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晓明是开国元帅贺龙的次女,
汉族,1947年2月生于晋绥根据地。
少将军衔,截至2024年任贺龙体育基金会主席。
1953年至1965年期间,贺晓明曾就读于西南人民小学和
北京市第一六一中学,后考入
北京大学。她曾在北京市旅游局和北京富利公司担任要职,2003年退休后,专注于全民运动和健身事业。2006年,退休后的贺晓明和妹妹一起注册了“贺龙体育基金会”。2007年,贺晓明注册的贺龙体育基金会为纪念贺龙诞辰111周年,在
桑植县举办徒步越野邀请赛,起点为贺龙老家
洪家关,终点为革命地芭茅溪盐局。2019年10月1日,贺晓明参加国庆70周年活动。截至2024年,她是贺龙体育基金会主席,致力于推广体育文化,提高全民健康水平。
贺晓明在退休后全身心投入于传承革命先烈精神的事业,通过上高原、办学校、扶持老区孩子和关心青少年成长,让先辈的精神得以延续。
人物生平
出生
1947年冬天,
解放战争正激烈进行,贺龙作为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区司令员忙碌于战事。薛明在晋绥军区司令部安顿下来,并在这个冬天生下了他们的女儿贺晓明。当时贺龙因忙于战事并未察觉到孩子的降生。为了纪念薛明在艰难时刻的坚强,贺龙用她的“明”字给女儿命名。
童年时期
在贺晓明的记忆中,6岁那年的经历尤为特别。因为淘气,她遭受了父亲的打屁股,这是唯一的一次。但父亲后来意识到自己的冲动,决定在北京开会时带她去见毛主席。这次特殊的经历让她在兄弟姐妹中脱颖而出,她穿着母亲特意准备的紫色裙子,唱着儿歌,来到了北京。在中南海的会客厅里,毛主席亲切地接待了她,给她糖吃。这次短暂的见面,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1953年9月起,贺晓明先后就读于西南人民小学和
北京市第一六一中学,1954年11月,随着贺龙调任北京,全家人得以安定下来。
青年时期
贺晓明于1965年进入
北京大学,但仅仅一年后,林彪一伙捏造了“八·二五”反革命事件,江青高喊打倒贺龙。随后,周总理将贺龙夫妇安置在京郊山区一处安静的院落内,与世隔绝。然而,林彪一伙并未停止迫害,他们以水源困难为借口,连续45天断绝该处的供水。一次,贺龙接雨水时不慎摔倒,扭伤了腰,无法排便。
薛明用嘴含着肥皂水为他
腊肠,不幸烧伤了口腔黏膜。兄妹二人迅速将妹妹送到廖承志家中照料,随后逃离北京城,在运输船上化名“吴亮”和“李烈”,作为男女同学一起行动。他们尝试了船上的各种工作,每天清晨叫船员起床。贺晓明在船上度过了40多个日夜,思念父母和妹妹。之后,周总理的努力使兄妹二人回到了大学校园。1969年6月9日,贺龙元帅被迫害致死。贺晓明回忆道:“我们接到通知赶往301医院后,才知道父亲已经去世了。”但关于父亲的火化时间和骨灰安放地点,他们一无所知。
1970年,贺晓明大学毕业,由于身份特殊,在分配工作时没有选择权。她只身前往
贵州省,在雷山文教局担任收发员。县委书记告诉她,她已经到了最底层,不需要再分配到人民公社。然而,贺晓明逐渐意识到,每当她想请假回北京探亲时,给她批假的并不是教育局,而是武装部。她意识到自己是被监管的对象,当初之所以被留在这里,是因为她仍被视为“监管对象”。
贺晓明一家人在“文革”期间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折磨。大姐
贺捷生被下放到石油部某研究院劳动“改造”,丈夫与其离婚,带着女儿一走了之;大哥贺鹏飞,患上了重病,却无法就医;靠着陈毅的仗义执言才被送进医院,捡回了一条命;可还没等到痊愈,中央文革领导小组又以“企图外逃”的罪名,将他和妹妹黎明一起送进了少年管教所;审讯半年后,贺鹏飞在那里又患上了心脏病;妹妹贺黎明,从少管所出来后,被下放到
陕北地区“插队落户”。在那里,她被
地方武装一棍子打在腰上,落下了永久的伤病。“那十年,我们过得非常忐忑。那时的磨难,在每个家人身上都留下了烙印。”贺晓明的眼睛湿润了,她强忍着泪说道:“今天我还在网上查到一个非常庞大的‘文革’期间自杀者名单。那个时候,大家过得真难,可我们坚持下来了,从来没有想过自寻短见。这可能也跟父母的影响有关吧。”贺晓明说,父亲贺龙从不向困难低头。“文革”中他遭受了很多不公正待遇和打击,但始终保持革命
乐观主义精神。母亲
薛明也非常坚强。她说:“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要想办法克服它。”这种精神一直激励着贺家儿女们。
贺晓明还记得,小时候父亲教他们兄妹游泳,第一课就是直接往水里跳。“谁要是害怕、犹豫,就会被父亲直接推到水里”,这是贺龙对孩子们的特殊训练。这种磨炼让他们兄妹都具备了超乎常人的承受力。“那时,我心中就剩下一个信念:打吧!骂吧!只要你们不把我整死,我就要看着你林彪怎么死,反正你得死在我前头!”这么多年过去了,贺晓明说自己就是凭着这样一个信念才活了下来。
