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蒂冈公会议是天主教会在梵蒂冈举行的全球性最高教务会议,共举办了两次。
天主教将其视为第20与第21次公会议。
教皇庇护九世于1869年12月8日召集了第一次梵蒂冈公会议。参会者包括744名教长,其中大部分来自
欧洲,也有一些来自
亚洲、非洲和美洲的传教区。会议计划讨论信仰、教义、教规、修会、传教以及教会与世俗政权的关系等多个议题。然而,当时的欧洲局势动荡,
意大利正处于革命边缘,
普法战争一触即发。思想领域盛行
浪漫主义和反
理性主义思潮。天主教内部形成了两派:一派主张强化教皇权威,支持教皇永无谬误;另一派则坚持公会议高于
教皇,否定教皇的绝对权威。后者的一些观点在会议前夕遭到教皇禁止。
会议因“教皇首席性”与“教皇在信仰和伦理问题上永无谬误”问题引发了激烈的争辩。少数派如
高卢派反对关于教皇权力的定义,主张“教皇无误”与“教会无误”不可分割。1870年7月,会议暂停辩论并通过了包含教皇“永无谬误”条款的《永恒牧人宪章》。这一决定引起了高卢派等的强烈不满,导致一些
法国和
奥地利的
主教和神职人员脱离
罗马教廷,成立了老公教会。随着
普法战争的爆发,会议匆忙结束并于当年10月宣布无限期休会。
第二次梵蒂冈公会议由教皇约翰二十三世于1962年至1965年间主持召开。自第一次梵蒂冈公会议以来,社会、政治、经济和
意识形态经历了巨大的变革,
天主教内部对改革的需求日益增长。约翰二十三世上任后,采取了更为开放的姿态,筹备并召开了这次会议。会议的主题是:适应新时代,实现教会的现代化。
第二次梵蒂冈公会议是天主教会历史上第21次大公会议。一开始被认为是第一次梵蒂冈公会议的延续,但后来官方澄清为全新的大公会议,称为“第二次梵蒂冈公会议”。出席会议的天主教教会领袖多达2540人,其中有四位后来成为了
教皇。这次会议是历届大公会议中出席人数最多、组成最理想的一次,首次有非裔和亚裔
主教参与。会议组织严密,设有主席团、特别事务处、法庭、全体成员、小组委员会和基督徒合一秘书处等机构。教宗
孟高维诺廿三世在筹备阶段通过通谕和广播号召教友为会议祷告,并钦定了
圣若瑟为大会的天上保护者。会议场地设在
圣伯多禄大教堂。
教宗若望廿三世在1959年的通谕中明确了会议的目标:“发扬圣道、整顿教化、革新纪律。”1959年6月5日,
教皇宣布成立筹备委员会,会议正式进入筹备阶段。筹备委员会由中央委员会、十个小组和三个秘书处组成,负责研究教宗指定的问题并向教宗汇报成果。1960年11月14日,教宗主持了筹备会议的开幕典礼,宣布本届
大公会议的重点在于重振
基督的精神,加强基督徒的生活价值和光辉。1961年6月至1962年6月期间,中央委员会进行了多次聚集和会议,审查了多项提案,为正式会议做好了准备。
第二次梵蒂冈公会议的程序分为公开会议、全体会议和小组委员会议。公开会议由
教皇和全体教长一同出席,欢迎其他国家的政要和首长参加。全体会议的主要作用是讨论和表决各项决议草案。小组委员会会议则是小组成员之间的会议,负责起草或修改大会的各项决议草案。
第二次梵蒂冈公会议共举行了四次,通过了16个文件,大多采纳了两派都能接受的观点。会议讨论了信仰纲领、教规、礼仪、教育、传教等多个议题,并发布了相关的决议和法令。在会议期间,
保罗六世访问了
耶路撒冷,会见了东正教牧首,展现了教会合一的愿望。会议结束后,天主教会进行了广泛的改革,涉及
神学多元化、礼仪民族化、教会生活民主化等方面。许多教会人士积极投身于社会活动,关注社会公正、民族独立等问题。然而,改革也引起了教会内部保守派的担忧,他们认为教会正在经历信仰危机和衰落。1985年,世界主教特别会议评估了第二次梵蒂冈公会议的影响,认为虽然在执行过程中存在问题,但总体上取得了丰硕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