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最优秀的小提琴家之一,毕业于
莫斯科莫斯科音乐学院。林朝阳曾经在世界级音乐赛事中获奖,包括
伦敦国际弦乐四重奏大赛、
意大利利比策国际小提琴独奏比赛、
俄罗斯杨波尔斯基国际小提琴独奏比赛。他是一位在小提琴独奏和弦乐四重奏两个领域均有建树的音乐家。2005年起,林朝阳开始
音乐创作和制作,涉及影视音乐以及流行音乐。
1994年,林朝阳去了
法国,之后又到了意大利,以为他去那里是为了实现一个小提琴演奏家的梦想。他笑了:“我去意大利是想在那里当画家。”
在意大利,林朝阳走了80多家画廊,其中大概有10家是做
中国画的画廊,他的一些自鸣得意的作品就永远地留在了那里,因为他被其中的几家骗走了画,而且也没拿到钱。
“后来,我住到一个意大利人的家里,他们家每周都开音乐会,在那里我认识了许多人,我的琴声也为我赢得了名声。当时,我还参加了一个四重奏团,总去
瑞士演出。每当我快没钱的时候,我就给我认识的一个剧院经理打电话,他那里老有
歌剧上演,一般是排练一周,演出一周,能挣很多钱,够我生活几个月。所以,我一打电话,他就知道我想干什么,关键是他知道我琴拉得不错”。
因为小时候经常去父亲所在的样板戏《
白毛女》剧组,林朝阳感受到了音乐的魅力,又因为对木工的东西感兴趣,他喜欢上了
小提琴。所以,当父亲把6岁的他从外婆家“拎”回自己的家后,给了他一把小提琴。“父亲问我喜欢吗,并且说可以把它给我,但前提是我每天得练琴,当时我毫不犹豫地答应了,可是第二天就开始后悔了。那时,我每天早上5点半或6点就起床开始练琴,练到7点15分,然后吃饭,之后就是狂奔到学校”。林朝阳与小提琴的缘分就这样开始了。 “小学三年级之前,我的学习特别差,经常是二三十分,简单的除法我一个星期也学不好。可是三年级之后,我的学习成绩突然就好了,小学毕业时我考上了
上海市一所著名的重点中学,但只上了几个星期,我就退学了,因为我想考
上海音乐学院附中。当时,我的老师说我会是个不错的搞理工科的,为我的退学而深感遗憾。我在家苦练了一年,考上了上海音乐学院附中”。在那里,林朝阳开始接触并喜欢上了四重奏,并因此真正打开了自己的“音乐之门”。当年,还是个学生的林朝阳被派往
英国参加
朴次茅斯国际四重奏大赛,不到20岁的他带着3个十五六岁的未成年人在这个国际上最重要的比赛中大展才艺,获得
小提琴四重奏第四名。大赛的目的实际上是为一些有艺术家潜能的年轻人提供一个机会。进入决赛的选手在音乐能力和潜力上水平都相差无几。 1988年,林朝阳到
苏联开始了留学生涯,6年里他“脱胎换骨”,不但正业有成,还做起了画家。
1996年,林朝阳应
中央音乐学院之邀回国,他认为自己也需要一个更大的空间,学校也能够提供一个相对稳定的环境,所以,生长于
上海市的他在北京扎了根。他不凡的才华使他回国一年后就当上了副教授。谈到教育,他对音乐本身的执著就更加显露无遗,“每个家长都希望培养出有教养的孩子,艺术也是一样,要培养出很有艺术趣味、健康的人,要使学生心中真正有感触。现今的艺术教学并不乐观,很少开发很本质的东西,就像有些孩子或业余爱好者,作出好的东西我们就会很羡慕,因为他们没有职业教育的束缚,可以直截了当地去表达。其实能够进入音乐学院的孩子,无疑他们的技术已经被肯定,一定是技术过人的选手。而培养一个孩子,应先是去喂他吃东西,继而叫他自己能够做饭,能挑选哪些才是好吃的。就像在艺术上,要教会他们如何去寻找食物,要开发大脑,挖掘艺术才能,为自己去创作作品,而不是纯艺术的堆砌。我把我的观念讲给别人,自己收获也很大,也许有一天我不从事音乐了,但我还是很快乐,累了就做一个欣赏者,因为我可以体会到音乐中的东西。你的技术帮不了别人的忙,见解却可以共享,可以讲给学生听。”
1981年,进入
上海音乐学院附中。1986年,任“上海音乐学院弦乐四重奏”第一小提琴手。1987年,获全国弦乐四重奏选拔赛第一名。1988年,在英国
朴次茅斯国际四重奏大赛中获奖。同年,毕业后获国家教委奖学金赴
苏联“
莫斯科国立柴可夫斯基音乐学院”学习,师从西赫姆萨耶娃教授(伟大的苏联
小提琴教育家杨波尔斯基的传人)。1994年,以小提琴专业、四重奏专业、
室内乐专业全优成绩获硕士学位。此后,在
意大利“利比策国际小提琴比赛”、
俄罗斯“杨波尔斯基国际小提琴比赛”等众多的国际比赛中获奖,从而成为我国惟一的一位在小提琴独奏和四重奏两个领域中,均在国际比赛中获奖的小提琴演奏家。1996年,应
中央音乐学院之邀回国任教。1997年,成为该院最年轻的小提琴和室内乐副教授。同年,成立中央音乐学院“北京四重奏团”。 1998年,成立中央音乐学院学生室内乐团并担任指挥。
林朝阳的音乐活动是多元的。除了继续他的独奏生涯,一九九七年,他创立了“北京弦乐四重奏”小组,并在国内外频繁举行演出,该小组的演奏获得已故著名音乐大师
艾萨克·斯特恩的高度评价。一九九九年,“
北京市弦乐四重奏”小组赴
瑞士由蒂契诺国家电台灌制
沃尔夫冈·莫扎特的弦乐四重奏专辑。同年,林朝阳首次以指挥的身份率
北京交响乐团公演,受到音乐同行的高度评价。在归国后的数年中,林朝阳为中国的广大听众举办了四百余场音乐会,形式包括
协奏曲系列、
室内乐系列、普及音乐会系列以及校园系列等等。与其合作的,包括中国主要的交响乐团以及音乐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