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萨克·斯特恩,1920年7月21日出生于
俄罗斯,美国小提琴家。美籍
苏联小提琴大师。生于音乐世家,六岁就开始学习钢琴,后随
旧金山交响乐团首席布林达学小提琴,同时从路易·帕辛格学习。十七岁在纽约市政厅举办独奏会,博得好评。1944年在
卡内基音乐厅开独唱会,自此名声大噪,成为美国代表性的小提琴家,活跃于世界各地。他的演奏音色很美,表现力丰富,技巧精确。是卡内基音乐厅的主持人、美国以色列文化基金主席和美国全国艺术委员会的创始者。斯特恩自1979年以来曾多次来中国访问演出。2001年因心脏病在纽约去世,终年81岁。
个人经历
艾萨克·斯特恩(1920.7.21 - 2001.9.22)是出生于
俄罗斯的犹太人后裔,未满一岁即随父母移居美 国。10岁时举行首场独奏音乐会,15岁以后便开始了职业音乐家生涯,20世纪40年代起已成为美国最活跃的著名小提琴演奏家之一。
斯特恩是一位技艺非凡的独奏家和
室内乐演奏家,毕生未曾停止过音乐会演出活动直至去世。北京音乐界和广大听众应能记得1999年11月19日第二届
北京国际音乐节闭幕式,后来被称为“世纪绝唱”的音乐会上,他应邀再度来京与
李德伦合作,两老于20年后又一次联袂演出
沃尔夫冈·莫扎特《G大调第三小提琴协奏曲》的动人情景,此时他已年届八旬,距病故仅只一年多。他的演奏活动持续了近70年,如果按他自己所说,婚后也依然每年几乎大半时光都在巡演中度过,一直到年老体衰才稍减音乐会密度,则认真计算起来他绝对应被列入演奏家演出频率最高档次。“献身”之说,仅此便已无可质疑。
斯特恩并非职业教育家,经历中没有专任或兼任
小提琴教师一说,但他在成名之后对于同行后辈及青少年音乐学子们的热切关爱与扶持却是音乐界对他广为称道的为人特色。也许是出于他自身成长历程,他一生中对发现音乐人才的关注几乎全似本能反应,并将热心帮助具有天赋素质和卓越才华年轻人的成长视为职责所在,这的确与有些名家对待同行后辈的态度颇不相同。曾得到他的帮助后来成为乐坛明星的演奏家们的名字确实可以列出长长一串,名声显赫的平科斯·祖克曼和
伊扎克·帕尔曼便是极好的例证,现今享有极高声誉的华裔大提琴家
马友友和年轻的新秀
王健也可以纳入其中。北京、
上海市以及
西安市的音乐界 都不会忘记他两度来华在几处音乐学院和大小音乐厅所举行的
小提琴公开课,那么长时间精力充沛地对大、小学生们细致、耐心、生动、精辟的上课教学示范,赢得了多么热烈兴奋雷鸣般的掌声。
劳伦斯·斯特恩在回忆录中提到有人认为他是想当“教父”,他表示:“我仅仅是在将过去岁月中朋友们曾经赋予我的东西传给他们。”回答得简单却真切。和培养新人一样,作为著名演奏家,他对新作品的关切和支持、推动也是很值得大书一笔的,回忆录中提及的数例苦练当代作曲家小提琴协奏曲新作获得轰动并继续推广,十分令人感动。其实
斯特恩和大多数著名音乐家最不同的一点并应该特别指出的是,他还是一位非常热心而且能干的“社会活动家”。这必须要与著名的
卡内基音乐厅事件联系起来说,这也成了他后半生音乐生涯中的大事。美国和国际乐坛许多人都知道,主要是由于他的不懈努力和积极活动,美国的,也是国际最具有声望的纽约卡内基音乐厅才得以在20世纪60年代初濒临拆除的危急时刻获救,并保存下来,随后并在他亲自介入下长期参与筹款翻修,经营决策,使这所有着重大影响的美国“音乐圣殿”直到如今仍旧闪耀着灿烂光辉。这是斯特恩在个人的职业演艺活动之外,又耗费已经有限的精力,为众多音乐家,也是对公共音乐生活和社会演艺事业所做出的巨大贡献。
