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里明镇
黑龙江肇东市下辖镇
五明里镇,位于黑龙江省肇东市市,在美丽富饶的松花江北岸,辽阔的松嫩平原腹部的肇东大地上,闪烁着一颗璀璨的乡镇之星——龙江产粮第一镇——五里明镇。它位于肇东西南32公里处,南临省城哈尔滨市,北倚东营市大庆市,“301”高速公路在附近穿过,临近“哈大齐”工业走廊。已有百余年开发历史的五里明镇幅员面积194平方公里,辖5个行政村,66个自然屯,其中农业人口38.815人。区划代码为231282109,长途区号为0455,邮政编码为152000,车牌号码为黑M。
镇情概况
五里明镇位于肇东市西南29.8公里处,是全省闻名的产粮大镇,幅员面积186.4平方公里,辖5个行政村,66个自然屯,全镇共有农户13990户,总人口40226人。2016年,全镇社会生产总值8.2亿元,农业总产值3.5亿元,牧业总产值3亿元,农民人均收入13080元。耕地220800亩,草原3508亩,林地22127亩,水面8000亩。
五里明镇地势平坦,土质以碳酸根黑钙土为主,气候温润,有效积温2930℃,全年无霜期在138天左右,年降水量420--480毫米。盛产玉米、马铃薯、小米等多种粮食作物及瓜菜等经济作物,榛柴岗有机小米以营养价值高、绿色天然无公害受到消费者的欢迎。按照农业现代化标准逐步实现了科技化、水利化、机械化、合作化,农业装备齐全,有机电井391眼,大型喷灌84台套,单井覆盖380亩,千万元以上农机合作社3个,各类大型农机具135台套,农机总动力1.5万马力。培育以种植合作社、家庭农场、种粮大户为主的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246个;2014年东升玉米高产园区以每亩1242.57公斤的产量创造黑龙江省玉米单产最高纪录,获得“玉米王”称号。2016年全镇粮食总产突破3亿斤;现代农业开发公司与省农科院共同建设一处马铃薯原原种繁育基地,年生产原原种1000万粒,产值400万元,商品薯种植5000亩,产量达1万吨;全镇各类养殖大户380户,生猪饲养量37522头,肉牛饲养量2510头,奶牛存栏501头,鸟纲存栏15万羽。
新农村建设初具规模,五里明新村占地面积5万平方米,其中6层楼房12栋,临街商服4栋,共入住754户,全镇道路硬化总里程112公里,自来水入户率95%,有线电视入户率98%,砖瓦化率96%。中小学被命名为省级标准化学校,重点高中升学率历年来在全市均处于领先位置。镇卫生院建设达到了标准化,建立了完整卫生防疫保健网络,新型农民合作医疗参保率达到98%。
2009年6月27日,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到东升村玉米吨粮田项目区视察时给予充分认可和殷切希望。2013年5月4日,国务院副总理汪洋到项目区检查指导工作时也给予了高度评价。未来一个时期,五里明镇将按照肇东市第八次党代会提出的“一区三城一化”发展思路,牢牢把握转型升级、改革创新,全面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继续抓好产业结构调整、向甜食玉米、白菜、谷子杂粮等方面进行调整加快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努力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和进步!
地理资源
现有耕地11.734公顷;林地2200公顷,森林覆盖率达到13.6%;水 面535公顷;水利灌溉控制面积4.500公顷,占总耕地的38%;
已开发渔池360公顷;可利用深水井216眼,境内尚有待开发大沟九条和含丰富营养成分的矿泉水资源,据有关部门测定矿泉水中富含20余种氨基酸和矿物质,特别是含量丰富;
有待开发沟坡地2.000公顷,半沼泽废弃地1.600公顷;据国家石油地质部门勘测,地下天然气、石油储量极为丰富,天然气开发获得成功。
经济综述
雄厚的综合发展实力。2006年全镇实现社会总产值4.58亿元,比2005年增长25%,其中乡镇企业产值1.93亿元,农林牧渔业收入实现2.2亿元。
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4040元,本级财政收入60万元,综合发展实力位居全省百强乡镇第40位。
农牧渔业
稳步发展的农牧渔生产。五里明镇地势平坦,土质肥沃,气候温润,有效积温2.930℃。
农牧渔业生产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得天独厚,粮食总产先后突破亿斤、双亿斤大关,现已建成年产商品粮2亿斤,秸秆30万吨的大型商品粮基地。开发废弃地打井种稻350公顷。绿色食品——富小米基地达到2.000公顷,所产大粒黄小米,经国家A级绿色食品认证,远销京、沪、杭,在国家工商总局注册“榛柴岗”品牌。
各类经济作物发展较快,经济林达到500公顷,蔬菜生产1.300公顷,高科技示范园区一处,高效日光温室180栋。充分发挥粮多、秸秆多的优势,规模推进畜牧业,建立生猪饲养联合体,推广直线育肥、暖舍养猪新技术,年出栏生猪10万头。笼养蛋鸡年存栏150万只,出栏肉鸡100万只。
