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秉绶(1754年—1815年),字祖似,号墨卿,晚号默庵,福建汀州府宁化县(今福建省长汀宁化县)人。清代名吏,清代书法家。
乾隆十九年(1754年),伊秉绶生于诗礼官宦人家。其父
伊朝栋,
进士出身,官至光禄寺卿,精研程朱之学。伊秉绶少时受到良好的熏陶,受业于名儒
阴承方,攻
宋儒理学。
爱新觉罗·弘历四十九年(1784年),伊秉绶
会试中正榜第四名,
纪昀钦点国子监
学正,被
大学士朱珪和纪赏识与器重,后又拜书法家
刘墉为师,学习笔法。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伊秉绶考中进士,授刑部额外
主事,补
浙江省司
员外郎。嘉庆三年(1798年),伊秉绶升
刑部员外郎奉命出任
湖南省乡试副主考官,后出任广东惠州
知府,任惠州知府期间,体察明间疾苦,淘汰不良法规,建立丰湖书院。
爱新觉罗·颙琰九年(1804年)伊秉绶出任
扬州市知府,抢险赈灾过程中亲力亲为以安民心。嘉庆十二年(1807年)伊秉绶父亲故去,辞官回乡。嘉庆二十年(1815年),伊秉绶去往
首都,途经扬州,病故,终年六十二岁。伊秉绶病逝,扬州数万民众
爱慕其遗德,在当地祭祀
欧阳修、
苏轼、
王士祯三人之祠中并祀伊秉绶,改称“四贤祠”。
伊秉绶为官有廉史善政的美名,擅长
隶书隶书,他的书法与书法家邓如石并称“南伊北邓”,伊秉绶著有诗集《留春草堂之诗》,书法传世著作有《默庵集锦》《留春草堂诗抄》《清伊秉绶作品集》《伊秉绶隶书墨迹选》。梁启超认为他的隶书是清代第一。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乾隆十九年(1754年),伊秉绶生于诗礼官宦人家。其父
伊朝栋,
进士出身,官至光禄寺卿,精研程朱之学。伊秉绶秉承家学渊源,十六岁进
宁化县学,二十六岁中
乡试,后又受业于名儒
阴承方,攻宋儒理学,并潜心研习李榕村等名儒理论。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伊秉绶赴京应考,中正榜,留居北京,受
大学士朱珪的赏识与
纪昀器重,又拜书法家
刘墉为师学习笔法。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伊秉绶参加
会试考中进士,授刑部
主事。
为官尽责
爱新觉罗·颙琰三年(1798年),伊秉绶出任广东惠州
知府,体察民间疾苦,淘汰不良法规,执法严明,建设地方文化,创立书院,上司多次委以重任。当地
陆丰市团伙抢劫勒索,伊秉绶亲自擒获强盗。嘉庆六年(1801年)陈亚本作乱,提督
孙全谋不发兵,伊秉绶带七十余人夜捣陈亚本老巢,生擒陈亚本。同年,伊秉绶重建丰湖书院,聘请
宋湘来主持教学。陈烂屐起事,伊秉绶要求提督尽快发兵,他担心发兵迟了百姓受伤。提督给伊秉绶调集三百人,伊秉绶说先侦察情况只要三四个人,如果用兵,不能以寡敌众。提督不听,命令
郑文照率三百人前往。因为这件事伊秉绶被商议要罢他的官。陈烂屐再次起事,提督不出兵,伊秉绶极力要求发兵,却惹怒了
总督吉庆,治伊秉绶失察之罪。后因民众相请才可随军办事,新总督
倭什布至惠州,军士民众为伊秉绶申冤,伊秉绶得以免罪,官复原职,授任
扬州市知府。
嘉庆十年(1805年)扬州发生水灾,
两江总督铁保举荐伊秉绶前往
高邮市,宝庆赈灾,面对灾情,伊秉绶一人一船冒雨勘察,记录各地灾情实况。伊秉绶抢险赈灾亲力亲为,赈灾钱粮严查账册,劝富商设办粥厂。伊秉绶杀强盗,杖责散布谣言的人,虽然当地受到了严重的水灾,但是百姓却很安心。嘉庆十一年(1806年),伊秉绶聘用
焦循、阮元等学者编《
扬州图经》和《扬州文粹》,大力褒奖文人。嘉庆十二年(1807年),伊秉绶调任河库道,不久,又调任两淮盐运使,两个月后,伊秉绶父亲去世,回乡治丧。
