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安县新竹镇地处北纬19°33′—19°41′,东经110°7′—110°14′之间。处于4县市(定安、
屯昌县、
澄迈县、
海口市)和7乡镇(新竹、定城、永发、新兴、富文、文儒、东山)交界处,东依金鸡岭,与
定城镇相接,南靠屯昌的剃头岭、银排岭。全镇7个村民委员会、61个自然村,4198户18000多人。耕地面积24967亩,其中水田11950亩、旱田4352亩、坡地8665亩。荒地2万多亩(大部分已造林或种植长期经济作物)。镇有
新竹市、新序2个集市,市场活跃。
历史沿革
新竹镇地处龙州河西北,与澄迈县新吴墟交界,
清代属
嘉善县图、博一图等。民国时期设立新竹乡。1950年5月成立
新龙乡人民政府,1951年实行区建制时,由定一区管辖。1958年12成立定昌县时,并入定昌县新兴公社。1961年5月
定安县、
屯昌县分设时成立新竹公社。1983年10月改称新竹区公所。1987年3月撤区建镇,成立新竹镇人民政府至今。
新竹墟始建于清朝
康熙帝四年(1665年),原称山竹堀市。民国10年(1921年),黄如若任定安县县长时,因与
澄迈县新吴墟争夺市场税收,迁来现址并改名为新竹墟,新竹墟是新竹镇人民政府驻地,是全镇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地理气候
地势西高东低,西部为丘陵地,紧靠澄迈县,东南为半丘陵地,
土层浅,土质贫瘠成土母质为沙页岩,宜林地多。总面积79.68平方公里,约占全县总面积的6.30%。沙质土壤占60%,粘质土壤占30%,红质土壤占10%。属热带季风海洋气候,最热7月平均气温为28.3℃,最冷1月平均气温为17.6℃。年平均气温24℃,年平均降雨量2000毫米。禄地、卜优一带土地广阔,素有“三百六口”之称(即360条田埇,埇埇山岭环包,山沟水四季长流)。全镇水源丰富,草木旺盛,有11宗小型水库和290多口山塘。
南渡江流经镇南部,海榆中线公路从西部穿过,距离
海口市仅50公里,交通方便。
发展状况
全镇短期经济作物主要以芋头、瓜菜为主,2005年芋头种植面积达2200多亩,瓜菜种植面积达5500多亩。长期经济作物主要是造林,还种植橡胶、胡椒、槟榔、水果。2005年,全镇已营造各种林木3万多亩,种植橡胶5000多亩,胡椒160多亩,槟榔570多亩,水果700多亩。
改革开放以来至2005年,全镇兴办粮食
加工厂29间,木材切片厂1间,锯木加工厂5间,流动锯木机13部,木具厂7间,农机修造厂12间,孵化炉6间,米、面、豆制品厂8间,
豆腐、米粉、
粿条作坊36家。用于运输服务的汽车21部,推土机8部,三轮、四轮农用车250部,摩托车2550部。农民开办的日用百货、烟酒副食、肥料农药、农用建材、文具等商店180家,饮食服务店38家,各类小商贩300多户,从事流通购销服务的人数共650多人。
文教卫生
镇有图书馆1间(藏书近万册),影剧场2个(其中镇政府1个,个体户1个),书店2间,文化室9间(其中镇政府1间,村委会7间,卜效村1间),电子游戏场所2处,网吧2处,广播室35间,排球场8个。1976年新竹镇供电所设立,投资25万元,年供电量750千瓦。1990年8月,新竹镇政府兴建一座自来水塔,投资总额76万元,日供水量180吨,供水率达86%。还有个省内闻名的“琼剧村”卜效村。全镇有初级中学1所,学生1100人,教职工65人;小学13所,学生2800多人,教职工147人;卫生院1所,病床30张,职工27人。
著名村庄
琼剧村庄
定安县琼剧普及率较高,80年代初,几乎村村都有琼剧团,男女老少,人人都懂唱琼剧,还为全岛各地琼剧团输送了一大批琼剧演员。定安县新竹镇卜效村就是典型的一个琼剧村。
卜效村离定安县新竹镇西面5公里。这个村琼剧演出历史悠久,名伶辈出,基础雄厚,人们又称为“琼剧村”、“戏班村”。
卜效村原名“卜聘村”村,后改为“卜效”村。全村286户,1500人。早在清
乾隆,这个村就开展了琼剧活动。据说最初是一位名叫吴应钦的老艺人先来卜效村创办
木偶戏班。不久,老艺人
吴文焕在此开设科班招徒授教琼剧,不少青年、中年、老年人都入科学戏。所教科班为“桂”字班和“富”字班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1年老艺人吴凤文牵头继续组织剧团到各地演出,最初没有钱买戏服,他们一方面发动群众捐款,另一方面组织群众搞副业解决困难。50年代末期,剧团解体,1962年又恢复,1982年这个村又办起了两个业余剧团,主要演员有:汝魁、月花、月成、发凤、金英等。演出剧目有《珠宝玉》、《卖胭脂》、《李三阳》、《洞房嫁嫂》等。从50年代到80年代,卜效村先后组织了12个民间业余剧团,几乎全村每户都有人登台演过琼剧,尤其是吴凤文一家至今共有9代人登台演出,被誉为“琼剧世家”。
1991年,卜效村被
海南省群众艺术馆确认为全省第一个琼剧村。
定安县文化局、文化馆在服装、道具、布景、音乐、灯光、播音等器具给予全力支持。卜效村拥有一个近300平方米的排练场,省、县两级艺术馆还派出4名文艺技术骨干蹲点,给卜效“琼剧村”在舞台艺术、唱腔艺术上给予指导,使卜效村的琼剧活动又活跃起来。先后排练演出了《
秦香莲》、《七星梅》、《苦凤莺连》三台大型古装琼剧和《宴请谁》、《纪念冯白驹将军》等现代小琼剧,受到城乡观众的好评。1994年卜效村代表队参加全省琼剧表演电视大奖赛,荣获业余组第2名。1993年至1994年间,“琼剧村”表演队参加全县性的两次琼剧表演比赛,都获得业余组
二等奖。在个人比赛中,获得
一等奖2名,二等奖1名,
三等奖2名,表演奖2名。
琼剧演唱
1995年7月18日,“琼剧村”举行别开生面的琼剧演唱会,主题为《卜效村纪念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琼剧唱腔卡拉OK比赛》。1996年
春节期间,在省文体厅的策划下,卜效村举行农民琼剧唱腔卡拉OK邀请赛,有
琼山区、
屯昌县、
澄迈县3市县的农民应邀参赛。
新闻报道
卜效村的琼剧活动,引起了有关部门和领导的重视,原
海口市委书记、现任海口市老干协会主席
周训堂同志曾多次到该村观看排练和演出。并在经济上给予支持,还创作编写了多部各类题材的琼剧作品给该村表演队伍演出。
海南广播电视总台、海南人民广播电台、
海口广播电视台等新闻单位专门拍摄专题片、录制录音带,于1995年8月至9月间先后在中央电视台、海南电视台、
海南省电台、海口电视台播出。同年9月8日,播出专题片《琼剧之乡行》。1996年3月4日,卜效村被省文体厅评为海南省民间艺术之乡。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