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啄木鸟
扇尾亚纲鴷形目的动物
竹啄木鸟(食虫类:Gecinulus grantia)是一种小型鸟类,属于啄木鸟科竹啄木鸟属。它的体长约为23-25厘米。它的嘴呈蓝白色或淡蓝色,头顶至枕部呈玫瑰色,并带有橙色或红色斑点。额部、眼先和颊部呈淡皮黄色或黄白色,后颈和颈侧呈橄榄黄色。它的上体为栗色,下体为橄榄褐色。翅膀为黑褐色,具有棕黄色或白色斑点。腰部和尾部上的覆羽具有暗红色羽缘,尾部为暗褐色,具有浅色横斑和栗红色羽缘。雌鸟的头顶为黄绿色,没有红色,其他部分与雄鸟相似。
竹啄木鸟主要栖息在海拔1000米以下的低山竹林、混交林、灌木林和次生林中。它以蚂蚁和昆虫为食物。根据《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12年的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竹啄木鸟被列为无危(LC)物种。
竹啄木鸟分布于孟加拉国不丹、中国、印度老挝、缅甸、尼泊尔泰国越南。它喜欢栖息在亚热带或热带干燥森林和亚热带或热带湿润低地森林中。
根据2017年发表的一项分子系统发育研究,竹啄木鸟被发现属于恐木属(Dinopium)中,并且是红背啄木鸟(Dinopium rafflesii)的姐妹物种。
啄木鸟科是一种体型中等的红褐色啄木鸟,体长约为25厘米。它的头部呈淡皮黄色,上体为纯红褐色,是其识别特征。与黄嘴噪啄木鸟相比,竹啄木鸟的上体上没有黑色横纹。雄鸟的前顶部呈红色。它的脚强壮,有4个趾,其中2个向前,2个向后,每个趾端都有锐利的爪子,适合攀爬树木。尾羽的羽干坚硬如棘,可以用尾部的尖端撑在树干上,帮助支撑体重和攀爬树木。它的嘴直而坚硬,类似凿子。舌头细长,可以自由伸缩,前端有短钩。在觅食时,它会用嘴敲击树木,颅骨非常坚固,大脑周围有一层绵状骨骼,内含液体,可以缓冲和减震外力;头骨周围还有肌肉起减震作用,可以使喙尖和头部始终保持在一条直线上。竹啄木鸟喜欢栖息在老朽树木上,每年都会凿树洞筑巢,不怕生。它以昆虫为主食,也吃浆果。它是一种常见的留鸟,分布于尼泊尔至中国南部、缅甸北部和印度支那地区。
形态特征
竹啄木鸟雄鸟前额、眼周、眼先、嘴基和颊淡皮黄色或金皮黄橄榄褐色,颈侧、枕至后颈橄榄黄色,头顶有一大的粉红色或鲜红色块斑。其余上体栗色或淡黄橄榄绿色。两翅黑褐色,初级飞羽具不连贯的棕黄色或皮黄色横斑,内侧羽缘红色,往内红色部分逐渐增加,到次级飞羽则完全与背同色。尾暗褐色,基部具棕色横斑,外侧羽缘栗红色或红色。或尾为红褐色,具5道淡栗色横斑。颏、喉淡橄榄绿色,其余下体暗橄榄绿色或橄榄褐色。雌鸟和雄鸟相似,但头顶至枕为淡黄绿色而不为红色。虹膜暗红色或棕红色,嘴淡蓝灰色或铅蓝色,先端淡角黄色,脚铅绿色,爪淡绿黄色。仅有三趾。
竹啄木鸟云南亚种头部橄榄金黄色,上体橄榄黄绿色,尾黑而基部橄榄色,下体橄榄褐色,雄鸟头顶及枕绯红。东南亚种头浅皮黄,上体橄榄绿色沾红,尾绯红褐具浅栗色横斑,下体深橄榄绿色,雄鸟头顶及枕部玫红沾橘黄色。
大小量度:体重雄性76克,体长230-251毫米,嘴峰雄性21-24毫米,雌性20-21毫米,翅雄性125-140毫米,雌性135-138毫米;尾雄性92-102毫米,雌性94-103毫米;跗雄性20-22毫米,雌性21毫米。
栖息环境
竹啄木鸟主要栖息于海拔1000米以下的低山竹林或杂有竹林的混交林、灌木林和次生林中。
生活习性
竹啄木鸟为留鸟,单独或成对活动,性胆怯,多在树干和竹上活动和觅食,也常到地面倒木上觅食。主要以蚂蚁和昆虫为食。叫声甚喧闹,不断重复带鼻音的联络叫声“chaik-chaik-chaik”,粗哑的“cheereker-chereker-chereker”急叫声似松鸦
分布范围
竹啄木鸟在中国以内分布于云南省西部和南部、广东省福建省;中国以外分布于印度尼泊尔、缅甸、泰国孟加拉国不丹老挝越南
繁殖方式
竹啄木鸟的繁殖期为4-7月。营巢于树洞中,巢洞多选择在杂有竹的阔叶林和次生林内,也在农田地边的树上啄洞营巢。巢洞多选择在死的和腐朽的站立树干上。巢洞距地高多在1.5-6米。每窝产卵3枚。卵白色,大小为22-28×18-20毫米,平均25-19毫米。
亚种分化
(以上内容来自:     )
种群现状
竹啄木鸟分布范围广,不接近物种生存的脆弱濒危临界值标准(分布区域或波动范围小于20000平方公里,栖息地质量,种群规模,分布区域碎片化),种群数量趋势稳定,因此被评价为危物种。
保护级别
竹啄木鸟已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无危(LC)。
竹啄木鸟已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参考资料
目录
概述
形态特征
栖息环境
生活习性
分布范围
繁殖方式
亚种分化
种群现状
保护级别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