爱新觉罗·颙琰十二年(1807年)伊秉绶回乡守孝,照顾母亲,经营秋水园供母亲游玩休,未修成母亲去世,改为家塾,希望培养人才。此后有利于家乡的事他都尽力而为。伊秉绶家居八年,朋友劝其出山,勉强答应。
客死途中
嘉庆二十年(1815年),伊秉绶启程入京,途经
扬州市,客居好友家中,因病去世,终年六十二岁。伊秉绶病逝,扬州数万民众
爱慕其遗德,在当地祭祀
欧阳修、
苏轼、
王士祯三人之祠中并祀伊秉绶,改称“四贤祠”。
人物著作
诗文
诗文著作
伊秉绶著有诗集《留春草堂之诗》七卷存世,卷一存古今体诗41首,卷二存古今体诗147首,卷三存古今体诗81首,卷四存古今体诗99首,卷五存古今体诗124首,卷六存古今体诗187首,卷七存古今体诗52首。《留春草堂之诗》里记游的诗如和
桂馥郊游诗三首,《送桂未谷之官滇南》《为桂未谷题戴花骑象图》《同桂未谷进士、张船山检讨夜访陈笠帆曹长小酌》。《留春草堂之诗》关于
黄易的感怀诗一首,《小学篇赠黄小松》。《留春草堂之诗》中有三首酬赠
翁方纲诗,分别是《翁覃溪先生》《题衡方 碑阴同覃溪先生桂未谷大令》《为翁覃溪先生题黎美周芳草诗卷》等,《留春草堂之诗》有记游,有酬唱,有怀人,有论艺,题材多样,内容丰富,大都因事缘情,有感而发。
诗文风格
伊秉绶的诗表现手法,好以典故入诗,借典故抒情或叙事。内容上受诗人
陆游的影响最多,深受乾嘉诗坛诗风的影响,不论是宗宋思潮的兴盛,还是金石考据的风行,都是当时诗坛的重要
表征。在诗歌的艺术手法、内容特色方面影响了伊秉绶在《留春草堂诗钞》中的诗歌创作,有不少带有浓厚理学色彩、符合儒家伦理观念的诗歌。当代学者吕昱衡认为《留春草堂之诗》包括了叙事写景、追怀历史、讽咏现实、抒怀写志诸内容,主要特色可概括为三点,交游赠和丰富,金石论艺突出,理学思想浓厚。
绘画
绘画著作
伊秉绶著有题画诗《山水轴》和《夏山疏雨扇面》。伊秉绶画画只是他的一种消遣,其画作内容广泛,他认为学书可通画。
绘画风络
伊秉绶的绘画风格,主要得益于金石书法的修养。他以金石家、碑学书家的高古笔意作写意花鸟,清新雅逸,风格疏放,具有极高的艺术水准。正是碑学书法在审美观念和风格特征上的变化,为绘画艺术语言的突破提供了与传统文人画全然不同的学术资源。伊秉绶为克南先生所作《花卉》,一枝梅花挺立于画面,用篆书笔法信笔勾出,行笔顿挫有节,气息清新典雅,一派学者气度。《墨梅》可以感受到碑学书法的特质,在这幅画中,伊秉绶用淡墨勾勒梅干的外廓,辅以浓墨点苔,苔点格外精神,用笔稳定利落,勾自出机杼。
书法
书法著作
伊秉绶书法传世著作有《默庵集锦》《留春草堂诗抄》《清伊秉绶作品集》《伊秉绶隶书墨迹选》。
书法特色
伊秉绶的书法行草字体多是临摹,有自己的风格,行草相杂。伊秉绶小楷临习晋唐诸家法帖,受王羲之影响大,大楷学习颜真卿字体。篆体翻刻《山刻石》及唐人
李阳冰等
篆书,和徐铉校订的《
说文解字》 也有一定关系。伊秉绶擅长八分
隶书,他对秦汉篆隶深下功夫,对汉魏隶书碑版,广泛临习。主要有《裴岑纪功碑》《韩仁铭》《尹宙碑》《孔宙碑》《
张迁碑》《衡方碑》《史晨碑》《
西狭颂》《乙瑛碑》《五凤二年刻石》《受禅表碑》等。尤其致力于《衡方碑》,他的隶书融合了先秦篆体、汉魏砖瓦及颜体形成自己的风格。
伊秉绶的行草书自成风格,多是临摹作品,行草书在
颜真卿的基础上,又加
王羲之以及唐、宋、 明诸家,并吸取了其篆、隶书的营养,由“紧”而“松”,由“松”入“化”,形 成了自家面貌,成就不次于其隶书。
伊秉绶书写
楷书以
小楷为主,早年染馆阁习气,受王羲之《乐毅论》对小楷影响大,逐渐形成了清劲峻峭,挺拔秀健的风格。其大楷学颜真卿,虽不多见,但颜真卿楷书那种正气浩然,激昂奋发的风格,对伊秉绶
隶书风格的形成产生过一定的作用。
篆书的书写,还对伊秉绶其余书体,如隶书、行草的风格产生了影响。伊秉绶的篆书虽然并不多作,在隶书、行草中常把篆书字形化用入内,而且无论隶书、行草都行以中锋,古意逼人,正是受到了篆书的影响。