演艺经历
1979年,斯特恩作为西方第一位来华演出的小提琴大师,在北京演奏了
沃尔夫冈·莫扎特的《 G大调第三小提琴协奏曲》,指挥正是
李德伦。
无法用语言描述艾萨克·斯特恩带来了什么样的震动,直到后来斯特恩本人在一次访谈中所说的话:“You can describe music, but you can‘texplain
信息技术 There is a wonderous mystery about just what makes the logic of musics osimpleand so inevitable when it comestofe the rin the right way.(你可以描述音乐,但你无法解释它。究竟是什么令到音乐的内在规律如此简单又如此的必然,这简直就是个奇迹。)” 1999年11月19日,斯特恩以音乐家和老朋友的身份再次访华,此时的
李德伦正在为保住惟一的一个肾住院,为了能和斯特恩再次合作,李德伦被四个弟子架上了指挥台,两个白发老人拥抱在一起的场面,和这场堪称“世纪末绝响”的音乐会一起,成为诀别。
由于斯特恩本人是犹太裔,这一血统促使他日后成为
人道主义战士。1979年
斯特恩第一次访华,不仅为长期处在封闭中的中国打开了一扇通往西方音乐世界的窗户,在演出结束后,斯特恩还带着家人在中国游历了一个月。
李德伦与斯特恩亲切相见
解
中原地区社会的状况。这次意义非同寻常的文化奥德赛被拍成了纪录片,名叫《FromMaoToMozart:IsEacSternInChina》(《从毛泽东到莫扎特:艾萨克·斯特恩在中国》),该片在1981年获得了
奥斯卡最佳纪录片奖以及当年戛纳电影节特别奖。西方媒体对该片评价甚高,尤其是“对艺术、对文明以及对
人道主义的理解方面的贡献。” 1999年,犹太人斯特恩第一次踏上了
德国的土地,但他拒绝演出,他此行的目的只是为了教学,”我这一次来德国访问,并不说明我有任何一点宽恕
纳粹德国的意思”斯特恩说,“但是不给别人改错的机会,这也是不人道的。我们的职责就是为了继续人类对美和人道的追寻。这才是大屠杀之后真正幸存下来的。”
一九七九年,这位音乐大师首次踏上了这片多灾多难的土地。他就是美国小提琴家艾萨克·斯特恩(IsaacStern),应中国政府邀请,前来北京、
上海市巡回讲学及演奏。斯特恩一家在中国呆了约一个月,不仅为劫后幸存、馀悸未消的民众带来了音乐女神的抚慰,更为后人留下了一部颇有意义的纪录片:《从“毛先生”到“莫先生”:斯特恩在中国》。这部纪录片曾获一九八零年
奥斯卡最佳纪录片奖,它详细记述了斯特恩在中国的所见所闻,譬如与刚获“解放”的
李德伦(时任
中国交响乐团指挥)、
谭抒真(时任
上海音乐学院副院长)等中国同行的交流,在座无虚席的剧场里生动活泼的MasterClass,以及他对当时国内音乐学子的观感……在短短一个多小时里,音乐超越了国族与
意识形态的阻隔,成为当时两个南辕北辙世界的共通语言,让人不禁想起华裔
大提琴演奏家
马友友,
美国小提琴家艾萨克·斯特恩访华演出。时任中国国家副主席宋庆龄与斯特恩留念。
他这些年来亦是与世界各地音乐家跨界(crossover)演出,用音乐来增进不同文化的沟通与了解。只是在我看来,
斯特恩和马友友的不同之处在于,前者一九七九年的“音乐外交”时在“竹幕”刚刚拉开之后,正如纪录片名所揭示的,《从“毛先生”到“莫先生”》的转变,对当时的共产中国所造成的文化震荡更不一般。二十余年如一梦。在更广泛的意义上,斯特恩当年实际上是用“音乐外交”来消除 中国与西方长期的隔阂,用异邦的“高雅艺术”来建立互信与了解。坚冰一旦打破,紧随