1977年“文革”结束后,贺家人终于结束了苦难,开始了新的生活。贺晓明在退休后,决定投身于父亲最爱的体育事业,创办了“贺龙体育基金会”,希望能为体育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她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参与到体育运动中来。贺晓明称:“不知道为什么,虽然父亲在
新中国成立后当过国务院副总理、军委副主席,还主持过许多别的工作,但在许多人心目中,记得最清楚的就是‘体委主任’这一项。”
贺龙元帅在担任体委主任期间,深刻认识到中国在体育领域的落后。为了改变这一状况,他大力推动群众性体育运动,并特别关注乒乓球的发展。1953年,
中国男子乒乓球队首次参加
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但成绩并不理想。回国后,贺龙下达了“苦练八年,乒乓球要打翻身仗”的命令。在贺晓明的家中,经常召开体委会议,商讨乒乓球战术和训练计划。荣高棠等体委领导也经常到访,共同探讨如何提高中国乒乓球的水平。经过八年的努力,中国乒乓球队在第26届世乒赛上取得了大获全胜的成绩,男女两队共夺得3枚
金牌。贺晓明作为“粉丝”见证了这一历史时刻。为了纪念这一胜利,国家队队员们将
庄则栋夺冠的球桌送进了贺家,这张球桌成为了贺家兄妹的珍贵回忆。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尽管家中遭遇困境,但贺家兄妹仍然坚持打乒乓球,以此作为
精神寄托。乒乓球成为了他们家庭的一部分,也见证了中国乒乓球从弱到强的历程。
退休生活
贺晓明在2003年从
中国华孚贸易发展集团公司退休后,于2006年与妹妹一同创立了“贺龙体育基金会”,秉承着“不搞竞技”的原则。
2007年3月23日,为纪念贺龙元帅诞辰111周年,基金会在
桑植县举办了一场徒步越野邀请赛。起点设在贺龙的家乡
洪家关,终点则是具有历史意义的芭茅溪盐局。这场比赛不仅是对父亲的怀念,也是对贺龙元帅革命精神的传承。作为贺龙的女儿,贺晓明爽朗健谈,笑容常挂脸上,展现出一种坚韧与乐观的精神风貌。尽管经历了许多磨难,她仍保持着积极向上的心态,将过去的经历视为宝贵的财富。如今,她致力于自己的事业和生活,追求更多的个人成就。
2017年9月3日,贺晓明率领贺龙体育基金会考察团深入
卓资县,对红色文化和民族文化的传承保护进行调研。她致力于传承和弘扬父亲的精神,推动体育事业的发展。在2019年10月1日的国庆70周年活动中,贺晓明也参与其中,为国家的发展和繁荣献上自己的祝福。
社会活动
2017年5月23日,贺晓明和叶挺、朱德、陈毅、陈赓等一批将帅后代来到
临川区唱凯镇,为“临川
八一希望小学”揭牌。
2019年6月,贺晓明与原中央纪委委员、财政部原党组成员、纪检组长贺邦靖一行来
张家界市,考察民宿
客栈业发展情况。市委书记正贵,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
单铸飞陪同考察。在
武陵源区中湖乡。
2020年,在疫情期间,贺晓明委托
山西省晋绥文化教育发展基金会设法从
国外采购了1000件医用防护服,于2020年2月23日凌晨送往
洪湖市。
2021年,在6月9日贺龙元帅祭日前夕,中共
兴县县委书记刘世庆、副县长李茂一行专程前往北京,拜访贺龙元帅之女贺晓明,并与山西省晋绥文化教育发展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
段晓飞、副理事长马小鸣等晋绥后代一起向贺龙元帅铜像敬献献花,致以崇高敬意和缅怀之情。
相关作品
2011年,贺晓明编著的《
前辈的身影》由
上海文艺出版集团出版。在这部贺晓明编著的500多幅照片和25万字的著作《前辈的身影》里,人们可以看到70多位新中国党政军领导人的风采,画册中还有多位为革命牺牲的著名先烈的照片。著作中珍贵的领导人生活照片和宝贵的第一手资料均系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亲属、子女提供的。画册充分反映了老一辈革命家的精神风貌、生活情趣、亲情友情及人格魅力,反映了那个时代民族脊梁的纯朴情怀和大爱人生,使人们崇敬为新中国奋斗的前辈和先烈们。
个人生活
贺晓明是共和国第二代,她既继承了父辈的思维方式,又努力与现代的年轻人保持同步。她喜欢享受现代生活的便利,善于利用各种新鲜、时髦的方式,如刷卡消费、网上购物等。她希望与“90后”年轻人交流,吸收新鲜思想,因为“80后”即将变老,需要注入新思维。她认为与年轻人的交流非常重要,能让她保持年轻的心态和更新思维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