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方碑,全称《汉卫尉卿衡府君碑》,现存于
泰安市岱庙。该碑是
东汉建宁元年(公元168年)九月由
衡方的门生
朱登等人为颂扬衡方功绩所立。碑体高240厘米,宽110厘米,碑阳刻有23行文字,每行36字,共计815字,字径约4厘米,采用
隶书书写。碑阴原本也有文字,但现已模糊不清。
此碑的碑首为圆形,额下有穿孔。碑额的阳面刻有“汉故
卫尉卿衡府君之碑”两行十个字,字径约9厘米,同样采用隶书。衡方碑原立于
汶上县郭家楼村前,后在清雍正八年(公元1730年)因
大汶河泛滥而陷入地下,由当地村民郭承锡重建。1953年,此碑被移至岱庙炳灵门内陈列,1983年9月又移至岱庙碑廊至今。
衡方碑以其方笔圆韵、古拙浑朴的风格而著称,展现出一种宏大的气派。在
汉隶名品中,它与《
张迁碑》和《鲜于碑》共同体现了雄浑茂密、雍穆厚重的艺术特色。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吸引了后世众多书法家进行学习和借鉴。衡方碑的
结体方正严整,同时善于在字的内部寻找空间对比,从而在严整中寻求险峻,方正中展现雄强之气。碑字的结体宽博,
笔画丰腴肥厚,方圆兼备,展现出一种高雅的风致。据
杨守敬所述,
北齐人的书法多受到此碑的影响,
清代隶书大家
伊秉绶也深受其启发。
此本为传世最旧拓本。以往诸家著述,皆以为此碑最旧为明拓本,以碑文第6行“将”字未损及“南”字清晰等为明拓本的考据,并说碑阴漫,经清嘉庆初
黄易洗石后精拓,才发现碑阴有字。此本不仅第6行“将”、“南”不损,而且碑阳全篇较一般拓本少损20余字,定为明代初期所拓。碑阴、碑额皆同时所拓,碑阴可辨者70余字,尤为稀有,并可证明碑阴之字为黄易发现的说法不确切。此本旧为叶氏平安馆所藏,有叶志、
翁方纲等藏印19方,后为方若所得,方氏于此本之后,再跋、三跋予以更正说明,尤有言未能尽之意。现藏
故宫博物院。
“衡方碑”为
建宁元年(168)九月立,碑原在山东
汶上县郭家楼,清雍正八年(1730)
大汶河泛决,碑仆陷,庄人郭承锡等出资复建。今置
山东省泰安岱庙汉柏院。碑额阳文
隶书“汉故
卫尉卿衡府君之碑”,碑文隶书23行,行36字。文末另起一行书“碑”字,其下有小字隶书2行,“门生平原
乐陵市朱登字仲帝”,多以为是书碑者朱登款识。
从总的书风来说,《衡方碑》和《张迁》,《鲜于璜》、《景君》,《阁》等碑,同属
汉隶中古朴雄强一类。它的碑额,阳刻“汉故卫尉卿衡府君之碑”十字,雄浑方正;碑文阴刻,用笔肥厚古拙,
结体宽绰舒朗,行格之间字字茂密而不留空隙。
姚茫父说:“《景君》高古,惟势甚严整,不若《衡方》之变化于平正,从严整中出险峻”。
杨守敬也说它“古健丰腴,
北齐人书多从此出,当不在《华山碑》之下。”
应该看到,这一派书风对后世影响的确既深且大。有人说,
北魏太和年间(公元四七七——四九九)
洛阳市书风尚方折,源出于此;也有人说,它不仅启迪
颜真卿,而且唐初
欧阳询书和它也有渊源关系;至于
清代伊秉绶,近代
吴昌硕,
齐白石的
隶书得雄强博大之气势,亦均受益于此碑。
《衡方碑》在书法艺术上比较明显的特点,可归纳为“方”、“重”、“满”三字。所谓“方”,主要体现在用笔与
结体上;所谓“重”主要体现在体势和气韵上;所谓“满”主要体现在布局和形态上。正是根据这些艺术特点,前人有把学此碑作为医治贫弱之病、增强豪纵之气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