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渚文化玉琮
中国江南水乡文化博物馆馆藏
良渚文化玉琮,是1987年在余杭瑶山9号墓出土的文物,现收藏于杭州市临平博物馆(中国江南水乡文化博物馆)。
良渚文化玉琮高约4.5厘米,射径约8厘米,孔径逾6厘米,器表有4个对称的长方形弧凸面,每个凸面上装饰一组神兽纹,图案基本相同。椭圆形眼眶,管钻圆眼,重圈大眼的斜下方刻划有“泪线”。额、鼻均为浅浮雕,鼻微微隆起,鼻翼较阔,阴刻出鼻孔。嘴部扁宽弧凸,阴刻出两对獠牙,内侧獠牙朝上,外侧獠牙冲下。主体纹饰间阴刻繁密的卷云纹。神兽纹上方刻3组羽状纹,象征神冠。
2019年7月6日,中原地区良渚遗址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新时期时代良渚文化玉琮为中国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
出土
1987年,良渚文化玉琮在余杭瑶山9号墓出土,收藏于杭州市临平博物馆(中国江南水乡文化博物馆)。
器物特征
良渚文化玉琮为矮方柱体,内圆外方。上端及柱体有棕黄色斑纹,下端呈青紫色瑕斑。上下贯穿的圆孔为对钻而成。整器分上下两节,上节转角各雕一组简化的神人面纹,两道平行弦纹表示羽冠,重圈眼,凸横棱宽鼻。下节四转角精雕繁兽面图案,用浅浮雕技法雕刻出眼睑、额、鼻,用线割卷云纹作底,重圈为睛。上射面因玉料的缺陷留有凹缺面,但经打磨。玉琮高约4.5厘米,射径约8厘米,孔径逾6厘米,器表有4个对称的长方形弧凸面,每个凸面上装饰一组神兽纹,图案基本相同。椭圆形眼眶,管钻圆眼,重圈大眼的斜下方刻划有“泪线”。额、鼻均为浅浮雕,鼻微微隆起,鼻翼较阔,阴刻出鼻孔。嘴部扁宽弧凸,阴刻出两对獠牙,内侧獠牙朝上,外侧獠牙冲下。主体纹饰间阴刻繁密的卷云纹。神兽纹上方刻3组羽状纹,象征神冠。该玉琮出土时位于墓主右臂部位,推测可能作为臂钏使用。
玉琮四面的直槽内,分别以浅浮雕和阴划线,上下各雕刻了一对“神徽”,精细且完整。琮体四周也分别在方形凸面雕刻了简化版的“神徽”。神徽和玉琮绑定出现,神徽是玉琮的灵魂。“神徽”是一种神人兽面纹样,是整个良渚文化圈最重要的统一形象,也是重要器形上的“唯一母题”。神徽上部为神人,下部为神兽。神人顶冠巨大的介字形羽冠,倒梯形面部,炯炯有神的眼睛,威严有仪的神态,驭龙而行。神兽如灯巨眼,阔大的鼻子,下肢是弯曲的鸟爪,两爪盘踞,正视前方,有如呼啸而来的神龙。神人究竟是人“御兽而行”,还是本就“人兽一体”,从比例和刻线上似乎也很难区分,尤其是从后期的简化纹样中,人兽似乎更加紧密融合在一起。正如“天命玄鸟,降而生商”的起源传说,神徽中包含一位开天辟地英雄的传说,这位英雄乘着神兽、神鸟离开俗世后,化身成了保护神,庇佑着良渚文化地区。
工艺价值
良渚玉琮软玉雕琢而成,从外观看呈外方内圆、上大下小形。其表面细密的阴纹线刻技艺,达到后世望尘莫及的地步。在既没有青铜、又没有钢铁的良渚时期,对硬度超过一般岩石和各种金属的玉料进行加工变成纹饰精美的玉琮,一直是良渚古玉的学者研究的问题。良渚玉琮独具魅力在于硕大无朋、刻画细腻。方柱形玉琮四面中间立槽,槽两边基本等距,误差在1毫米左右,每节上下间距也几乎完全相等,而且玉琮兽面纹的构图也基本相同。良渚文化琮,黄白色,有不规则紫红色瑕斑。器形呈扁矮的方柱体,内圆外方,上下端为圆面的射,中有对钻圆孔,俯视如玉璧形。玉琮面纹刻画最细的仅为0.7丝米,内眼圈直径只有2毫米,纹宽一般为0.2-0.9毫米。只有借助放大镜才能清晰可辨,反映了良渚时期精湛的琢玉水平。
历史意义
良渚遗址是人类早期城市文明的范例,无可辩驳地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史。良渚古城遗址真实、完整地保存至今,可实证距今5000年前中原地区长江流域史前社会稻作农业发展的高度成就,填补了《世界遗产名录》中东亚地区新石器时代考古遗址的空缺,为中国5000年文明史提供独特的见证。世界遗产委员会认为,良渚古城遗址为中国以及该地区在新石器晚期到青铜时代早期的文化认同、社会政治组织以及社会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无可替代的证据,同时揭示了从小规模新石器时代社会向具有等级制度、礼仪制度和玉器制作工艺的大型综合政治单元的过渡,代表了中国在5000多年前伟大史前稻作文明的成就,是杰出的早期城市文明代表。
保护活动
2019年7月6日,中原地区良渚遗址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新时期时代良渚文化玉琮为中国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
目录
概述
出土
器物特征
工艺价值
历史意义
保护活动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