沃尔夫冈·莫扎特、
路德维希·范·贝多芬而来的,则是以好莱坞和
可口可乐为代表的西方
消费主义文化,且与时并进,不断“本地化”,以铺天盖地之势来刺激人们的感官欲望。时光流转,中国不仅早已从“毛先生”迈向“莫先生”,甚至更进一步,从这一个“莫先生”(Mozart)跃进到另一个“莫先生”或曰“钱先生”(Money)了。就任何一个变动中的社会而言,这种转变似乎并不值得大惊小怪。但讽刺的是,中美或中西之间横亘的“理念之墙”(WallofIdeas,借用《
纽约时报》专栏作家Friedman的说法),并没有因为中土这一“伪
资本主义”的转变而倾。在此问题上,似乎单靠“莫先生”的艺术神力亦无济于事。所以,今日重温纪录片《从“毛先生”到“莫先生”》,不禁有恍若隔世之感。尤其看到片中那个一九七九年的中国,刚刚摆脱了原教旨般的
共产主义统治,民众的面部表情和身体语言虽然还显僵硬,但在一股拂过神州的清新之气鼓舞下,大家对西方及外部世界的好感正在萌芽,无论是
上海市街头面对摄影镜头大胆讲英语,说他喜欢美国歌星的男青年,还是官方宴会上热情得有些过分,用英语“背颂”着革命外交套话的普通官员。
在《从“毛先生”到“莫先生”》一片中,
斯特恩不止一次告诫中国的音乐学子,不要只是着眼于技巧的训练。他说很多中国学生都掌握了高难度的演奏技巧,但对音乐的理解却远远不够。他们的演奏很娴熟,但阐释的音乐没有深度,因为没有用心去聆听去吟唱。片中还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细节,
李德伦和斯特恩讨论
沃尔夫冈·莫扎特,大谈
欧洲封建主义向
资本主义转变的时代背景,但斯特恩却不认为莫扎特的音乐天份和资本主义扯得上什么关系。(MusictalentasMozarthadparticularnothingtodowithcapitalism.)回首当年,
斯特恩中国之行已是陈年旧事,今天的中国音乐家不仅有技巧,也懂得怎样阐释西方音乐;李德伦虽已作古,但相信他若在世,亦很难认同关于莫扎特的那段
政治正确说教了。由此不妨多想一层,斯特恩虽是在谈音乐,但他对中国人的毛病实在看得很准。“莫先生”不仅是个技巧的问题,更是心灵感应或者观念层面的东西。如果没有心灵相通,就算你使出十八般武艺卖力演奏,你的“莫先生”亦只能停留在纯技术的层次。在这个意义上,虽然今天的中国对“莫先生”的理解已经大有进步,但对“德先生”和“赛先生”的理解,多少还停留在
斯特恩第一次来华的水平上。附记:
劳伦斯·斯特恩已于前年九月辞世。《从“毛先生”到“莫先生”》其实还有一个续集,名为MusicalEncounters,乃斯特恩二十年后再访中国并与当年部分朋友和学生相见的纪录。据
亚马逊网站网站看过该片的观众观感,斯特恩这次中国之行远不如二十年前谆谆施教那般耐烦,而且很多对话都是讲英语,略去了翻译的现成解说,生动感人不比当初。
主要作品
1944
约翰内斯·勃拉姆斯第一号弦乐六重奏 勃拉姆斯:
钢琴,
小提琴,
大提琴1号B大调三重奏。
1953 勃拉姆斯 G大调弦乐六重奏 Op. 36
1960 勃拉姆斯 降B大调弦乐六重奏 Op. 18
1983
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
安东尼奥·维瓦尔第:双小提琴协奏曲;艾萨克·斯特恩:60周年庆典
费利克斯·巴托尔迪的小提琴协奏曲,
路德维希·范·贝多芬:G、F大调浪漫曲
弗朗茨·海顿:伦敦三重奏