伊秉绶擅长隶书。他的隶书取法主要有两方面,汉魏碑刻和桂馥的影响。伊秉绶的隶书书法多用方笔,线条粗重厚实,而且字形方正。伊秉绶的隶书远观总是呈现笔酣墨饱,墨气淋漓的视觉效果,他对隶书结构的处理,穿插、伸缩、避让、大小、参差、粗细、长短都会用上,远看自然流畅。他的
隶书广博取法汉隶,魏隶以及汉魏瓦砖、先秦篆体笔法。他的隶书有雄伟古朴的气势,有装饰效果。融合了《阁颂》《张迁碑》《衡方碑》等汉隶名碑的优点然后融为一炉,自成一体。
人物评价
清代官员唐仲冕评价伊秉绶,做了两任知府,任河库道和盐运使,都为官廉政。
清朝官员阮元评价伊秉绶,学习宗儒之学,善于理政,思维敏捷,有担当,惩恶扬善。
近代学者董玉书评价伊秉绶说扬州的
知府代代都有名贤,清
爱新觉罗·颙琰年间的伊秉绶最为著名,有文,执政为民,与欧阳永菽,
苏轼媲美,百姓称道,供奉在贤祠之内。
清朝学者
宋湘评价伊秉绶具有爱国情怀,下笔潇洒,诗文磊落,都是发自真情。说他才气豪迈,写字写诗,落笔就成,是真才子。
清代学者
陈文述赞扬伊秉绶画画,兴致来了作画像写字一样。
清朝学者
焦循评价伊秉绶的书法,公子谈笑间是个儒人,儒人喜欢写隶书,看到这个隶书像汉魏人的真迹。
清朝学者
李元度评价伊秉绶的书法,写得愈大愈好,与
邓石如并称“南伊北邓”,又与
桂馥齐名。他的
隶书超过古隶书,在清代的书法上大放光彩。
清朝学者
梁章钜评价伊秉绶的书法,只到看到了伊秉绶的隶书,发现是得到真付,他的隶收能发扬光大。
清代书法家
何绍基评价伊秉绶的书法,八分隶书里有
篆书的味道,这样写出来的字
黑色漆黑行笔简单。
清朝官员
赵光评价伊秉绶的书法,得到了
汉隶书法的真传,伊秉绶能将汉隶书法发扬光大。
清代画家
蒋宝龄评价伊秉绶的书法,尤其以篆隶出名,字体清秀有力,有古
隶书的韵味,自成一派。
晚清学者
康有为评价伊秉绶的书法,擅长八分隶书体,他的八分隶书才是真的八分隶书,苍劲有力,集篆书,隶书的优点于一身。
晚清学者
梁启超评价伊秉绶的书法,他的八分隶书,在
邓石如之上,居清代首位。
当代学者沙孟海评价伊秉绶的书法,它总结诸家的长处,出之以凝重,体态万千,世推清代第一
当代书画家吴修评价伊秉绶的书法,伊秉绶的书法类似李西涯,精于隶书,唯不喜欢赵文敏,所以没有为他写过。
轶事趣闻
伊秉绥在
扬州市任
知府时,想起母亲的生日将至,想回去给母亲祝寿。生日这天,左邻右舍,亲朋好友纷纷前来为母祝寿,按当地人的习惯,来祝寿的人要吃一碗
生日面,可眼看客满,长寿面还没有下锅,这时厨房的师傅也着急,几口锅蒸的蒸,炒的炒,不得空闲。有一口锅里盛了一大锅的油,准备
炸鱼用的,大师傅因着急没有细看,把面往油锅里倒,面已下锅只能将错就错,面炸熟后
捞起,再加入佐料、大汤,就端给客人食用了。大师傅正准备挨主人的训,谁知客人们吃了这个面都赞不绝口,说这面是最好吃的长寿面,还要请教师傅这个面的做法。后来客家人都用这种做法的面当长寿面。因为这种面首先出自伊秉绶为其母做寿之宴,所以称之为口伊府面”,简称为“伊面”。
家庭成员
父亲:伊朝栋,清朝官员,官至宫禄寺卿。
墓葬与后世收藏
墓葬信息
伊秉绶墓位于宁化县曹坊乡赤石,建于清嘉庆二十二年(1817年),岩石砌成,墓碑3面,中为主碑,左右两碑为伊秉绶墓志铭,碑高0.63米,宽0.37米,共1483个字。墓前石虎一对,石望柱一对,另有石羊、石马。1987年伊秉绶墓曾被盗,1991年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后世收藏
伊秉绶隶书横幅,华屿读书常五个字。纸本,纵32厘米,横130.5厘米。书体横平竖直,结体方正,有较强的装饰作用。用笔圆浑,毫不夸张。初看呆板,细年,齐而不板,整而不呆。现在收藏在北京故宫博物院馆。
上海博物馆藏有伊秉绶《行书七律诗轴》,此作竖画粗重,字形长扁相杂,存
刘墉楷、行笔意。伊秉绶的
隶书横鳞竖勒,愈收愈紧,推想其执笔 “指不死则画不活”,或许在执笔上得于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