大力推广黄牛栓系育肥技术,年贩养黄牛3万头。优质奶牛存栏2536头,小尾寒羊、山鸡、乌鸡美洲雁,貉狐等特色养殖都形成了一定的规模。水产养殖在推广人工驯养,网箱养殖新技术的同时,开发引进新品种。鲇形目泥鳅、山胖头、黄颡鱼等鱼种供不应求。
全镇向市场提供鱼、蛋、奶、鲜肉商品量达到3.1万吨,富足的农牧渔产品为深度开发提高坚实的基础。
镇村企业
异军突起的镇村企业。全镇现有,集体、个体、私营企业248家,共引资3.000余万元,其中年产值超千万元的企业3家,超百万元的企业136家。
建起了榛柴米业,中融商贸公司、木制品联营公司,粮贸公司等一批骨干企业。现以建成市级工业园区一处。五个村围绕制油、制酒、制粉、木材加工、粮油销售、水泥制品、针织、特色养殖等行业办起了年产值超百万元的立村型企业38家。各种经济成份的小企业、小作坊,星罗棋布,形成了针织、制油、制粉等民营企业群体,镇村企业总产值占社会总产值的比重达38%。
逐渐成为镇域经济的主体产业,成为壮大集体积累,解决农村“两个剩余”加速农民致富奔小康的主要途径之一。
繁荣昌盛的市场流通。粮、牧、企协调发展的农村经济,带来了市场流通的繁荣昌盛。每月三天的农贸大集和每月三天的牲畜交易大集吸引了八方客商,每个集日成交额都在数十万元。
全镇有1.300余家个体私营户、有1.800余人流动经商。
全镇有近500家粮食专业经销户,省内外的粮食经销商运集五里明,年经销粮食超亿斤,有近千人参加到涉及六市县大鹅贩运市场,年贩运大鹅500万只,黄牛市场横连关外四省年贩运黄牛3万头,服装市场与辽宁西柳、哈市透笼、双城周家大市场连网。皮毛市场及蛋奶市场日趋活跃。
有5.000余人到各大城市劳务输出。初步形成了以公路为轴,镇所在地为中心,所属村为网络的粮、畜、物、商品集散地和经销中心。繁荣昌盛的市场流通架起了五里明与祖国各地沟通的桥梁。
社会事业
科教文卫事业方兴未艾。全镇17所中小学,全部实现了砖瓦化,配套设施齐全达到地级合格学校标准,有三所学校被命名为省级标准化小学,两所学校建成了省级“两全”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双基”工作通过省级及国家验收。
农科教结合,建立了三级培训网络,基础教育,成人教育、技术教育同步运行。群众性文化活动异常活跃,全镇有一所影剧院,18个图书室,20个文体活动室,39个文化娱乐场所。
小集镇文化市场初具规模,建起完整卫生初级防疫保健网络。镇卫生院、敬老院都达到了标准化。
城镇建设
新型小城镇建设格局正在形成。近几年用于文明村镇建资金2.800万元。修建主街的水泥路面和柏油路5公里,沙石路18公里,建设集资住宅楼房2万平方米,镇村人均居住面积22平方米,砖瓦化率达83%,1999年镇政府建起2200平方米的四层政府办公楼,建起商业一条街镇中心修砖砌排水沟2000延长米,投资200万元建起40公顷的森林公园成为人民群众休闲广场,各种珍奇苗木花卉百余种,杨、柳、松树木7万余株,苗木50余万株,程控电话、有线电视发展迅猛,百条标准化街道完工,排水通畅,绿柳成荫。
五里明镇正以雄厚的经济实力、优越的地理条件,良好的投资环境和散发浓厚黑土气息的民风。
特色经济
绿色食品生产:
榛柴岗牌大粒黄小米,系富硒绿色食品,经国家绿色食品中心A级绿色食品检测,产品遍及北方市场,进入京、沪、杭市场,年生产加工能力1000万斤。2006年谷子基地,种植面积达万亩。可加工成品400万斤。
肉牛生产:
利国半拉城子肉牛生产基地年贩养肉牛3万头,年纯收入1000万元。
林业生产:
建成千亩育苗基地,现育有各种珍贵苗木30余种,苗木100余万株,建有木材加工厂35个,年加工板皮3200万张。
道路建设
五里明镇把村屯道路硬化作为新农村建设的突破口,乡村道路改造,人居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五里明镇五里明村过去道路坑洼不平,人难行,车难行,收鸡蛋的进不来村,在车站干着急,只能看着村民一筐筐往外扛。如今轿车都能在村里自由穿行,村民心里有说不出的喜悦。
王国学是五里明村的养鸡户,修路之前他没少吃苦头,现在路修好了,他的心情特别好,明年打算扩大养殖规模。五里明镇自筹资金300多万元对村屯道路进行硬化,修筑红砖路10华里。
村屯道路建设给广大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招商项目
木材加工:
年加工板皮3500万张,需引入胶合板加工项目,计划引入资金500万元。
玉米加工:
年产玉米2亿斤,引进玉米深加工项目,计划引入资金1000万元。
矿泉水加工:
三线矿泉水经省科研部门检测,富含各种矿物质及氨基酸,特别是锶含量是普通矿泉水的20倍,现已成为矿泉水原料,急需深加工。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
目录
概述
镇情概况
地理资源
经济综述
农牧渔业
镇村企业
社会事业
城镇建设
特色经济
道路建设
招商项目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