1985 艾萨克·斯特恩维瓦尔第晚会
1986
彼得·柴可夫斯基、
门德尔松:小提琴协奏曲
1987 巴赫:双协奏曲、第一、二号小提琴协奏曲;贝多芬:小提琴协奏曲;
沃尔夫冈·莫扎特:长笛四重奏;巴哈:小提琴协奏曲,BWV 1060
1988
德米特里·肖斯塔科维奇:第二钢琴三重奏,
大提琴奏鸣曲 约翰内斯·勃拉姆斯:A小调
小提琴、大提琴管弦乐乐
协奏曲。C小调第三钢琴四重奏第,作品60;
谢尔盖·普罗科菲耶夫:第一、二小提琴协奏曲;勃拉姆斯小提琴协奏曲
1989年
日语专辑 音乐,我的爱 普罗科菲耶夫:小提琴协奏曲1号和2 莫扎特:小提琴协奏曲Nos.4 5
1990年 勃拉姆斯,
门德尔松,
弗朗茨·舒伯特:三重奏 布拉姆斯钢琴四重奏 拉罗,
马克斯·布鲁赫,
维尼亚夫斯基:小提琴协奏曲
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
沃尔夫冈·莫扎特,勃拉姆斯:小提琴协奏曲 巴赫,莫扎特,
格奥尔格·泰勒曼,三重奏,四重奏舒伯特:小提琴奏鸣曲 幽默曲:最喜欢的小提琴曲
1991年
路德维希·范·贝多芬:第五钢琴协奏曲“皇帝”、三重协奏曲 贝多芬:全套三重奏 庆祝85周年音乐会
卡内基音乐厅 安东·德沃夏克:
大提琴协奏曲,小提琴协奏曲
安东·冯·韦伯恩:全集作品。 1 - 作品31
1993年,
彼得·柴可夫斯基小提琴协奏曲、弦乐小夜曲 福莱钢琴四重奏
1994年
小提琴名曲 神奇的音乐厅
弗朗茨·舒伯特名曲 勃拉姆斯名曲 贝多芬,
罗伯特·舒曼:
钢琴四重奏
沃尔夫冈·莫扎特小提琴与钢琴
奏鸣曲,K. 454,296和526 贝多芬钢琴三重奏“人鬼情未了”和“大公”巴哈:小提琴协奏曲,BWV 1041钢琴协奏曲,BWV 1056,布兰登堡协奏曲5号; 莫扎特:交响协奏曲,小提琴
协奏曲5号 勃拉姆斯:B大调六重奏。钢琴三重奏第1号B大调,作品8 舒伯特:C大调五重奏,D956\u0026B大调第5号交响曲,D485
1995年
音乐生涯第3集:巴赫,
路德维希·范·贝多芬,勃拉姆斯,
沃尔夫冈·莫扎特,贝多芬
钢琴三重奏“人鬼情未了”和“大公”;变化
弗朗茨·舒伯特,
弗朗茨·海顿钢琴三重奏;莫扎特:钢琴四重奏
贝拉·巴托克:小提琴协奏曲
伯恩斯坦/杜迪耶 小提琴协奏曲
阿尔班·贝尔格:小提琴协奏曲
谢尔盖·普罗科菲耶夫/巴托克:小提琴协奏曲,狂想曲1号
保罗·欣德米特/
克里斯托弗·潘德列茨基:小提琴协奏曲 伯格:钢琴
奏鸣曲,
恩斯特·克热内克:钢琴奏鸣曲第3号,
安东·冯·韦伯恩:钢琴变奏曲“,
阿希尔-克劳德·德彪西,拉威尔作品。
音乐生涯第一集:贝多芬,
约翰内斯·勃拉姆斯,
门德尔松,西贝柳斯。
沃尔夫冈·莫扎特:哈夫纳 小夜曲 莫扎特奏鸣曲,
小提琴与
钢琴卷II
路德维希·范·贝多芬,勃拉姆斯小提琴协奏曲
彼得·柴可夫斯基/西贝柳斯 小提琴协奏曲 巴哈:小提琴协奏曲,双协奏曲;
安东尼奥·维瓦尔第:四季协奏曲 莫扎特:小提琴协奏曲第1号-5;交响协奏曲;
维尼亚夫斯基/
马克斯·布鲁赫/柴可夫斯基:小提琴协奏曲 门德尔松/
安东·德沃夏克:小提琴协奏曲
1996年
莫扎特的名曲
莫扎特:小提琴奏鸣曲,卷III
弗朗茨·舒伯特、博凯里尼弦乐五重奏(第一小提琴 斯特恩,第二小提琴
林昭亮,
大提琴 马友友)
谢尔盖·普罗科菲耶夫:
小提琴奏鸣曲 巴托克:小提琴奏鸣曲,韦伯恩:小提琴和钢琴曲四首 贝多芬:小提琴奏鸣曲 J.S.巴赫与C.P.E.巴赫,亨德尔,
朱塞佩·塔替尼:小提琴奏鸣曲
