上新世,距今大约3380万年——870万年,1992年被列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是基性玄武岩“侵出式”这一独特的火山机制,奇特火山景观和特殊火山地质现象,这一独特的火山成因机制,国内外罕见,被专家称为“伊通型”火山机制,具有极高的科普考察、探险猎奇、旅游观光价值,其中:大孤山、西尖山构造奇特、景观优美,独具特色。大孤山满名为阿勒坦额墨勒,共有四峰,姿态各异,东北峰玄武岩柱,柱体截面多呈四边形节理柱直立产出,参差不齐,总体形态为塔形,多组石塔构成奇特的“塔林”,称“塔林峰”。中有“石炮”、“石炕”等天然景观;东南峰浑圆,极似一只大龟,称为龟峰,巨龟伸头探东,故称“大栗鳃角金龟望日”;西北峰状如巨象,称为“象峰”;西南峰峰顶开阔,建有青云亭,又名青云峰。山上旅游景点众多,建有蒙古包、朝鲜族赫哲族、维吾尔族等少数民族村,以及卧虎这龙王庙,青云寺等景观。西尖山满语名西勒富善岗,山体呈圆锥形,平地拔起,平地兀起,柱体截面多呈五边形六边形,直立产出,火山整体呈“伞骨”、“大厦”式,造型雄伟壮观,可与美国怀俄明州的“魔鬼之塔”相媲美。石门水库风景区位于伊通满族自治县东部,森林面积15平方公里,水面面积4427亩,群山环抱,山水旖旎,青山绿水,碧波粼粼;水天一色;古木参天;植被繁茂;林深叶密;怪石林立;山花馨芳,展现在游客面前的是一幅幅充满诗情画意的泼墨山水画面,令人赞不绝口,流连忘返。建有甘露寺、综合服务楼、打靶场、水上快艇等旅游设施。
人文景观渊远流长,厚重异常,悠久的满族历史和传统文化,留下了许多动人的传说和民族习惯,积淀了丰富的旅游资源。满族博物馆是全国第一家满族民俗馆,建筑面积3200平方米,展厅7个,馆藏文300余种,7000余件,是集收藏、展览、研究于一体的满族民俗基地,是展示满族历史、民俗、民风专业性博物馆,是四平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是吉林省社会主义科学院学术基础,萨满文化研究基地。绿色山庄位于县城南5公里处,幅员面积18平方公里,曾是清代著名的皇家阿木巴克御围场,康熙乾隆曾多次在此狩猎,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丰富,天然次生林和人工林交相辉映,地形地貌保存完好,是集成俗旅游、野生动植物养殖为一体的综合旅游景区,建有万佛塔,圆通寺,综合服务楼,度假村,人工湖等景观,有全国最大的室内镀金佛。还有印证历史变迁的清朝柳条边,御围场、古驿道等古迹,有寿山水库风景区、欢欣岭水库风景区,环碧山庄自然景点。
参考资料
景台镇.行政区划网.2016-07-30
伊通满族自治县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伊通满族自治县人民政府.2021-07-12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地理位置
自然资源
行政区划
人口民族
经济
文化
交通
社会
旅游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