保罗·欣德米特/布洛赫/科普兰:小提琴奏鸣曲 舒伯特:小奏鸣曲第1号,龙多高明;二重奏
奏鸣曲 弗兰克/
阿希尔-克劳德·德彪西/埃内斯科 小提琴奏鸣曲
约翰内斯·勃拉姆斯小提琴奏鸣曲1-3号 艾萨克·斯特恩演奏
1997年 巴伯 弦乐慢板。
贝拉·巴托克小提琴与
钢琴奏鸣曲
沃尔夫冈·莫扎特:钢琴四重奏
1999年
彼得·柴可夫斯基,
门德尔松:小提琴协奏曲
2000 :第二钢琴四重奏,
安东·德沃夏克小奏鸣曲G,浪漫乐曲 维瓦尔第:四季双小提琴协奏曲
2004
弗朗茨·舒伯特:钢琴三重奏1号
约翰内斯·勃拉姆斯:弦乐五重奏
组曲,BWV1号2号巴赫:萨拉班德
社会活动
这里当然不能不提及1979年6月斯特恩的首次访华和后来获得奥斯 卡最佳记录片奖的影片《
从毛泽东到莫扎特》的拍摄。这应该说是中美两国刚刚正式建交后的带有外交内涵、规模不小的一次大型“社会活动”。斯特恩虽只是以
小提琴大师身份访华,却除了合作的钢琴家、随行的全家之外,同来还有一个包括导演在内的电影摄制小组,著名的美国华裔作曲家
周文中教授也应邀来参与协助工作,浩浩荡荡二十多人。这次访问,尤其是音乐会和公开教学真个是盛况空前,就20世纪80年代之前的中国音乐界而言,一位外国音乐家来华如此的规模和影响,确实从未有过,对此,回忆录中有相当篇幅的记述。
劳伦斯·斯特恩在这项外交“社会活动”中大大显示出了他的“人民外交”才能。《
从毛泽东到莫扎特》这部纪录影片留下了这次活动的不少镜头,影片于次年获奖后在许多国家公映,产生了很大国际反响。
人物评价
斯特恩的演奏细腻中见出宏大,追求精确完美,力度多变,音色温馨的品性。作为音乐家,斯特恩在
室内乐方面的造诣也引起了世人的瞩目,他与钢琴家伊托明、大提琴家罗斯演奏的三重奏,是室内音乐的经典。
艾萨克·斯特恩是一个人道主义者,但他首先是一个小提琴家。斯特恩1920 年7月21日生于
俄罗斯Kreminiecs(现在的
乌克兰),出生10个月随父母移居
旧金山,6岁学
钢琴、8岁学
小提琴、16岁崭露头角、23岁登上
卡内基音乐厅的舞台,10年之后成为一代小提琴宗师。他从来都不是什么音乐神童,1999年,79岁的艾萨克·斯特恩在自传《MyFirst79Years》(《我的头79年》)里回忆,17岁的他初登纽约TownHall的舞台,本以为从此成名,没想到被评论界讥讽为:“运弓太重,高音刺耳,先回家练几年再说”,年轻的斯特恩备受打击,竟漫无目的地坐着公共汽车游荡了6个小时,不知何去何从。突然间,这个17岁的年轻人大喝一声:“Dan
麻省理工学院Iwanttoplay!(他妈的,我就是想拉琴)”。苦练之后,斯特恩才有今天。艾萨克·斯特恩更加不是一个炫耀技巧的杂耍师傅,他一向都是朴实、厚实而且扎实的。斯特恩没有米尔斯坦的柔丽,没有海菲茨的精确,但是他爽快、不拖拉、有速度,不为了一个乐句纠缠不休,更了不起的是,斯特恩的音乐能达到一种真正与人“交流”的能力,因为他有一副仁慈的心肠。
艾萨克·斯特恩是有史以来录制唱片最多的音乐家,是曾经为
卡内基音乐厅免受拆毁大力游说、四处筹款的人,是第一个和
约翰·肯尼迪面对面提议要建立“国民艺术委员会”的人,是里根、
乔治·赫伯特·沃克·布什、密特朗亲手为之颁发奖章的人,是一手提拔过帕尔曼、
马友友、朱可曼等大批后辈的人……谁不曾受过他的影响?甚至于像我这样一个走在音乐边上的人。他不仅是一个演奏家(morethanaplayer),他的存在甚至超越了生命的形式(largerthan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